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693节


是陈王廷踢翻的,这老头速度极快,不光用香案替朱由检这边挡了子弹,而且自己居然两三下就蹬着佛像飞到半空中。

等到陈王廷跳下来,跟在吴三桂身边的王屏藩提着刀子就朝陈老头冲了上去。屋里已经躺了一地的人,火器时代这样近距离的对射,显然所有人都经历的太少。

朱由检跑的最快,紧跟着的就是阿珂,阿珂的后面才是陈圆圆。没有办法,朱由检在所有人面前最要紧,不能指责他不管自己的老婆孩子,他也是被人推着走的。

朱由检一家刚出佛堂,紧跟着屋里就冲出来一群人,朱由检一回头,就看到五个敌人杀了过来,看样子刚刚一战朱由检的侍卫这边是吃了大亏了。

吴三桂的手下已经丢掉了手中的燧发枪,转而提着刀就追了出来。

“看你今天朝哪儿跑?”朱由检的功夫可没有吴三桂厉害,他还没逃出院门,却不料那吴三桂拖着一柄长刀就堵住了去路。

四对五,朱由检这边居然要吃亏,尤其是他身边的这个侍卫明显还不是吴三桂的对手。加上一个朱由检,合力才勉强架住了吴三桂的一刀。

吴三桂虚晃一下,又一刀就劈了过来。朱由检和侍卫对望了一眼,两个人准备再接吴三桂一招。然而谁都没想到他劈的居然是陈圆圆,在朱由检一侧的陈圆圆这个时候身边已经没有侍卫保护,被吴三桂逮了个正着。

“砰”的一声,在吴三桂刀没有砍下之前,刘宗敏半躺在佛堂的地上,他手中一把火铳朝吴三桂开了一枪。刘宗敏的身边是已经不能动弹的瞎子,瞎子的身下流了好大一滩血水。

应该说要不是刘宗敏这一枪,陈圆圆肯定会受伤。

“哈哈哈,这南京城新出的钢板确实好用。”被击中的吴三桂只是身体晃了晃,然后快速用刀抵住了陈圆圆的脖子。

吴三桂单手解开外套的扣子,里面露出一块明军制式的半甲。这东西居然能挡得住刘宗敏的子弹,也算是质量不错了。如果是一般的铁料,是挡不住火铳的。

“你放开圆圆。”刘宗敏连续扣动扳机,可是他的手铳只是最初的那种燧发单个弹丸的。刘宗敏爬在殿门口慌乱地想重新装药。

“啪”的一声,吴三桂一脚踢飞了刘宗敏的枪,然后用脚踩了踩他的脑袋,羞辱着刘宗敏。

“老子这辈子最瞧不起的就是你们这群流贼,凭你们也想执宰天下?够资格不?”吴三桂挟持着陈圆圆,却有些放肆地看着其他人。

刘宗敏气得趴在地上痛苦,但是吴三桂的刀就架在陈圆圆的脖子上,吴三桂自己倒是离得开开的。

朱由检从怀里掏出自己的枪,也是一把左轮,而且比侍卫们用的小多了。看上去显得很可笑。

“哈哈,来啊!你打我啊,只要你不怕我杀了你的女人。”吴三桂非常挑衅,像极了朱由检当初在一片石骂阵的时候看到他的样子。

朱由检朝前走了几步,这个时候他和吴三桂的距离已经不到五米了。

“砰!”朱由检对着吴三桂身上的板甲就开火了。

然后双方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吴三桂,谁也没想过大明皇帝居然在明知道打不穿甲胄的情况下会开枪,难道他不怕陈圆圆的安全吗?

