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第67节
江北四镇的将领齐刷刷的看向史可法,史可法如老僧入定一般,闭目养神。他能说吗?难道说这个山东司令就是皇上?
终于有一位头发胡子全白了的大臣从队列的最后面走了出来,问道:“请问王公公,这个司令是个什么官职?”
“司令者,就是一个很小的将领,之前一直护卫太子南下的,微不足道。”王承恩打着哈哈。
听王承恩这么一说,大伙终于放下心了,原来是个不入流的小官。“那么请问,司令统领多少人马?”刚刚说话的老头又接着问。
“我们南下的时候,他手上大约有一千人。”王承恩继续打哈哈。然后众臣就更放心了,原来只有一千人,连个游击将军都够不上。对自己是绝对没有威胁的,这就让人很放心了。
朱由检这一手,就是避免了刘泽清的骚扰,自从自己在山东之后,总有刘泽清的手下以山东总兵的名义到山东地界胡作非为,而且还言之凿凿的说这本身就是山东总兵的管辖地,让朱由检很吃亏。
还不如干脆就把刘泽清这个山东总兵给去掉,给他封个侯安抚一下,反正山东也基本上被他放弃了,他不会太在意。
接着,王承恩就宣布了自己的新官职:公安部部长。给出的解释是:挂在刑部之下的一个小机构,统领厂卫,负责搜集敌军情报等职责。
这一下,群臣更高兴了,厂卫直接归了文臣管辖,而且还没有监督各级官员的责任,这不就是他们彻底自有了嘛!整个大殿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大伙盼了多年的事情,终于来了。
“咳咳~”王承恩接着说:“刑部尚书暂有老夫代管。”呼啦,整个大殿又是一瓢凉水,把刚刚的火热气氛浇了一个通透。这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刚刚确实一直没有刑部尚书的任命名单。
明朝只有朱元璋手上有太监不得干预朝政的说法,其他朝根本就没有。要不然明朝怎么会出了那么多有名的太监,最终还弄了一个阉党出来。
所以,王承恩当刑部尚书的任命,只是堵了群臣的心,并没有遭到反对。也是因为王承恩的地位却是太高,大家都怕他。但是私下里,东林党却谣传,新的阉党即将出现。
内阁没有了,行政问题总要有人牵头,各部也历来只负责执行政令,并没有决策的权利。所以,政务依旧还是归到了内阁的手中,只是这个内阁显得太不起眼。
几天后,内阁三臣子到任,王承恩又宣布了一道密旨:唐王朱聿键兼任首辅。朱聿键刚刚从凤阳宗府大牢放出来,脸上的胡子还没刮干净,就这样当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了。
有人会说,怎么可能让一个从没处理过朝政的小藩王直接当首辅。问题就在这,历史上的隆武帝实际年龄比朱由检还大,而且他当皇帝的时候,也没有处理朝政的经验,却是公认的一位好皇帝。
朱由检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这位论辈分比崇祯大三辈的长辈的本事。钱谦益虽然挤进了内阁,可是他中风了,南京真正的大权,落在了朱聿键的手上。
作为南下新的一朝新气象,江南的东林们上朝的第一个议题又是老一套:“国家危难之时,任由不少官员肆意妄为,贪墨之风盛行。臣等奏请太子,整治吏治,肃清朝纲。”
这些都是老话,朱由检早就猜到了,同时为了显示自己的气度,授命太子当庭宣布,接受大臣的所有建议,并重点开始肃贪,还隐晦的指出,肃贪之后将会举行大朝试。
并且此次大朝试将是前所未有的规模,录取名单比往年整整翻了一倍。同时,确定了朝试中得中的学子将派到各地去接替被肃贪的官员。
此诏一出,东林在江南炸了锅,东林学子尽享奔走。在东林的家门口开举考试,这可是白白的给东林学子送官当。
当然,高兴不只是东林,还有阉党。谁的屁股比谁干净?东林憋足了坏想把阉党整几个下去,阉党岂能拱手相让?
诏书里明确指出,各地九品以上,四品以下的官员,全都可以接受任何人的举报,凡是立案者,皆要接受审查,审查出问题的,一律问罪。朱由检在这里玩了一个花招,肃贪的最高级别限制在四品以下,不想波及正常的行政运作。
这场由朱由检一手推动的官场腥风血雨,又会掀起怎样的波澜。
第五十三章:邓之容泄密
基本队列训练完成,部队进入对抗训练。
朱由检下了一个命令,所有连级以上军官,一下子全都降半级,前面挂了一个代字。邓之荣这个团长,瞬间变成代团长。
司令部给出解释,所有营级以上军官全部参加为期一个月的集训,集训合格者,才可以正式授官。集训有司令官亲自教授,所有符合条件的成员必须参加,否则视为放弃军官待遇。
当前,鲁中共有十万人左右的部队,共编制了六十个团,一千个连。每个连设正副连长各一;二百六十个营,每个营设一个营长,两名副营长;团长一名,副团长两名;总共军官有三千人,其中营级以上军官将近一千人。
这些人就是整个部队的精华,普通士兵训练的是杀敌的本事,而军官需要学习的则是指挥能力。如果说连队是基本的战斗组队,那么到了营长这一级别,算是底层将领了。
对于朱由检要亲自培训军官这种事,李岩很能理解。不管是鲁中招的新兵,还是李岩从河南带过来的兵,都不属于朱由检的心腹。皇帝想掌握住兵权,当然会找将领,这种事都是潜规则,不需要明说,也不是相不相信谁的问题。
三千人的队伍,并不少。朱由检一个人可教不了,所以只能组成讨论组,朱由检出问题,让大家分组讨论学习解决方法。
主要就是一些具体的作战案例,这方面,李岩部有的是故事,可以分析的战例也足够多。
剩下的还有地图,后勤,作战物资量的计算,作战预案等等。朱由检都只能提出一些基本的概念,让这些人慢慢去理解,再在以后的带兵中去完善。
至于到底能学会多少,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朱由检展现了超出这个时代的军事素养,也开阔了这些军官的视野,同时增强了军官们对他的崇拜之心。
最为集训结业的最后一课,就是实地勘验,和勘验后的兵器推演。
朱由检给的实训地点有三处,肥城郊外的丘陵,泰安州南面的平原,和北面的泰山。
“司令这回对实训的安排可是煞费苦心了,基本上囊括了主要的作战环境。你说他是怎么想的,咱们打了好多年才学会的东西,他三言两语就说了个通透。”李年现在越来越佩服朱由检了。
“如果以前的他就是这样,不至于会败给李自成。”李岩最近很沉默寡言,最主要的是朱由检集训中带给他的震惊。
如果说当初李岩来投朱由检是因为一颗赤子之心,那么来到鲁中之后,朱由检带给他的就是从内心深处的敬佩。
只是他奇怪的是这样的朱由检当初为何会失败,百思不得其解啊!
“只是这泰山的实训有点意思,像是去游玩。”
李岩从李年的话中清醒过来,接话到:“自古以来,每个皇帝都希望到泰山封禅。司令他估计也想去看看,这没什么不对。”
“原来是这样,我就说嘛,那么险峻的地势,并不是作战的首选之地。咱们也可以一起去散散心啦。”李年听说去泰山,挺高兴,毕竟是华夏第一山,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后来几天,丘陵和平原的实训进行的很顺利,尤其是丘陵地形,大部分军官不光学会作战结合地形地图,还学会了绘制简单的等高线,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