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第1035节
在财政大臣坐下后,莱因哈特又等了约半分钟。
最后,在确认没有别的大臣要发表意见后,他才说道“大家都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如果没有人反对的话,我提议就今天讨论的事情,要不要借此机会发起军事行动进行投票表决!”
说完,莱因哈特朝站在会议室门口的秘书点了点头。
秘书没有多问,叫上其他负责协助会议的工作人员离开了会议室,出去的时候还顺带锁上了房门。
如此重大事情,肯定是闭门表决。
随后,莱因哈特第一个举起右手,同时闭上了眼睛。
其实举左手也一样。
举手表示赞成,不举手表示反对,最后只需统计举手大臣的数量,就能够知道表决是否获得通过。
当然,也算不上是统计。
总共就只有27名大臣,算上宰相是28人。
因为宰相的那一票有更大的权重,所以在宰相支持的情况下,只需13名大臣举手就能获得通过。
如果宰相没有举手,那么需要15名大臣举手才能获得通过。
通常是由宰相发起表决,所以宰相往往会率先举手,也就只需13名大臣之后,就能够获得通过。
有点复杂,不过会议室就这么大,只要留心数一数,就知道有多少大臣举手了。
过了约半分钟,莱因哈特才睁开眼睛。
他只扫了一眼,根本没有数就知道了结果。
27名大臣全都举手,无一个反对!
就连态度一向温和的外交大臣都举手赞成。
“表决的结果,大家看到了。在表决书上签字之后,各位就可以回去休息。”
说完,莱因哈特摁下桌面上的呼叫器,把秘书叫了进来。
其实,莱因哈特的心情非常沉重。
他知道表决会通过,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竟然是全体支持,连最有可能,也最应该反对的外交大臣,都表示支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只要是跟战争有关的表决,外交大臣全都投了反对票。
这能说明什么?
迢曼帝国的内部矛盾已经严重到,让外交大臣都觉得需要打一仗,才能解决的程度。
那么,这场战争还能按照设想的方式进行与完结吗!?
第41章 动员机制
以迢曼帝国的政治体制,在获得内阁全体支持的情况下,肯定能够在帝国的立法院获得多数支持。
原因也很简单,莱因哈特领导的是多个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
这27名内阁大臣当中,13人来自莱因哈特所在的“迢曼民主振兴党”,另外14人分别来自6个政党,而这7个政党在立法院拥有78的席位,肯定能为莱因哈特的战争提案三分之二的多数票。
其实,只需要获得4个联合政党支持,莱因哈特就能够发动战争。
让莱因哈特操心的,并非能不能获得战争授权,而是有没有把握打赢这场战争,或者说达到既定目的。
正是如此,在送走内阁大臣之后,莱因哈特就让秘书去安排,请军方的将领前来协商作战的事情。
在根本上,莱因哈特并没有指望能够在战场上取胜。
显然,他还有那么一点自知之明。
别说迢曼帝国,就算拿整个西陆集团也比不过梁夏帝国。再说了,在西陆集团与梁夏帝国之间还有广袤的,几乎是无法跨越的巨大陆。从军事层面上看,通过地面战争击败梁夏帝国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绝对不是在涨敌威风。
要说的话,梁夏帝国在巨大陆方向的态势,比上次大战爆发之前,还要好上几十倍。
关键就是,把“势力边界”向西推了数千千米,都到了伏尔加河东岸。
任何来自西方强敌,向东发动进攻的时候,首先得渡过伏尔加河,然后还要翻越崎岖的乌拉尔山,强攻以防御坚固而出名的叶堡,接下来要跨越几千千米的平原荒漠,才能达到梁夏的本土。即便冲到了这里,离胜利也十分的遥远,因为到梁夏帝国核心地区,还有数千千米呢!
要说的话,没有任何一支地面部队能够在一场战争当中,完成跨度接近1万千米的远征行动!
哪怕是当初征服了世界岛的蒙古骑兵,也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打了成百上千场战斗。
哪怕只是渡过伏尔加河,也困难重重。
在上次大战结束前,准确说是在骆沙联邦投降之前,梁夏帝国不惜耗费更多的物资与牺牲更多的将士,抢在迢曼大军渡过伏尔加河的前面,推进到伏尔加河东岸,就是为了控制乌拉尔山以西的土地。
简单的说,是为了让乌拉尔山成为真正的战略防线。
最后,在确认没有别的大臣要发表意见后,他才说道“大家都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如果没有人反对的话,我提议就今天讨论的事情,要不要借此机会发起军事行动进行投票表决!”
