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1311节

“就算在约顿岛南面的巡逻力量等于形同虚设,敌人能趁虚而入,纽兰海军去哪里弄到第二支舰队呢?”

“有没有布兰皇家海军与迢曼海军的情报?”

刘尊岭愣了下,随后就把负责情报的参谋叫了过来。

几分钟后,情报参谋给出了确切回答。

在月初的时候,布兰皇家海军的3艘大型航母在陆心海,而迢曼海军的3艘大型航母在北夕落洋。

因为第五十一特混舰队已经遭到重创,波沙湾战争也没结束,所以迢曼海军很有可能在近期把舰队派往陆心海,协助布兰皇家海军夺取陆心海的制海权,甚至有可能在近起发动进军夕梵运河的作战行动。

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在打下夕梵运河之前,布兰王国与迢曼帝国也绝对不会派航母来东望洋作战。

正是如此,在第五十一特混舰队遭到重创之后,帝国海军加强了在夕落洋上的破交作战力度,向北夕落洋派遣了更多的大型攻击潜艇,开始无差别的攻击所有前往西大陆,以及从西大陆港口出发的船只。

护航作战,保护战略航线已经成为西陆集团各国海军的首要任务。

正是如此,迢曼帝国才让舰队前出到北夕落洋,用3支航母特混舰队为往返于夕落洋两岸的船队护航。

虽然大型攻击航母并不是理想的护航战舰,但是在用邮轮改装的护航航母服役之前,西陆集团没有更好的选择。说得直接点,如果把舰队派往别的地方执行作战任务,北夕落洋航线就会被帝国潜艇切断。

以当前的局面,即西陆集团在大陆战场的进攻势头已经慢了下来,就算迢曼帝国等盟友已经开足马力,西骆沙军团也未必能在冬季到来之前完成既定的战略任务,而能不能在明年保持进攻势头,就得看纽兰共和国的表现。换句话来说,就是能否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保证北夕落洋航线畅通无阻。

在战略层面上,至少都要持续到明年第二季度。

道理也很简单,把邮轮改造成能搭载反潜巡逻机的护航航母,至少都需要半年。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当中,由潜艇为主的破交作战在三洋战场上都大显神威,所以在大战结束之后,各国都非常重视反潜护航。在此后的一段时期内,帝国海军还把很多在大战期间建造的航母改造成护航航母。

只是,迢曼帝国与布兰王国显然没有这么多的资本。

大概是对无限制潜艇战深恶痛绝,布兰王国在战后率先开始探寻护航战术,或者说是寻找合适的护航作战平台。

选来选去,最终选择的还是护航航母。

不同的是,布兰皇家海军并没有耗费资金打造护航航母,而是利用了在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快速邮轮。

跟其他的运输船只相比,快速邮轮是改造成护航航母的理想平台。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前,狭夷海军就这么做过。只不过,狭夷海军的野心更大,试图把快速邮轮改造成为舰队航母。而实战证明,和平时期建造的邮轮,哪怕按照军用要求做了必要的强化,也难以胜任高强度的作战任务。狭夷海军那几艘用“鹰”来命名的航母,都没落得好下场。

为了提高动员效率,布兰皇家海军还在战后成立了一家航运公司,专门经营跨夕落洋的航运业务,巅峰时期拥有近20艘万吨级快速邮轮。虽然在不久之后,该公司就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重组,但是布兰当局在此之前就通过立法,确保皇家海军有权在战争时期无偿征用民用船只。

关键还有,布兰皇家海军间接控制了船舶设计单位。

在布兰王国建造的快速邮轮,全都为改造成护航航母留下了冗余。

为了确保这些改装的护航航母能够在战时发挥作用,或者说降低改造难度,布兰皇家海军还坚持使用螺旋桨反潜巡逻机。因为所需的起飞速度更低,所以这些巡逻机不需要使用弹射器,只需要24节的甲板风就能从200米长的甲板上升空。凭借这一点,护航航母只需要一条直通甲板,以及几条阻拦索,就能够搭载几十架反潜巡逻机,在离陆地上千千米的大洋深处执行反潜任务。

当然,第一批改造的护航航母要明年第二季度才能服役。

在此之前,西陆集团必须守住至关重要的北夕落洋航线。

此外,在短短4天之内,西陆集团的6艘航母肯定无法赶到。

“纽兰海军的5艘航母都在北东望洋,就算发现了约顿岛南面的漏洞,还得绕过霍瓦依群岛,只是机动到约顿岛的南面,就需要大约1周时间。”刘尊岭一边说,一边在海图上标出纽兰舰队可能采用的航线。“先不说到时候能否抓住我们,纽兰舰队指挥官肯定不会耽搁这宝贵的1周时间。”

白华伟沉思了一阵,突然说道“还记得贺敬腾吗?”

“谁?”刘尊岭明显没反应过来,毕竟说的是作战行动,白华伟提到的却是一个完全不相关的人。

“贺胖子,贺敬腾。小时候,他最喜欢跟在我们的屁股后面,你说他是跟屁虫,经常拿他开玩笑。”

“我当然记得,可……”

话才说到一半,刘尊岭就闭上嘴,还露出了万分惊讶的神色。

贺敬腾是贺鹏飞的孙子,比白华伟与刘尊岭矮一辈,不过就只比他俩小了几岁。虽然没继承贺鹏飞的经营天赋,但是从小的耳闻目染,让他成为帝国当今最有才华的,也是赵禹之后最出名的舰船工程师。他不但以总工程师助手身份参与“薛远征”级的设计工作,还是第二批次改进设计项目组的牵头人,也就是实际上的总工程师。在赵禹退休之后,他升任帝国海军舰船设计院首席工程师。

只是,他并非赵禹那样的全能型人才。

在个人能力上,他更加侧重于大型舰船的设计工作,特别是航母,而且他的专长就是与航空兵有关的系统。

此外,他的运气也不如赵禹。

严格的说,其实是“薛远征”级非常成功,很多设计理念甚至超越了时代,第二批次还解决掉了原本就不多的弊病。哪怕帝国海军针对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需求,也就有第三批次,只不过需要改动的地方并不多,而且在大战爆发之后,肯定得保证数量,短期之内不存在设计新航母的需求。

其实,在“薛远征”级第二批次的设计工作完成后,帝国海军就取消了新式超级航母的设计工作。

按当时的计划,“薛远征”级至少要建造9艘,取代“陈炳勋”级之外的所有航母,建造周期长达数十年。等第三批次建造完成,那都是20多年之后的事情了,完全没有必要急着设计新航母。

此外,没人知道20多年之后会面对什么样的对手,到时候需要什么样的航母。

只是,帝国海军并没有因此停止相关工作。

关键就是,需要通过相关的项目保留设计团队,确保在几十年后,有足够的工程师来完成新式航母的设计工作。

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贺敬腾提出,参考对手的做法,规划建造具有军事用途的大型民用船只。
首节 上一节 1311/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