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本科生

崇祯本科生 第225节


“闯军只怕已经进了湖广,咱们只有朝山里去,看看局势再说。”金声恒瞅着左梦庚,暗暗鄙视。

“好,都听金将军的,咱们去西边。”左梦庚也算是能屈能伸了,当场已经叫起金将军来。

一个穿着小兵衣服的人一直低着头,默默的听着左梦庚和金声恒的对话,他已经决定动身之后找个几乎偷偷跑掉了。

南京黄澍是回不去了,左部的人马已经打成这样,不能指望,要是跟着左梦庚投金,哪还有他什么地位。

他已经做好打算,要赶在左梦庚之前投后金,谋一席之地。

......

安庆城里,朱由检看着黄得功,生气的到处翻看着他全身上下。

“有没有受伤?早就说了不让你冲杀,你怎么就不停呢。”

“嘿嘿,我没事。这一仗不过瘾,我都没出手,那些兔崽子们就投降了。实在无趣的很。”黄得功嘿嘿一笑,仿佛他只是做了一个晨跑锻炼而已。

“战果如何?”

“敌军伤亡一千,俘虏一万五。其他的全他娘跑了,就没有一坨成规模的,散的四面八方都是。追都不知道朝哪追。”

“先别追了,这么多俘虏,我们人手不够。要是出现了哗变,划不来的。”此战最大的收获已经到手了,跑掉的就算了。江心洲还有那么多人等着安置,的确是忙不过来。

“左良玉那厮怎么办?要不要鞭尸?”黄得功觉得左良玉就应该被鞭尸,这厮太可恶了,居然敢反叛皇上。

朱由检瞪了他一眼,悠悠的说道:“他在前几年对大明还是有功的。既然人已经死了,还是给他办个葬礼吧。”

“得让左部的所有降兵降将都参加。”左懋第站在一边,深深的看了朱由检一眼,点点头说。

第一百七十章:为帅者,非常人也

左良玉的葬礼既简单又宏大。

简单的只有左部降将组成的抬棺队伍,带着左良玉的棺材上路。

对于一个反叛的将领,自然受不到朱由检送别的礼遇,更不可能像高杰那样由朱由检亲自出面来抬棺。

安庆城外,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这些都是左良玉的手下,也包括一些被胁迫的民夫青壮。朱由检早就交代过了,采取自愿的原则。

有的人是纯属来看热闹的,也有的人是带着一些复杂的心思过来的。

棺材出城门的时候,朱由检身穿龙袍,就站在城门楼子上高高的看着,一动不动。

“皇上对左良玉太仁义了,照我说,就应该鞭尸。”黄得功正在城门楼子里和左懋第对饮,还喝得满脸通红。

“人已经死了,此时能放下仇恨,这才是为君者的大气魄!来,黄帅多喝点。皇上早就说了,仗打完了,随便你喝。”左懋第给黄得功满满的倒上一杯,连带着还使劲的劝酒。

“别,再也别叫我大帅了。我现在觉得叫司令挺好听,大帅是躺在下面棺材里的那位呢。”

“黄司令现在是威名远播啊,消灭了整整八十万敌军咧。你这功劳可不小。”左懋第看着黄得功笑。

黄得功一愣,赶紧摆摆手:“左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我老黄也不敢抢你们的功劳。”

“这是皇上的意思。这次会战,以你的名义向朝廷报捷。你合州现在面临的压力和不小,皇上让你镇守这里,正是要加强你的威慑力。”

左懋第看着黄得功,很严肃的说:“李自成已经跟在屁股后面追到武昌了,多铎也已经兵临许昌了。你想想李本深能守得住?”

“不是说好的,要在凤阳围住多铎吗?”

“所以,你这里更不能出问题。打多铎,人少了可不行,皇上还指望着这外面的兵呢。”

“就底下这些人,能成吗?”黄得功带着怀疑的眼神。

“不能成也要成。我把长江水师留在安庆,堵住李自成。这里的兵全部北上。”朱由检走了进来,正好听到他们的对话。

“这里可以挑出十万兵苗子出来,可是这些人都没训练啊,上了战场不起作用。”

跟后金大战,黄得功十二岁就开始了,他太熟悉鞑子的战斗力了。别说这些没训练的兵,就算是大明的正规军,打鞑子都吃力。

“不行也得行。就按你说的,挑出十万人出来,加上你的合州军,总共二十万人马。如果多铎真的来了,就按照既定计划,在凤阳跟他会战。”

“由我老黄亲自指挥吗?”黄得功听到打打仗,立刻兴奋起来,已经忘了刚刚的疑虑了。

“对!全教给你。”朱由检笑了笑。

“太好了,这酒我暂时不喝了,留着打胜仗再喝。我这就去准备。”黄得功起身就跑,一路得意的下了城墙。

“皇上,这能行吗?”左懋第见黄得功走了,反而担心的问。

“死马当活马医吧。河南肯定是守不住的,如果多铎真的不顾一切进攻凤阳,咱们就只能跟他拼命了。”

“要不还是把山东部队南撤吧?在徐州打?”

“万万不可。有李岩在,后金的一路大军还能被牵制住。这样就算我们在凤阳打,面对的也只是多铎一部。可是一旦我们集中在徐州,后金要是放弃湖广,我们将在徐州面临整个后金所有军力的集中攻击。试问现在的大明,何人可以领兵?”

左懋第和朱由检的心里都很清楚,让黄得功领兵都是赶鸭子上架的事。几十万人的兵团大会战,非一般将领可以胜任的。

先秦有白起、王翦,汉有韩信、卫青,唐有李靖;哪怕冠军侯霍去病,都未必有这种本事。
首节 上一节 225/8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攻取天下

下一篇:曹魏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