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1150节

关键,全都是步兵。

虽然配有一些重型装备,也是能够用直升机吊运的无坐力炮、迫击炮与轻型榴弹炮。

空中突击旅的主要特征,就是所有的武器装备都能用直升机运送。

不过,在实战当中,未必所有的武器装备都得由直升机运输,比如轻型榴弹炮,就很少用直升机运送。

只要条件允许,部队都是用卡车把轻型榴弹炮送上前线,最多在撤退的时候安排直升机吊运。

在安排任务的时候,郑直爽明确提到,因为加强给第1步兵师的航空旅被派往别的方向执行更重要的作战任务,所以全部的运输工作得由第135旅承担,也就意味着要往返飞行好几次。

关键还有,会在下午安排运输机送20架10吨级通用直升机过来。

这种直升机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轻型运输直升机吊不起来的重型装备送上前沿阵地。

在此,廉明阳领到了新任务。

率领这20架10吨级通用直升机,完成最为关键的任务。

后方把直升机送来,却没有安排飞行员来参与作战行动,毕竟现在到处都缺飞行员。

用郑直爽的话来说,一线部队的损失太大,即便像第135旅这样的预备队,伤亡率都超过了三分之一。

现在,整条战线上,到处都缺人。

为了解决飞行员不够的问题,郑直爽已经下令,累积飞行时间在1500小时以上的优秀飞行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要不要单独执行任务,也就是不带搭档,独自驾驶直升机出动。

当然,单独飞行的出勤率将翻倍。

按帝国空军的规矩,完成100次任务之后,飞行员能获得至少3个月的探亲假。

总而言之,在战斗打响之后,廉明阳等大约100个机组的飞行员,唯一的任务就是向前线运送部队与物资。

至于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发起反击,还来的这么多的突然,郑直爽没说,也没有人问。

需要问吗?

敌人的前锋部队已经推进到阿斯特拉罕北面大约50千米处,还派来侦查部队,说不定很快就会发动进攻。

肯定得死守阿斯特拉罕,通过战术反击来牵制敌人,才更有把握在此击败敌人。

在廉明阳看来,到这个地步,只要有任务,还在不断的出动,就不是坏事。

第83章 三驾马车

打响反击第一枪的,并不是第101空中突击旅。

在反击行动开始的时候,该旅还在后方100多千米之外,执行突击任务的几百名官兵正在等待出发的命令。

首先投入战斗的是空军战术航空兵。

整整1个大队的20架“攻9b”。

其实,这也是帝国空军获得的第一批“攻9b”。

之前已经提到,在设计阶段,帝国空军没有要求“攻9”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特别是夜间作战能力,因此为了降低研制的难度,也为了把价格控制在一个更加容易让空军接受的范围之内,在设计的时候就没安装复杂的电子设备,使“攻9a”成为一种基本只能在白天活动的攻击机。

结果就是,“攻9a”正式列装后,帝国空军就发现,即便是简陋的攻击机,也要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准确说,是要搭载先进的观瞄设备,让攻击机能使用空地导弹与激光制导炸弹等精确弹药。

在“攻9a”正式列装之后,空军就启动了“攻9b”的研制项目。

严格说来,其实是改进。

只是,“攻9b”的研制与生产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

要说的话,也是受到了“攻9a”的影响。

因为严重欠缺以反坦克为主的强力攻击机,确实有这方面的需要,所以“攻9a”在投产之后就获得了帝国空军的青睐,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分三批订购了近千架,其生产排到了新历155年之后。

“攻9b”定型的时候,还有约500架“攻9a”没生产出来。

受此影响,论议两院觉得空军不需要那么多攻击机,一直都不肯批准“攻9b”的采购计划。

所幸的是,空军找到了解决办法。

按照帝国空军与航空企业签订的合同,已订购,但是没有生产的482架“攻9a”都升级为b型,空军将在接收的时候补上差价。关键是,已经交付的476架“攻9a”将陆续改进为b型。

最先交付的并不是新生产的“攻9b”,而是由a型改进来的“攻9b”。

在年初的时候,帝国空军就接受了60架“攻9b”。

其实,这些“攻9b”原本都是为巴铁生产的“攻9”。

因为同样要面对严峻的防御压力,即梵罗国的装甲部队是巴铁的5倍,只是第三代主战坦克就超过了3000辆,而巴铁的坦克总共都没有1500辆,所以在“攻9a”问世之后,巴铁率先提出了采购意愿。

出售给巴铁的“攻9”就是帝国空军的“攻9a”,只是根据巴铁的实际情况,更换了使用布兰文的操作系统,以及对仪表盘的读数做了调整,确保不会梁夏语言的巴铁飞行员也能驾驭这种攻击机。

别看巴铁是帝国的铁杆盟友,很多高级军官都到帝国深造过,可是被布兰王国殖民统治近两百年,很多东西并不是短短几十年就能改变的。再说了,攻击机飞行员在巴铁空军的地位并不高,根本算不上精英。
首节 上一节 1150/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