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1450节

虽然无法彻底摧毁鱼雷,但是有很大的概率让鱼雷失效,准确的说是让鱼雷因为制导设备受损而无法正常工作。

关键就是,现代的先进鱼雷都配有精密的制导系统。

毫无疑问,越是精密的系统,越容易受到损坏。

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帝国海军摸索出了一套反鱼雷战术,也就是往鱼雷的航线上投掷足够的深水炸弹,并且让这些深水炸弹在离鱼雷近可能近的距离上引爆,通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来毁坏鱼雷。

要说的话,这套战术主要针对的就是尾流制导鱼雷。

道理也很简单,尾流制导鱼雷在航程末段,往往沿着相对较为固定的航线航行,也就具有一定的规律。理论上,只需要获取鱼雷在连续3个转向点上的准确信息,就能够计算出鱼雷的航迹。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的战舰依然保留了火箭深弹发射器,而且像航母这样的大型战舰一般部署在舰尾,而护卫舰与驱逐舰等以反潜为主的护航战舰则部署在舰首,以获得更开阔的射界。

在演习中,这套战术得到了证明。

只是,在实战中的效果如何,还没人知道。

又过了几分钟,在作战指挥中心发来消息之后,大家才松了口气。

虽然没有探测到鱼雷发生的爆炸,但是过了几分钟,航母还没有中雷,足以证明已经成功拦截了鱼雷。

即便首轮拦截失败,也有机会进行第二次拦截。

随后,作战指挥中心解除了鱼雷袭击警报。

射向“刘长勋”号的鱼雷总共有3条,其中2条击中了“镇元”号护卫舰,另外1条被火箭深弹拦截。

该舰是“南安”级的第8艘,也是帝国海军最新锐的远洋护卫舰之一。

只是,不得不承认,“刘长勋”号的运气确实是太好了。

能够在一次战斗中,应付3条尾流制导鱼雷的攻击,绝对是一个奇迹,至少在过去的演习中,从来没有取得过类似成绩。理论上,能对付2条尾流制导鱼雷,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镇元”号战沉。

虽然抢救行动还在进行,而且在“镇元”号被鱼雷击中之前,“刘长勋”号就出动了搜救直升机,其他的护航战舰也采取了行动,在中雷后5分钟之内,有3架直升机飞到了“镇元”号的上方,但是该舰在首次中雷后就断成两截,并迅速沉没,战舰上的200余名官兵肯定是凶多吉少。

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发动袭击的是一艘“洛城”级大型攻击潜艇。

道理也很简单,“洛城”级有4具鱼雷发射管,而在作战的时候,往往会保留一条自卫用的鱼雷。虽然从第二批次开始在艇首增加了12具垂直发射管,能装载反舰导弹,但是在近距离战斗中,特别是在鱼雷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内,没有哪个潜艇艇长会使用反舰导弹攻击水面战舰。

不止是反舰导弹的威力比鱼雷小,还因为反舰导弹会让潜艇暴露行踪。

关键就是,反舰导弹在出管之后,会直接浮上海面,然后才点火起飞,并且产生极为明显的信号。

不说别的,火箭助推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烟尘,在40千米之外都能看到。

对反潜直升机来说,飞行40千米也就是大约10分钟的事情。如果再近点,反潜导弹能在3分钟之内落下。

显然,在敌舰队附近这么玩,等于是找死。

相对而言,使用鱼雷要安全得多。

关键就是,可以设定鱼雷的航速,而且很多先进鱼雷能够在航行途中改变航速,以此来提高发射平台的隐蔽性。

往简单说,就是在发射之后,先以较低的航速航行,在逼近目标之后,再全速冲刺。

这样一来,在鱼雷产生较大噪声,被敌人的反潜战舰发现的时候已经远离发射平台。

正是如此,对潜艇来说,只要能使用鱼雷,就肯定不会使用导弹。

其实,多数大型攻击潜艇搭载的导弹,都是用来攻击地面目标的巡航导弹,而不是反舰导弹。

毕竟,相对于舰队防空系统,潜艇搭载的那点导弹根本就不够看。

如果发起攻击的只是一艘“洛城”级,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偷袭之后,那艘潜艇肯定会转向逃逸。毕竟鱼雷在航行的时候会产生很明显的噪声,仍然有可能导致潜艇暴露行踪,至少会暴露潜艇所在方向。那么在发起第二次攻击前,肯定得转移阵地。

在“刘长勋”号遭到攻击的时候,附近的护航战舰已经采取行动,往鱼雷来袭方向派遣了反潜直升机。在解除警报之后,“刘长勋”号还立即做出调整,把2架反潜巡逻机送到了弹射点上。

最多只要10分钟,反潜直升机与反潜巡逻机就会覆盖鱼雷来袭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潜艇肯定得逃命。

正是如此,在作战指挥中心解除警报之后,司令舰桥里的紧张气氛才一扫而空。

只是,随后发生的事情证明,“刘长勋”号用光了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好运气!

第205章 前后夹击

遭到攻击的不止是“刘长勋”号,发动袭击的也不止是1艘大型攻击潜艇。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在“刘长勋”号西北方向大约50千米外的“周宽德”号也遭到了鱼雷袭击。

总共有6条重型鱼雷射向这艘倒霉的航母。

要命的是,这6条鱼雷来自前后两个方向。
首节 上一节 1450/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