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帝国争霸

帝国争霸 第1073节

如果按照人口计算,也就只有统一南方次大陆的梵罗国,有资格向拥有7亿多人的梁夏帝国叫板。

这也是梁夏帝国不愿意过多介入南方次大陆纷争的关键所在。

当初在只有6000万人的波伊国,梁夏帝国都吃够苦头。如果卷入有6亿人的梵罗国的纷争,后果将不堪设想。更何况整个南方次大陆有8亿多人,而且百分之九十是食不果腹的贫民。

这个泥潭,足够葬送掉整个梁夏帝国!

显然,这也是纽兰共和国看中南方次大陆,积极在该地区活动的关键所在。

说得直接一点,不管南方次大陆乱成什么样子,对纽兰共和国的影响都是微乎其微,毕竟有半个世界那么遥远。更何况,纽兰共和国本身就不是世界岛上的国家,自然不会在乎世界岛上发生的事情。

可是,只要南方次大陆爆发大规模的战乱,梁夏帝国就决然无法置身事外。

换个角度来看,只要梁夏帝国陷入南方次大陆这个泥潭当中,就肯定无法在其他方向上大展拳脚。

对纽兰共和国来说,这是收复霍瓦依群岛,以及重新控制奥洲的绝佳时机。

从这个角度看,在西陆集团向东方集团宣战后,纽兰共和国不在南方次大陆点上一把火才是怪事。

用林世平的话来说,这才是最值得关心的方向。

第55章 快马加鞭

最后,林世平结合所有推测,给了一个较为肯定的结论。

在未来的三个月到半年之内,南方次大陆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概率超过八成,只是纽兰共和国不会直接出兵。

简单的说,战争将以梵罗国寻求统一整个南方次大陆的方式进行。

通过外交努力,能争取一些时间,可是只要纽兰共和国愿意投入足够多的资源,就没法阻止战争爆发。

道理也很简单,梁夏帝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梵罗国称霸南方次大陆。

至于奥洲方向,林世平反到不太担心。

用他的话来说,只要梁夏帝国没做自毁长城的蠢事,只要帝国海军还足够强大,那么在未来三年之内,纽兰共和国根本不敢打奥洲的主意,最多拿奥洲做点文章,然后趁机夺取霍瓦依群岛。

相对而言,霍瓦依群岛才是关键所在。

不过,同样需要时间做准备,更得等待合适的时机。

前者,跟军情局没关系,也影响不了,毕竟纽兰海军的规模不小,也肯定会在战争爆发之后提高战备级别。快的话,也许一个月就够。慢的话,也就几个月,纽兰海军肯定能完成战前准备工作。

关键,其实是后者。

这个时机,就是由南方次大陆的战事决定。

简单的说,等帝国海军把舰队集中部署在梵炎洋上,纽兰海军就能凭局部兵力优势发动收复霍瓦依群岛的作战行动。

在南方次大陆爆发战事之后,帝国海军需要在该方向上投入多少兵力?

要说的话,这也是过去的十几年,波伊战争后,帝国提出与奉行“二加二战略”的关键所在。

这个“二加二”指的是两个主要方向的全面战争与两个次要方向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按当时的设想,两个主要方向指的是大陆战场与东望洋战场,两个次要方向指的是南方次大陆与新月地区。

在帝国的战略计划当中,南方次大陆只是次要方向。

可问题是,在“二加二战略”中,并没有想过纽兰共和国能为梵罗国实质性的战略援助。

这一整套战略,得至于第三次全球大战的背景之下。

言外之意,当帝国必须出兵南方次大陆的时候,已经跟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开战,封锁了通往南方次大陆的海运航线。

在此背景之下,根本不存在要在梵炎洋投入多少舰队的问题。

道理也很简单,帝国在梵炎洋方向上处于战略守势,唯一的目的是控制波沙湾,并不需要霸占南方次大陆,最多只是阻止敌人利用南方次大陆,因此采取的战略,也只是对南方次大陆进行战略封锁。

按照这套战略,帝国海军在大战期间,不需要在梵炎洋部署重兵。

在帝国海军的15支常备航母战斗群当中,9支留守东望洋,另外6支都将用在夕落洋那边。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用潜艇与岸基航空兵切断通往南方次大陆的海运航线,就足够让梵罗国就范。

正是如此,在该战略下,投入南方次大陆的兵力很有限,也只是次要方向。

现在的情况是,纽兰共和国肯定不会立即参战,在西北战区那边稳定下来之前,帝国也不会向纽兰共和国宣战,所以不可能用战略封锁对付梵罗国,也就未必能够让梵罗当局认清大局。

在纽兰共和国的支持下,梵罗国真有可能把南方次大陆发展成主战场。

这么一来,就得在该方向上投入足够的舰队。

要说,这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按海军提交的报告,哪怕在三个月内完成战争动员,让15支航母战斗群全都进入部署状态,那么在半年之后,真正能够处于部署状态的,也只有10支航母战斗群,因为最先完成部署的5艘航母必须回造船厂进行大修。只依靠10支航母战斗群,帝国海军根本不可能在三个大洋上同时掌握战略优势。

要说的话,在两个大洋都不可能。
首节 上一节 1073/16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下一篇:大国航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