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1161节
说得专业一点,叫“相位控制电子扫描阵列雷达”。
严格说来,梁夏帝国的工程师在几十年前就提出了相关原理,而且在波伊战争期间制造了两部大型相控阵雷达。在当时,帝国海军甚至在试验舰上测试过相控阵雷达,只是因为太庞大而不得不放弃。狭夷皇国发明的,其实是能让相控阵雷达小型化,并具备实用价值的晶体射频管。
与传统的雷达相比,相控阵雷达的优势非常的突出,包括扫描周期短,以及能够把波束集中到一个方向上,从而获得更强的探测能力。理论上,还能够取代照射雷达,引导与控制防空导弹。
相控阵雷达的诞生,直接解决了舰队防空头号难题。
在此基础之上,帝国海军着手设计与建造了全球首种配备相控阵雷达,而且以此为核心的防空巡洋舰。
不过,也不是一帆风顺。
秉承一贯传统,帝国海军在最初的时候把目标放在技术水准更高,实现难度更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上。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想一步到位。
可惜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技术门槛太高了,当时的技术,根本就制造不出合格的射频管。
当然,就算能够造出来,也肯定贵得让海军买不起。
要说的话,也就是这个选择,让帝国海军走了不少弯路,不但耽搁了几年时间,还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最突出的就是,因为雷达系统的价格居高不下,又没法获得更多拨款,所以海军只能在战舰上做文章,想尽办法降低舰体的建造成本,把防空巡洋舰的总体造价控制在一个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主要是让论议两院的大老爷接受。
结果就是,海军连续提交了几套设计方案,全都因为总体造价太昂贵,在论议两院就被否决掉了。
在折腾这些的时候,帝国海军逐渐认识到,追求高大全的想法本身就很不现实。
不止是防空巡洋舰本身,还包括雷达。
要往根本上讲,当时的电子技术,如果坚持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不但雷达本身的造价降不下来,还会因为雷达尺寸过于庞大与质量太大,需要占用更多的吨位,还会对供电与制冷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也就只能提高搭载平台的吨位,从而导致配套的防空巡洋舰的造价居高不下。
可见,还是帝国海军的要求太高。
如果降低对雷达的要求,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帝国海军才决定,不再强调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接受性能差一些的无源相控阵雷达。
当然,这个“差一些”也只是跟有源相控阵雷达比。
跟过去的机扫雷达相比,无源相控阵雷达依然非常先进。
只是,之前耽搁的时间,肯定追不回来了。
要命的是,大批在大战结束后建造的防空战舰,到了即将退役的时候,帝国海军急需新的防空巡洋舰。
按照帝国海军在当时提交的报告,需要在10年之内建造40艘防空巡洋舰,用来替换退役的老旧防空战舰。如果把设计与建造时间算进去,就要做好在4年到6年之内建造40艘防空巡洋舰的准备。
显然,这根本就办不到!
结果就是,帝国海军不得不对一批老旧战舰进行现代化改进,把服役的时间延长10年到15年。
关键依然是抓紧建造新式防空巡洋舰。
对雷达系统的要求降低,也意味着可以采用更小的舰体。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也只能因陋就简,由浦州的海军舰船设计院,用了不到6个月就完成了总体设计。
因为造价非常低廉,甚至可以说便宜,所以该方案在论议两院立即获得了批准。
这就是“青州”级,全球首种配备相控阵雷达的巡洋舰,也是帝国海军在战后建造数量最多的巡洋舰。
要说的话,“青州”级还是帝国海军在战后建造的吨位最小的防空巡洋舰。
其满载排水量,只有可怜的11600吨,比不上重巡洋舰,更别说跟大战期间那些大型巡洋舰相比。
为了有面积更大的甲板,安装更多高射炮或者防空导弹,好给航母提供足够的掩护,帝国海军在战后建造的防空巡洋舰,就从来没有限制与控制过吨位,满载排水量全都在20000万吨以上。
哪怕是那些在设计的时候定型为驱逐领舰,后来升级为巡洋舰的,也高达15000吨。
这11600吨的体量,根本不够看。
很简单,“青州”级本身就是海军的备胎。
其实,在动工建造之后,帝国海军也没有把“青州”级当成主力看待。
以当时的情况,帝国海军依然希望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技术成熟之后,能够建造性能更强大的防空巡洋舰。
关键就是,在设计“青州”级的时候,基本是一切从简。
比如,原本配套研制的,用来照射目标的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就因为资金不足,其实是技术不够成熟而不得不取消。因为无源相控阵雷达没法进行火控照射,所以只能为“青州”级配备4部X波段照射雷达。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即便是采用分时照射引导技术,也就只能同时控制16枚导弹拦截8个目标。
这个数量,其实不算多。
按帝国海军的编制,一支航母战斗群最多就只有2艘防空巡洋舰,而且要承担几乎所有远程防空任务,因此按照对付30枚反舰导弹计算,一艘巡洋舰至少要具备同时拦截15个目标的能力。
帝国海军之前设计的防空巡洋舰,都有16条火力控制通道,“青州”级仅此一半。
