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778节

为此,尼兹也向洛福斯做出保证,在已经开工的4艘建成后,不再建造大型巡洋舰。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尼兹没有提梁夏海军。

原因也很简单,梁夏海军首先建造大型巡洋舰,而且没有因为造价高昂而放弃,反到加大了建造数量。

当然,这是因为梁夏帝国的工业实力更加强大。

虽然按照战前,新历98年与新历99年的统计数据,纽兰联邦的钢铁产量分别达到梁夏帝国的94与96,差距是微乎其微,但是一个国家的战争动员能力,肯定不会体现在统计数据当中。

关键还有,梁夏帝国的钢铁产量,其实一直是过剩。

因为劳动力的价格更加昂贵,所以在和平时期,梁夏帝国几乎不出口钢铁,生产出来的全都自用。

结果就是,梁夏帝国的钢铁厂几乎全都存在开工不足的问题!

战争时期,哪怕不进行动员,梁夏帝国的钢铁产量都能提高大约40。

至于纽兰联邦,因为一直是钢铁出口大国,钢铁厂的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所以战时的增幅不会太大。

只是就大型巡洋舰而眼,还跟双方的设计思路有关。

梁夏海军建造的大型巡洋舰,其实就是用来取代快速战列舰,为航母直接掩护的防空舰。

主要价值,其实就两个。

一是掩护航母,二是指挥舰队的防空作战。

其他战术指标,哪怕必须有,也不追求过高的目标。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梁夏海军的第一种大型巡洋舰,配备的从迢曼帝国直接引进专利生产的280毫米舰炮。

因为拿来就用,还跟“迢曼”级装甲巡洋舰的主炮通用,所以生产成本非常低。

当然,性能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此外就是,因为梁夏海军有专职旗舰,所以不需要由大型巡洋舰充当旗舰,只是电子设备就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至于装甲防护,更是只是重巡洋舰的水准。

通过这一系列办法,梁夏海军把大型巡洋舰的造价,控制在同时期重巡洋舰的一点五倍左右。

当然,排水量也限制在25000吨以内。

可惜的是,纽兰海军把大型巡洋舰当成快速战列舰的替代品,不但要具备强大的防空战斗力,其他方面也不能降低。

比如,配备的12英寸舰炮就是全新研制。

因为采购数量有限,所以在平摊研制费用之后,价格十分的离谱。

此外,4艘“阿拉斯”级都是按照舰队旗舰的标准建造,配备了大量通信设备,进一步推高造价。

与高昂的造价相比,性能自然是不值一提。

用洛福斯的话来说,采购4艘“阿拉斯”的经费能够建造3艘“衣华”级,那为什么不建造“衣华”级?

可问题是,对纽兰海军来说,“衣华”级同样太过昂贵。

第539章 必然的选择

有趣的是,纽兰海军当初决定建造“阿拉斯”级大型巡洋舰,其实就是因为“衣华”级的造价太贵了。

严格说来,大型巡洋舰在纽兰海军中有自己的定位,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在尼兹提出建造准舰队航母之后,更加需要一种比快速战列舰小一些,不过防空战斗力不会差太大的大型战舰,充当准舰队航母的贴身保镖与带刀侍卫,以增强准舰队航母的战场生存能力。

毫无疑问,大型巡洋舰肯定不行。

不要忘了,由尼兹提出的准舰队航母,其实是以后条约型重巡洋舰为基础,标准排水量在15000吨到18000吨之间的“次航母”,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造价低廉,能在战时大规模建造。

当然,肯定经得起消耗。

拿更昂贵的大型巡洋舰为准舰队航母掩护?

不说是否划算,仅仅是建造速度,大型巡洋舰肯定跟不上准舰队航母。

正是如此,尼兹才提出,在取消后继几个批次的“阿拉斯”级的建造规划之后,扩大加快“巴尔的摩”级的建造规模与建造速度,提前启动下一种重巡洋舰,也就是即将完成设计的“俄勒冈”级的建造工作。

如果时间足够,还需要对“俄勒冈”级的设计做出调整。

主要就是,通过放大排水量,适当的提高作战性能。

要说的话,只有通过扩大排水量,才能获得更加宽敞的甲板面积,也才能布置更多的高射炮。

当然,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比如,得考虑安装中等口径的高射炮。

梁夏海军已为部分战舰,特别是专职防空的远洋巡洋舰配备了80毫米高射炮,其作战效率明显超过130毫米两用副炮,所以纽兰海军同样得考虑尽快让3英寸,即常说的76毫米高射炮量产。
首节 上一节 778/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