说完,莱因哈特朝站在会议室门口的秘书点了点头。
秘书没有多问,叫上其他负责协助会议的工作人员离开了会议室,出去的时候还顺带锁上了房门。
如此重大事情,肯定是闭门表决。
随后,莱因哈特第一个举起右手,同时闭上了眼睛。
其实举左手也一样。
举手表示赞成,不举手表示反对,最后只需统计举手大臣的数量,就能够知道表决是否获得通过。
当然,也算不上是统计。
总共就只有27名大臣,算上宰相是28人。
因为宰相的那一票有更大的权重,所以在宰相支持的情况下,只需13名大臣举手就能获得通过。
如果宰相没有举手,那么需要15名大臣举手才能获得通过。
通常是由宰相发起表决,所以宰相往往会率先举手,也就只需13名大臣之后,就能够获得通过。
有点复杂,不过会议室就这么大,只要留心数一数,就知道有多少大臣举手了。
过了约半分钟,莱因哈特才睁开眼睛。
他只扫了一眼,根本没有数就知道了结果。
27名大臣全都举手,无一个反对!
就连态度一向温和的外交大臣都举手赞成。
“表决的结果,大家看到了。在表决书上签字之后,各位就可以回去休息。”
说完,莱因哈特摁下桌面上的呼叫器,把秘书叫了进来。
其实,莱因哈特的心情非常沉重。
他知道表决会通过,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竟然是全体支持,连最有可能,也最应该反对的外交大臣,都表示支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只要是跟战争有关的表决,外交大臣全都投了反对票。
这能说明什么?
迢曼帝国的内部矛盾已经严重到,让外交大臣都觉得需要打一仗,才能解决的程度。
那么,这场战争还能按照设想的方式进行与完结吗!?
第41章 动员机制
以迢曼帝国的政治体制,在获得内阁全体支持的情况下,肯定能够在帝国的立法院获得多数支持。
原因也很简单,莱因哈特领导的是多个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
这27名内阁大臣当中,13人来自莱因哈特所在的“迢曼民主振兴党”,另外14人分别来自6个政党,而这7个政党在立法院拥有78的席位,肯定能为莱因哈特的战争提案三分之二的多数票。
其实,只需要获得4个联合政党支持,莱因哈特就能够发动战争。
让莱因哈特操心的,并非能不能获得战争授权,而是有没有把握打赢这场战争,或者说达到既定目的。
正是如此,在送走内阁大臣之后,莱因哈特就让秘书去安排,请军方的将领前来协商作战的事情。
在根本上,莱因哈特并没有指望能够在战场上取胜。
显然,他还有那么一点自知之明。
别说迢曼帝国,就算拿整个西陆集团也比不过梁夏帝国。再说了,在西陆集团与梁夏帝国之间还有广袤的,几乎是无法跨越的巨大陆。从军事层面上看,通过地面战争击败梁夏帝国的概率几乎为零。
这绝对不是在涨敌威风。
要说的话,梁夏帝国在巨大陆方向的态势,比上次大战爆发之前,还要好上几十倍。
关键就是,把“势力边界”向西推了数千千米,都到了伏尔加河东岸。
任何来自西方强敌,向东发动进攻的时候,首先得渡过伏尔加河,然后还要翻越崎岖的乌拉尔山,强攻以防御坚固而出名的叶堡,接下来要跨越几千千米的平原荒漠,才能达到梁夏的本土。即便冲到了这里,离胜利也十分的遥远,因为到梁夏帝国核心地区,还有数千千米呢!
要说的话,没有任何一支地面部队能够在一场战争当中,完成跨度接近1万千米的远征行动!
哪怕是当初征服了世界岛的蒙古骑兵,也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打了成百上千场战斗。
哪怕只是渡过伏尔加河,也困难重重。
在上次大战结束前,准确说是在骆沙联邦投降之前,梁夏帝国不惜耗费更多的物资与牺牲更多的将士,抢在迢曼大军渡过伏尔加河的前面,推进到伏尔加河东岸,就是为了控制乌拉尔山以西的土地。
简单的说,是为了让乌拉尔山成为真正的战略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