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970节

…………

此时,波沙湾地区,沙乌地本土北部。

万米高空,两架“战-10b”已经抛掉形同累赘的副油箱,并且在转向之后,打开了发动机加力燃烧室。

仅用了不到三分钟,这两架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就达到了20马赫。

随即,就越过了沙乌地与科威特的边境线,进入科威特领空。

只是,两架战斗机并没转向,而是沿着连接两国的3号公路,朝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飞去。

这条公路,也是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的主线。

在之前的几天里面,7个师,大约10万伊拉克大军就是沿着这条公路攻入科威特。

此外,伊拉克军队的后勤保障也主要依靠这条公路。

要说的话,3号公路就是10万侵科伊军的生命线!

那两架战斗机明显是在执行侦查任务。

在进入科威特领空之前,这两架“战-10b”就被巴士拉郊外的防空雷达发现了。

没啥好奇怪的,飞得那么高,没有被发现才是怪事。

正是如此,在两架“战-10b”进入伊拉克领空之前,在巴士拉附近徘徊的几架伊拉克战斗机就已转向。

其中,包括2架从骆沙民主共和国进口的,绰号“支点”的g-29。

与梁夏空军的“战-10”一样,g-29也是中型战斗机,号称是第三代战斗机,拥有不输给“战-10”的性能。只不过,g-29属于典型的前线防空战斗机,并不需要太大的作战半径。

至于性能到底如何,就说不准了。

当然,那两架g-29早被在哈立德国王军事城北面巡逻的“指-8c”,以及在波沙湾西部上空徘徊的“指-6c”探测到,而且受到了重点关照,其一举一动都在掌握之中,并同步传输给后方的作战指挥中心。

两架g-29转向南下,朝突击的两架“战-10b”扑去,作战指令下发给了在沙乌地国境线南面超低空徘徊的4架“战-11b”。

率领该编队的,就是李天凌。

两架“战-10b”冒充侦察机,把伊拉克空军的防空战斗机引过来,再由“战-11b”发起攻击。

这套伏击战术非常简单,实施难度也不大。

关键就是,得让伊拉克战斗机进入科威特领空,最好进入沙乌地领空。

别看巴格达当局丝毫都不肯示弱,没有理会帝国下达的最后通牒,但是在战术方面,伊拉克空军十分谨慎。

从4号的凌晨开始,伊拉克空军就停止了对地面部队的空中支援。

当然,科威特军队早已溃散,而且科威特境内也没有多少值得轰炸的目标,有没有空军提供支援都无所谓。

正是如此,伊拉克战斗机一直在本土上空活动,没有进入科威特领空。

也没有靠近边境线,没进入即将生效的禁飞区。

要说的话,这也跟三天前的战斗,也就是李天凌打的第一枪有关。

那次突然袭击等于警告了伊拉克空军。

跟拥有完整体系的帝国空军交战,伊拉克空军的那些战斗机,不管号称拥有多么先进的性能,也不堪一击。

关键就是,伊拉克空军的体系存在太多的漏洞。

这些问题,在两伊战争期间就得到了体现。

在跟波伊空军的战斗中,伊拉克空军就体会到了缺乏预警机,以及缺少远程攻击手段的苦头。

正是如此,才会花巨资从骆沙民主共和国采购能使用中程空空导弹的g-29。

此外,还购买了20多架最快速度达到3马赫,能够威胁到预警机的g-25战斗机。

可惜的是,伊拉克空军一直没有能够获得可以使用的预警机。

依靠防空雷达,根本就不可能探测到在超低空待命的4架“战-11b”,也就不可能知道这是一个陷阱。

在两架“战-10b”转向之后,李天凌才控制战斗机开始爬升。

这个时候,“战-11b”最为突出的性能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

依靠大推重比获得的出类拔萃的垂直机动性能。

在空战状态下,“战-11b”的推重比超过125,而放眼全球,能够与其媲美的战斗机就只有纽兰的f-15a。

其实,这也是“战-11b”的看家本领。

在跟海军的“战-9b”进行的对抗训练中,空军的飞行员总结出,只有进入到垂直机动状态,才有取胜的可能。换种方式说,“战-11b”的盘旋性能确实不太好,但是要比爬升与俯冲,能够轻易碾压其他战斗机。

其实,这也是“截击机”的一大特点。
首节 上一节 970/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