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1143节

这种基于计算机的控制系统,让很多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攻11”能飞上天,靠的也就是这套系统。

可见,如果没有当今全球最为先进的数字电传控制系统,帝国的航空企业也设计不出这种怪异的飞机。

上一种飞翼布局的飞机,还是迢曼帝国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研制的验证机。

虽然没有依靠数字电传控制系统,也飞了起来,但是那是一架螺旋桨慢速飞机,保持航向稳定性的难度并不大,而且没有完全废除垂直稳定面,还保留了几块小型方向舵,具有垂直尾翼的功能。

没错,这就是在民间疯传了好几年的“轰x”。

一直以来,“轰x”才是帝国空军的头号项目,优先级始终排在首位。

如果说“战x”将改变空战面貌,那么“轰x”改变的就是战争面貌。

不要忘了,帝国空军是由陆军战略航空兵发展而来,也就是靠轰炸机起家,最重视战略轰炸。

用李云翔的话来说,不求进攻的空军,没有存在的价值。

数十年来,帝国空军坚定不移的奉行进攻战略,长期宣扬把敌人摧毁在地面上,由制空权决定胜败的军事思想。

此外,帝国空军追求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轰炸来打败敌人,靠轰炸打赢战争。

按空军的理论,只要空中打击的力度足够强大,通过轰炸摧毁敌人的基础设施,就能在不打地面战争的情况下取得胜利,至少能逼迫敌人投降,最大限度的降低在战争当中遭受的伤亡。

波伊战争结束之后,空军提出的这套军事理论,在帝国内部大受推崇,还左右了帝国的军事建设。

要说的话,战后的第三次军事改革就与此有关。

也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才有了“轰x”项目。

要说的话,帝国空军在过去搞的所有“轰x”项目,都是以此为终极目的。

比如,在进入喷气时代之后,帝国空军就觉得,“轰9”能依靠超过12000米的升限突破敌人以高射炮为主的防空系统,并且彻底的炸垮敌人。哪想到,在“轰9”形成战斗力的时候,防空导弹就取代了高射炮,而且射高超过2万米,让提高最大升限做的努力变得毫无意义。

往后,帝国空军还把希望寄托在了3倍音速的战略轰炸机上,希望通过速度突破敌人的防空系统。只可惜,因为指标太超前,存在很多在短期内根本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所以该项目在造出4架工程原型机之后,以成本控制失败,存在不可克服的技术障碍,战术价值不够明显等原因下马。

现在,这4架绰号“霹雳”的轰炸机,是帝国空军博物馆等4家大型军事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其实,帝国空军还对“轰10a”寄予厚望,认为超低空突防有发展的潜力。

可惜的是,超低空突防也是死路一条。

也就是在轰炸机上连番碰壁,连续多个项目因为各种原因而下马,帝国空军才被迫另起炉灶,在弹药上下功夫。

由此,才有了巡航导弹。

可问题是,巡航导弹实在太贵了,在全面战争当中根本消耗不起,肯定不可能用来取代传统炸弹。

因为太贵,所以巡航导弹不可能成为主要打击武器。

相对而言,各种廉价的制导炸弹,比如使用高精度激光陀螺仪的惯性制导炸弹,更加有发展潜力。

此外,帝国投入巨资打造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系统,而且采用的是格外复杂的子母卫星体系,还把价值巨大的母卫星部署在反导导弹无法到达的中高轨道上,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希望利用这套系统提高战略轰炸的效率,或者说降低成本,比如用卫星导航取代其他复杂与昂贵的制导设备。

不说别的,帝国空军正在研制的几种靠卫星导航的精确制导炸弹,空军订下的目标价格都在1万金元以下,而且明确要求使用现有的炸弹,准确说是开发用于非制导炸弹的低成本制导套件。

这么做,其实就是因为巡航导弹太贵了。

在全面战争中,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能够依靠的依然是轰炸机,主要使用的仍然是廉价的炸弹。

这意味着,轰炸机依然得冒险突破防空网。

虽然精确制导弹药,能够大幅度提高轰炸效率,理论上能提高上百倍,从而降低对轰炸机的依赖程度,比如以往需要出动100架轰炸机才能完成的轰炸任务,使用精确弹药之后或许只需要出动1架,但是这并没有改变轰炸机容易遭到拦截,也特别容易被防空导弹击落的现实。

在波伊战争中,面对并不强大的波伊防空部队,帝国空军损失了上百架战略轰炸机。

要说的话,这几乎给战略轰炸机判了死刑。

超过1的损失率,在全球大战当中,根本就承受不起。

不止是轰炸机非常昂贵,如果飞行员的阵亡率太高,等到轰炸机生产出来,恐怕都没有飞行员能驾驶升空。

其实,也就是这些现实问题,倒逼帝国空军寻找提高轰炸机生存率的办法。

在进行了几次不太成功的尝试后,帝国空军总算找对了方向。

要说的话,“攻11”更像是隐身技术的验证机。

“轰x”项目与“攻11”项目几乎同时启动,在权衡利弊之后,帝国空军决定优先发展“攻11”。

道理也很简单,在“攻11”飞起来之前,没有人知道如何才能实现雷达隐身,也没有人清楚“隐身”的军事价值。其实就算在“攻11”首飞后,也有很多人对隐身技术抱怀疑态度。

这种局面很快就出现了转变。

在参与斯里兰卡的评判行动之前,“攻11”就用行动证明了自身价值。

在新历145年的联合军事演习中,4架“攻11”在没有事先告知的情况下,成功的“摧毁”演习双方的司令部,而且没有被演习双方发现。“隐身”的军事价值,在这次演习中崭露得一览无余。
首节 上一节 1143/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