“你…”吴三桂用手捂着自己的胸膛,脸上的五官带着扭曲,不相信地看着朱由检。

“噗!”朱由检吹了吹自己的枪口说:“子弹在枪管里的威力是靠密封性的,我用的是金属外壳弹,而且还是尖头的。算了,说了你也不懂,因为你没文化。下辈子别装富二代了,你技术不行,只配当走狗。”

“你,你…”吴三桂浑身像被抽了气一样没有一丝力气,他手中的刀握都握不住,只能任它调在地上,然后自己的身体也软倒在一旁,浑身抽搐。

屋内,陈王廷和王屏藩斗了一个旗鼓相当。这不能怪陈王廷功夫差,只能说拳怕少壮,他毕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两个人正要分出胜负,殿外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王屏藩闪身到屋檐下一看吴三桂居然死在台阶边上,这家伙忽然扯开衣服,露出缠在身上的一圈新式手榴弹。

“来啊,同归于尽吧!”王屏藩嚎叫着慢慢朝朱由检这边走,所有人都惊慌失措,这东西要是炸了,恐怕这个院子都要被炸平。

导火索已经被点燃了,那火苗滋滋声就像索命的黑白无常。朱由检额头已经冒汗,他把阿珂拽到身后,心里默默地倒数。

“哗啦!”得意洋洋的王屏藩压根没有瞅见门外有个小小的影子进来。小影子冲得很快,顺手就是一盆子凉水泼向王屏藩,然后身上湿漉漉的王屏藩只看见了已经被浇灭的导火索,因为他已经被陈王廷一脚踹倒在墙根。

“小宝,你好样的。”小阿珂手舞足蹈地欢呼雀跃。

朱由检盯着院子门口一个半大小子看,他自从听到“小宝”的名字,脑门就是一头黑线。

第五百七十三章:崇祯维新机构改革

黄宗羲回来的太是时候了。

南京城内早就在热议皇帝什么时候会把朝廷迁到京城去;各地的皇族和一些还有爵位的勋贵也都在议论,看有哪些人会成为新贵。

这些舆情清清楚楚地反应在了一些新出版的八卦小报上面,甚至有一些勋贵刻意请了人替他们的子弟渲染功绩,捞取功劳。

可惜,众人期盼的好事一直迟迟未到,反而皇帝把李定国又安到了军事学院当了院长;大皇子也没有当上太子或者王爷,而是任了信阳知府,让人大跌眼镜。

大明在六七月里唯一值得热议的就是皇帝给一群西洋工匠做了安排。黄宗羲带回国的工匠分成两类,一类是高级工匠,被安排进了新成立的三个研究所,叫“中船重工七一零”到“七零三”;另外一大部分分配到了十个造船厂担任大工匠。

然,大明国内新起了一种言论,主流认为作为中央帝国的大明,是不需要发展什么造船的,尤其还聘请西洋人,简直是辱没了祖宗。像这样的小事,根本就进不到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安排西洋人是小事,但是跟西洋人和造海船相关的却是有一件大事。一个不出名的什么南海水师将军叫施琅的,却连续被皇上三次召见。圣眷正隆,且皇上把原属于福建水师的陆战队一个军的兵力,划拨给了南海水师;这还不算,听说还把黄宗羲带回来的年轻船员水手,一股脑全都调给了施琅。

难道说北方那么多立功的将军,居然顶不上一个小小的水师小将?军内议论纷纷,颇有对朱由检处事不公的一些议论。

黄宗羲已经和朱由检谈论了半个月了,似乎意犹未尽,而且顾炎武这个略带愤青的青年,总是在朱由检召见黄宗羲的时候凑到跟前听议。

朱由检对这个事情见怪不怪,他早已经关照过,只要顾炎武、方以智、朱顺水、王夫之等人愿意来听他和黄宗羲的奏对,侍卫不得阻拦。

“皇上,臣在荷兰国还见到一种机构,荷兰人称之为股票交易所......”黄宗羲最近满面红光,他感觉自己这一趟欧罗巴之行像是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一样,他的脑袋被打开了一道大门,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新丝路和新想法。

朱由检端起茶碗,始终微笑着看着黄宗羲的演讲,在黄宗羲的身后,就是大名一众的年轻知识分子,他们或同意黄宗羲的看法,会跟黄宗羲争论得脸红脖子粗的。关键时候,朱由检会站出来纠正一下黄宗羲的说辞,还会延伸黄宗羲传达的新认知的一些拓展思路。
首节 上一节 693/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