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226节


如果这事放在以前,大明还有个洪承畴,可是他已经是后金的人了。况且朱由检还找到,后金朝还有一个多尔衮,真要是形成那样的局面,多尔衮未必不会亲自出山。

就大明目前的将领来计算,能抗衡阿济格和多铎的,恐怕都找不到几个。李岩算一个,可是李岩在朝中的根基太浅了。左懋第顶多是个好参谋,黄得功根本就算不上数的。

阎应元那种守城的天才,还是留着守城用吧。史可法这样的,派上去估计就只能送死,顶多还可以给自己捞个名声,好听而已,于国事无补。

后世的一场淮海大战,粟大将军直接能耗了心神。打这样的仗,不可能随便像小说里编一个人名出来就可以的。

“夸大黄得功的战绩,最好能多铎忌讳一下。如果实在到了那一步,我们一起去。我就不信,打一个多铎,总不至于非得让韩信复活吧?”

“后金也没那么多兵吧?皇上您也说过,当初在一片石的时候,多尔衮满打满算也就二十万兵马。”

左懋第是真没想到朱由检把后金说的这么可怕,以大明现在很多人的想法,后金不过是捡了个便宜而已,何至于谈虎色变。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去哪了?还有吴三桂的十三万人。”朱由检喝了一杯酒,反问左懋第。

“如果后金南下有兵源,这些人可能会就地安置。如果真的打成徐州决战了,多尔衮和洪承畴那个老贼一定会把这些人全都押上。

到时候在淮泗,就是百万人会战,那才是真正的一战亡国。”

“皇上,您的眼光我不及也!”左懋第站起身,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对朱由检佩服之至。

对于目前的局势,朱由检心里很清楚,他要的是时间,时间,还是时间。

只要军队不出现大规模的投降后金,以及稳定住淮泗防线,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这是考验双方统帅部的战略眼光问题,朱由检已经在尽力制造有利局面了,至于多尔衮和洪承畴怎么办,他还真的不知道。

历史上的南明之所以败得那么快,内部争斗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史可法不能把江北四镇整合,导致几乎全部叛变投降,一场原本可以稳住或者拖延的占据,变成一边倒。

后金只用了很少的人就获得了大量的军队,多尔衮白白得了江南赋税之地不说,反过手来还能在北方搞恢复。

就算后来的南明有个梦幻团队,其实也是一个必死的局,光时间,就能拖垮隆武和永历。洪承畴搞的囚笼政策就像是拴在脖子上一根绳索一样,越抽越紧。

“一定要把消息传出去,就说安庆是黄得功的功劳。在南京城散布消息:皇帝已经调派江浙二十万人,正在渡江,朝凤阳进发,誓死保卫祖宗陵寝。

另外告诉以总司令部的名义李岩,可以主动出击,一定要在山东拖住准塔部,使其不得南下。”

“万一要是阿济格东进怎么办?”

“湖广的船左良玉抢了一批,李自成肯定会抢第二次的。阿济格要是能在湖广找到船,才叫怪事了,他拿什么东进?没有一年半载,他东进不了。”

“万一闯军在湖南、江西又死灰复燃...”

左懋第很小声的说起了李自成,这是大明朝的忌讳。崇祯在位十八年来,年年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农民军。

这伙子人完全就是打不死的“小强”,拍死一只长一批出来,越打越多。

“江南没有灾荒,百姓吃得饱,活得好。谁没事愿意跟着李自成跑?有那个时间不如多打点粮食呢。你要是乡绅,看着自己的粮食被李自成糟蹋你怎么办?”

“臣肯定会跟他拼命的。”

“看来左爱卿是种过地的,家中有不少田产吧?”

“嘿嘿,臣的家中略有薄产。受朝廷恩赐,还不用交税,一年打点粮食都能存一些。”

左懋第乐呵了,大明朝的官员谁不知道多弄点地?只要考上进士,妥妥的富家翁,连税都能省。

朱由检听完一脑门黑线,这些当官的才是最怕李自成的人吧。

第一百七十一章:战力比对

乙酉年甲寅月(1645年3月),后金任命大同巡抚王点、为山东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湖广参政道李嵩、为山东布政使司参政督粮道。山西参议道胡福弘、为山东布政使司参议济南道。命固山额真准塔携骁骑营,南下进攻山东。

后金入关后的官职名称,有了很多变化,比如之前的牛录,现在叫佐领,以前的固山额真,汉文官职“都统”。固山额真是后金派驻各旗的行政军事长官,与旗主有隶属关系。准塔是镶白旗的都统,而镶白旗的旗主正是多尔衮。

清代八旗中设骁骑营,是禁卫军的一个组成部分。兵员叫“马甲”,从满、蒙旗中每佐领中选拔二十人,汉旗中每佐领中选拔四十二人,满、蒙、汉马甲共二万八千多人。

满、蒙、汉军各自为营(驻防外地的骁骑营由满、蒙、汉军混合编组,由八旗都统分别统领)。

近三万人的后金主力,从京城一路南下,之前盘踞在德州的“济王”没敢接战,就迅速投降了。随即,山东自济南以北,全都降了后金。

小冰河时期的济南,春天来的有点晚,三月中旬,当南方已经花香扑鼻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枯黄。

新上任的后金山东高官们,正随着准塔的大军徐徐前行,一路上都是破败的景象,荒凉得毫无生机。

“都统大人,您带领的军队真的是所向披靡啊。这山东听到您来,不费一兵一卒,就降了一大半儿。我等全仰仗您的威名,真是幸甚至哉。”

作为从一个虚职的湖广参政道,一下子变成了实权的东布政使司参政督粮道,李嵩可谓是落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后金入主京城之后,迅速就对整个大明原有的各省开始授官,也不管这些地方是否归顺,反正就是尽量多的安排出来。

像湖广这样的地方,京城就安排了一堆的官员。李嵩好不容易打听到后金要南下山东,立刻托关系找后门,撒出去了不少银子,总算是谋得了这个要职。

“是的,是的。我等全是仰仗都统大人的恩泽。”其他几位一听,立刻跟着拍起了马屁。

“胡说,你们能有今日,那都是摄政王的恩泽,于我准塔可没多大关系。”准塔那是多尔衮的亲信,话里话外都得把多尔衮放到前面。何况此次出兵,还有另一个副都统石延柱随行。

“对对!下官们说错了,摄政王最是英明。”
首节 上一节 226/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