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1160节

航母是可以航行的海上作战平台,不会停留组某处海域。

帝国海军的大型航母与超级航母,在遇到严重威胁之后,能够以30节以上的速度持续航行数日。

这意味着,反航母作战具有十分明显的时效性。

根据帝国海军总结出的经验,从侦查到完成攻击的时间,最多就只有3个小时。

如果没有能够在3个小时内完成攻击,航母战斗群就能够航行到100海里,也就是差不多190千米外。

这个范围超过了几乎所有反舰系统的搜寻范围。

当然,在实战当中,根本就没有3个小时。

道理也很简单,在发现行踪暴露,或者是威胁增强之后,航母战斗群必然会加强防空的力度,并且通过电子干扰等手段,掩盖航母的行踪,降低航母遭到打击的概率,让敌人错过打击时机。

对此,西陆集团同样是心知肚白。

不管怎样,西陆集团有几艘航母,了解航母的用途,知道反航母作战的难题是什么。

其实,这也正是西陆集团集中力量发展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并且首先提出饱和打击战术的关键所在。

相对于传统的反舰手段,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不但威力巨大,而且完成攻击所需的时间更短。

以3马赫速度飞行的反舰导弹飞完500千米只需要10分钟!

如果是攻击机,哪怕高空超音速突防,飞行500千米也需要15分钟,超低空高亚音速突防需要30分钟。

不过,这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如何才能及时的发现航母。

为此,西陆集团装备了上百架海上巡逻机,专门开发了海洋侦查卫星,甚至让潜艇执行侦查任务。

可惜的是,这些侦查手段都有明显的缺陷。

巡逻机容易被击落,侦察卫星获取的情报未必能够及时得到利用,潜艇本身就是航母的打击对象。

直到现在,发现在远海活动的航母都是一个世界级难题。

只要航母战斗群在远海活动,受到打击的可能就不太大,遭到突然打击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

要说的话,这也是帝国海军更加愿意把航母部署在梵炎洋与东望洋的原因。

如果在较为狭窄的海域活动,航母很容易遭到打击。

陆心海就是这样的狭窄海域。

说句不太客气的话,如果不是为了控制至关重要的夕梵运河,守卫亚历山大港,帝国海军恐怕早已放弃陆心海。

在波伊战争结束后,帝国海军就一度打算撤掉陆心海分舰队。

这意味着,帝国海军必须考虑在狭窄海域作战时所要面对的挑战。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要直接面对西陆集团打造的反航母体系,确保能顶住其发动的饱和攻击。

毫无疑问,这也是帝国海军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最为关键的战术课题!

第87章 防空中坚

虽然拥有全球最强大的舰队,还有最庞大的舰载航空兵,乃至最先进的高射炮,但是帝国海军却没有满足,第一个投资开发防空导弹,而且第一个装备防空导弹,还第一个在实战当中使用防空导弹。

要往根本上讲,就是为了保护好航母。

进入喷气时代之后,大口径高射炮就成了摆设,急需一种效率更高的防空武器来增强舰队防空网。

防空导弹由此诞生。

只是,防空导弹并不是无所不能。

早在20多年之前,帝国海军就发现,限制防空导弹作战效率的不是防空导弹本身,而是控制防空导弹的火控系统,而且以雷达为主,即能不能及时的发现威胁,并且准确的引导导弹发起攻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帝国海军率先找到了航母战斗群的“阿喀琉斯之踵”。

按照当时做的推演,只需30枚反舰导弹,就能突破航母战斗群的防空网,干掉包括航母在内的主要战舰。

哪怕无法击沉航母,也能让航母丧失作战能力。

虽然要组织30枚反舰导弹同时发起攻击,准确说是同时到达航母战斗群附近,确实存在很大的难度,但是不是没办法实现,而且相对于防空来说,投入足够的反舰导弹发起攻击更加容易。

这就是西陆集团后来提出的饱和攻击战术。

至于帝国海军为什么研究反航母战术,除了需要找出航母的缺点,然后有针对的进行弥补外,也跟敌人的航母有关。纽兰共和国同样拥有大型航母,有打造强大海军与挑战梁夏帝国的实力。

在这个背景下,帝国海军开始寻找增强防空的办法。

就像开始说的,要加强的不止是防空导弹,而是包括以雷达为核心的整套防空系统。

这个时候,一项来自狭夷皇国的发明,引起帝国海军的高度重视。

没错,就是相控阵雷达。
首节 上一节 1160/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