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1463节


受此影响,帝国海军也就采购了6艘。

与之相比,“白止战”级就是货真价实的“廉价版”。

也就是因为“始武”级太过昂贵,所以在订购6艘之后,帝国海军就开始寻找更廉价的超级航母。

因为是在战争时期,所以依然采用“薛远征”级的基础设计。

准确的说,“白止战”级是在“始武”级的基础上做的减法。

比如,取消了位于1号与2号升降机之间的综合补给站,以及设置在斜角甲板前端内侧的3号弹射器,用从前几艘“薛远征”级上替换下来的对空警戒雷达,替换了价格昂贵的三面相控阵雷达。

受此影响,“白止战”级的作战能力,特别是运作舰载机的效率仅相当于“始武”级的四分之三。即便是综合作战能力,也比“薛远征”级稍微弱一点,可以说是大战中最差劲的超级航母。

有趣的是,“白止战”级的舰体设计并没有太大的变动。

换句话说,在有需要的时候,随时能够把取消掉的设备,或者替换掉的先进设备全都装回去。

这反映出,帝国海军看不起这种简配版的超级航母。

只是,“白止战”级的成功之处,也就是有效的控制住了建造成本。

结果就是,“白止战”级成为了帝国海军在大战当中建造的最多的超级航母。到大战结束的时候,帝国海军分3次订购了24艘,其中14艘在大战结束之前建成,另外还有4艘在战后建成。

可惜的是,没有1艘“白止战”级进行过增强战斗力的升级改造。

在大战中,这3个级别的30多艘超级航母一直是帝国海军的顶梁柱,为取得最后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这也成了超级航母的绝唱。

前面已经提到,超级航母在战斗中暴露出了大量的缺陷,而且都是天生的问题,无法用技术手段解决。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超级航母在战后走向没落。

只是,在大战期间,帝国海军并没有选择放弃,或者说当时还没有能够取代超级航母的作战平台。

为了延续“航母”的生命力,帝国海军选择了最为简单,也是最为粗暴的办法。

继续增加吨位!

在继续建造超级航母的同时,帝国海军启动了代号“未来星”的“先进海上多用途作战平台”的研制工作。

该项目的核心,也就是通过扩大尺寸,搭载更先进的舰载机,以增强作战能力。

要说的话,这也不失为解决办法。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大战再延续1年,最多就2年,“未来航母”或许就有可能从图纸变为现实。

毕竟战争是推动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动力。

至于仅存在于图纸上的“未来航母”,确实超越了时代,拥有远远超过超级航母的作战能力。

只是,要想从图纸变成现实,显然没那么简单。

第211章 未来之选

超级航母的作战能力与存在价值受到质疑,往根本上讲是其作战能力相对下降,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为作战半径更远、载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舰载机提供必要的支持,难以完成难度越来越高的作战任务所致。

其实,做个对比就很清楚了。

就拿作战半径来说。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重型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大多都在1000千米到3000千米之间,而同时期的舰载战斗机能达到800到2000千米,大战后期的几种舰载机还达到了2500千米,能为轰炸机全程护航。很明显,就算是跟重型轰炸机相比,当时的舰载战斗机在作战半径上并没有吃亏。

在大战结束后,轰炸机的作战半径是越来越大,仅用10年时间,就由3000千米扩大到了5000千米。也就是在这10年里面,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由2500千米降低到不足1000千米。

虽然在技术推动下,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有显著提高,达到1500千米,还能够通过空中加油延长,但是跟轰炸机动辄就5000千米的作战半径相比,舰载战斗机的这点作战半径根本就不值一提。

等到空射巡航导弹问世,作战半径上的差距变得更加的突出。

至于跟载弹量挂钩的攻击力,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即便是最好的重型轰炸机,载弹量就只有12吨,同时代舰载攻击机的最大载弹量一般在4吨左右,部分能达到6吨。按比例计算,等于轰炸机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到了战后,轰炸机的载弹量扶摇直上,30吨是最低的标准,而“轰-9”与b-52等少数轰炸机的极限载弹量还超过了50吨,“轰-10a”更是创造过载弹68吨升空的纪录,纽兰空军的b-1b也创造过64吨的载弹升空纪录。即便是在作战状态下,大部分战略轰炸机的载弹量也能达到20吨。

显然,舰载攻击机的载弹量根本就没办法与之相比。

即便是“攻-5”,最大载弹量也只有10吨,而且作战状态下的载弹量,一般控制在4吨左右。

也就是说,与轰炸机作对比,舰载攻击机的载弹量是在直线下降!

此外,就算一向被当成是战术飞机优势的速度,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也发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

比如,“战-9b”的极限速度为275马赫,而“轰-10a”能飞到16马赫,即前者是后者的172倍。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舰载战斗机的最快飞行速度一般都在同时期重型轰炸机的2倍以上。

可见,舰载战斗机的相对速度反到降低了!

正是如此,舰载航空兵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准确说是在进入喷气时代之后,基本丧失了战略打击能力,沦落成战术力量。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以舰载航空兵为主要打击手段的航母战斗群,不但攻击力量变得更加的羸弱,而且更容易遭到攻击,整体的作战能力明显大不如前。

其实,在大战爆发之前,这个问题已经显现了出来,而且受到了高度重视。
首节 上一节 1463/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