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675节


“给朕攻城。”吴三桂心眼细,他觉得自己不能耗在这里差查什么内奸,瞎耽误功夫。索性直接开始攻城吧,他善于从细节处去发,看问题。

襄阳城本就不好打,但是打襄阳的难度不是步兵而是水军。可是周军从武关出来又怎么会有水军,所谓的攻城不过是带着大炮轰击一轮,试探试探守军。

“轰…”一轮炮打过去,诺大的襄阳城居然未伤分毫。吴三桂这才想起来这座襄阳城是明军收复襄阳后新建的,而且据说坚固程度类似徐州。

“皇上,这…”王辅臣看不下去了,这襄阳城明显就是一座乌龟壳,纯骑兵是很难撬开这里的。

“方爱卿,你意如何?”吴三桂看着自己的首席谋士方光堔,这人虽然不如侯方域点子多,但是关键时候沉稳冷静,往往能指出一条正确的路。

“皇上,以臣看这襄阳并非是明军提前布置的防御。皇上您想,明军湖广的主力北上,朱由检难道一点都不担心?在襄阳派驻一支守军是必要的。您看这襄阳守军还是南阳增援的,这说明朱由检在中原已经捉襟见肘,无兵可用了。”

“爱卿所言甚是。”吴三桂比较相信方光堔,同时他又细细查看了襄阳城的守军仪态,发现的确不像是明军的主力战兵,属于典型的地方军姿态,歪歪斜斜的站都站不直。

“可还有他路?”既然硬攻不了襄阳,那只能再想办法绕道,哪怕是小路也行。

“可绕信阳,从云梦直插汉阳。”方光堔摊开地图,指着大别山中间的一段路说到。

吴三桂对湖广的地形不熟,但是他任然相信方光堔。而且这条路的确也被人走过,至少李自成就在这一带发展过。

“可是这样走我军的粮草怎么办?”马宝问。

吴三桂一愣,他在出兵的时候想的就是就食与敌的策略。要指望关中从武关大山供应十万骑兵的粮秣根本就不现实,所以吴三桂就眼巴巴地指望着打到江汉好就地抢。

马宝的这句话问到了关键点上,吴三桂愣住之后想的不是马宝问得对不对,而是这句话基本上洗脱了马宝是内奸的嫌疑。

既然马宝没有嫌疑,会不会是方光堔有鬼,他为什么建议走信阳的小路?

“皇上有所不知,那朱由检在信阳北面的确山建了一个养马场,囤积这几万匹战马和大量的粮草。

此地是明军原骑一军的训练场,骑一军北上之后这里已经没有多少守军。天欲不取则咎!皇上,这是上天给我大周的良机啊。”

方光堔说得很认真,但是吴三桂脸上显得很高兴,心里却更加产生怀疑。

天底下真有这么好的事?吴三桂不信。

“马总兵,你速速带领前锋营去一探究竟。我等你三日。”吴三桂顺手就把已经洗清怀疑的马宝派了出去。

然而,所谓的三日时限吴三桂根本就没有等。他在马宝出发一日之后就调遣主力跟在后面朝信阳运动而去。

这只老狐狸贼得很,他根本就是掐着指头在计算时间,哪里真等得了三日时长。

洛阳。

李定国不停地守在陈近南的小院子外面,每一个鸽子飞进飞出,都让李定国充满了期望。虽然他是总指挥,但是天地会是配合他作战的单位,他可没资格进入天地合的核心办事地点。

“李总,又一条好消息:吴三桂转道信阳了。”陈近南笑着打开了院门,把一张情报递给李定国。

李定国顺手一推,表示自己不看天地会的秘密说:“那我就放心了。”

“皇上早就安排好了,几十车精盐早就从淮南运抵信阳了。而且还是大皇子亲自押运。”陈近南顺手递给李定国一支烟,亲自给他点上。

“大皇子?吴三桂应该是认识他的吧,会不会出事?”李定国说。

“李总多虑了,吴三桂当初常年在山海关,并不和大皇子谋面过。再说,现在的大皇子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太子了,谁会想到?”陈近南反而显得很轻松,像是一点都不担心。

李定国不知道天地会的拉拢的暗桩到底是谁,但是从对方的表情来看似乎陈近南比他这个总指挥还有信心。

李定国虽然本能有些不喜欢天地会这种组织,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情报工作对作战的重要性。如果不是陈近南来洛阳,恐怕他也想不出对付吴三桂的歪招。

既然吴三桂有了新消息,明军这边当然也要做出新的调整。

李定国转身就回去收拾形状,他在洛阳的使命已经结束,下一步就是要南下和吴三桂大军面对面厮杀。

第五百五十五章:布局在细节定成败

朱慈烺穿着一身粗布短衫,黝黑的脸庞,有些粗糙干燥的皮肤,任谁看也像是一个农家小子,最多是读了几天私塾的略带斯文样。

他就跟着一群青壮们一起,推着堆满了草料的大车,吆喝着、忙碌着堆砌成一个个巨大的草垛子。

朱慈烺带着他在信阳结交的一帮普通百姓朋友,又操着一口流利的河南话,自然也没有引起别人的怀疑。

养马场里有一座盐库,盐库里常年储备着一些粗盐,这是专门为马准备的。自从大明把盐业收归国营之后,百姓吃的食盐就越发精细,经过几年的不断改进,粗盐已经彻底退出了百姓的餐桌。

但是往年有一些粗盐就被剩了下来,这东西既不能给人吃,也不能给化工工厂用,大约也只能喂畜牲用。

朱慈烺打开盐仓,眼前是一袋袋用麻袋装着的一排粗盐。

抽刀,隔开麻袋,朱慈烺小心地用舌尖小心地尝了一下,味稍苦。他又从口袋里掏出两个小纸包,把两种一模一样的粉末掺和在一起,再用小手指粘了一点,这点东西比麻袋里的粗盐还要苦一些。

“李二牛,两种精盐掺在一起不行,味道偏苦,颜色也过白。”朱慈烺小声说。

“那干脆掺到粗盐里算了。”一个粗壮黝黑的小伙子说。

“你就是一头笨牛,粗盐本身就苦,再加苦盐,给你你吃啊?”另一个看起来有些精干的中年汉子骂到。

“如果整个马场只有粗盐没有精盐呢?”朱慈烺问。

“这不符合常理吧,大伙这几年精盐吃惯了,恐怕吃不惯粗盐。”李二牛说。
首节 上一节 675/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