严格说来,梁夏帝国的工程师在几十年前就提出了相关原理,而且在波伊战争期间制造了两部大型相控阵雷达。在当时,帝国海军甚至在试验舰上测试过相控阵雷达,只是因为太庞大而不得不放弃。狭夷皇国发明的,其实是能让相控阵雷达小型化,并具备实用价值的晶体射频管。
与传统的雷达相比,相控阵雷达的优势非常的突出,包括扫描周期短,以及能够把波束集中到一个方向上,从而获得更强的探测能力。理论上,还能够取代照射雷达,引导与控制防空导弹。
相控阵雷达的诞生,直接解决了舰队防空头号难题。
在此基础之上,帝国海军着手设计与建造了全球首种配备相控阵雷达,而且以此为核心的防空巡洋舰。
不过,也不是一帆风顺。
秉承一贯传统,帝国海军在最初的时候把目标放在技术水准更高,实现难度更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上。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想一步到位。
可惜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技术门槛太高了,当时的技术,根本就制造不出合格的射频管。
当然,就算能够造出来,也肯定贵得让海军买不起。
要说的话,也就是这个选择,让帝国海军走了不少弯路,不但耽搁了几年时间,还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最突出的就是,因为雷达系统的价格居高不下,又没法获得更多拨款,所以海军只能在战舰上做文章,想尽办法降低舰体的建造成本,把防空巡洋舰的总体造价控制在一个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主要是让论议两院的大老爷接受。
结果就是,海军连续提交了几套设计方案,全都因为总体造价太昂贵,在论议两院就被否决掉了。
在折腾这些的时候,帝国海军逐渐认识到,追求高大全的想法本身就很不现实。
不止是防空巡洋舰本身,还包括雷达。
要往根本上讲,当时的电子技术,如果坚持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不但雷达本身的造价降不下来,还会因为雷达尺寸过于庞大与质量太大,需要占用更多的吨位,还会对供电与制冷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也就只能提高搭载平台的吨位,从而导致配套的防空巡洋舰的造价居高不下。
可见,还是帝国海军的要求太高。
如果降低对雷达的要求,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帝国海军才决定,不再强调使用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接受性能差一些的无源相控阵雷达。
当然,这个“差一些”也只是跟有源相控阵雷达比。
跟过去的机扫雷达相比,无源相控阵雷达依然非常先进。
只是,之前耽搁的时间,肯定追不回来了。
要命的是,大批在大战结束后建造的防空战舰,到了即将退役的时候,帝国海军急需新的防空巡洋舰。
按照帝国海军在当时提交的报告,需要在10年之内建造40艘防空巡洋舰,用来替换退役的老旧防空战舰。如果把设计与建造时间算进去,就要做好在4年到6年之内建造40艘防空巡洋舰的准备。
显然,这根本就办不到!
结果就是,帝国海军不得不对一批老旧战舰进行现代化改进,把服役的时间延长10年到15年。
关键依然是抓紧建造新式防空巡洋舰。
对雷达系统的要求降低,也意味着可以采用更小的舰体。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也只能因陋就简,由浦州的海军舰船设计院,用了不到6个月就完成了总体设计。
因为造价非常低廉,甚至可以说便宜,所以该方案在论议两院立即获得了批准。
这就是“青州”级,全球首种配备相控阵雷达的巡洋舰,也是帝国海军在战后建造数量最多的巡洋舰。
要说的话,“青州”级还是帝国海军在战后建造的吨位最小的防空巡洋舰。
其满载排水量,只有可怜的11600吨,比不上重巡洋舰,更别说跟大战期间那些大型巡洋舰相比。
为了有面积更大的甲板,安装更多高射炮或者防空导弹,好给航母提供足够的掩护,帝国海军在战后建造的防空巡洋舰,就从来没有限制与控制过吨位,满载排水量全都在20000万吨以上。
哪怕是那些在设计的时候定型为驱逐领舰,后来升级为巡洋舰的,也高达15000吨。
这11600吨的体量,根本不够看。
很简单,“青州”级本身就是海军的备胎。
其实,在动工建造之后,帝国海军也没有把“青州”级当成主力看待。
以当时的情况,帝国海军依然希望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技术成熟之后,能够建造性能更强大的防空巡洋舰。
关键就是,在设计“青州”级的时候,基本是一切从简。
比如,原本配套研制的,用来照射目标的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就因为资金不足,其实是技术不够成熟而不得不取消。因为无源相控阵雷达没法进行火控照射,所以只能为“青州”级配备4部X波段照射雷达。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即便是采用分时照射引导技术,也就只能同时控制16枚导弹拦截8个目标。
这个数量,其实不算多。
按帝国海军的编制,一支航母战斗群最多就只有2艘防空巡洋舰,而且要承担几乎所有远程防空任务,因此按照对付30枚反舰导弹计算,一艘巡洋舰至少要具备同时拦截15个目标的能力。
帝国海军之前设计的防空巡洋舰,都有16条火力控制通道,“青州”级仅此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