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991节


“也不知道师父现在怎么样?他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给府中来信了……唉!说起来,难免让人挂念。”

“何必多想这些呢!师父的本事,这世间无人可以伤得了他。更何况在十万大军之中……我们尽快赶路,相信不久之后就可以见到他了。我可是从明月楼特意给他带了最好的酒呢……呵呵!”

“好!季迦,你说得对……果然是我多想了。”

少年人的心里,从来就不该去考虑那些曲折灾难。他们的眼底充满了光明。而他们崇拜的那个人,也必将战无不胜,万无一失。

长安的风烟,吹不过玉门关,更难以越过西域的风沙。而相隔万里的消息,就算传递的再快,也需要时间。

西方大陆的情况,瞬息万变,又有谁能够预料的到呢?

就如同燕王和广陵王,在他们周密的策划中,已经算计好了一切。胜算在握,王霸雄图转眼可成。所以才不再考虑后路。

然而,据雄城而守顾盼四方的这两位野心家,却恰恰忽略了或者是故意想去忘记一个事实。

名叫元召的那个人,确实没有什么能够夺走他的性命。一万波斯死士不行,死神……也不行!

第九百三十五章 人间当无缺

在许多皇室子弟宏大的梦想中,除了帝王之位外,掌握天下权柄,开创无上荣耀,无疑是最值得向往的事。

大汉王朝开国百余年来,这样的野心勃勃之辈,不可胜数。从汉朝初年跟随高祖皇帝征战天下的那一辈开始,阴谋与叛乱,伴随着这个王朝的发展,就从来没有断绝过。

其实,在天下许多有识之士的认知中,不管是对于高祖皇帝和高后那个时代的腥风血雨,还是后来的七国叛乱,诸侯征战。大部分人都从来没有认为这是皇帝的过错而引起的。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颗野望的种子。如果有合适的土壤,就会迅速的生根发芽,蓬勃成长,直至蟒蛇吞日,妄想无边……那些因此而陨灭的诸侯王权,其中并不缺乏惊才绝艳之辈,他们既然逃不开这生死循环的规律,时至今日,轮到燕王和广陵王,又怎么能够例外呢?

两万雄兵在手,盘踞王城掌握先机,放眼四顾,波斯人已经彻底灭亡的辽阔西方大陆上,谁还有能力能够抗拒他们的意志呢?

散布在各处的部族民众,在他们眼里,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就不足为虑。燕王和广陵王没有时间更没有耐心去做那些长远的安抚,他们的长刀和铁蹄,将会让这些野蛮落后的民族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铁血和屈服。

而实际上,他们的先期战略非常有效。在这个世界上,弱者屈从于强者,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长刀所向,滚滚烟尘中,无数的部族民众不得不低下他们的头颅,重新回到他们命运轮回的轨道。

这本来是一个完美的计划。只要以武力把这些土著民族都驯服,让他们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尊奉王令。所谓“人心所向”,这就是最大的凭仗。那么就算是汉军大营中有人想要节外生枝的搞事情,在已经占据大义名份的前提下,燕王和广陵王都充满了信心。他们有把握以此而责之,相信大多数汉军将士都绝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与他们刀兵相向。

这是他们占据王城之后打好的如意算盘。并且为此已经做好了下一步开展的计划。当然,在心腹幕僚们的提醒下,他们也做好了另外的准备。汉军大营中当然有桀骜不驯的家伙,比如,以李陵为首的那几个人。如果一旦他们纠集人马,来王城这边对抗的话,燕王和广陵王并不介意杀鸡儆猴,以铁血手段让他们知道厉害。

而事实证明,果然不出所料。汉军大营还是对王城的行动迅速做出了反应。数万大军兵临城下,以一种敌对的态度,对昔日共同并肩作战的同袍举起了刀和箭。

城头上的燕王和广陵王先惊后喜。因为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只要把为首的李陵当场诛杀,必定可以震慑全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别看这数万大军在城下虎视眈眈,相信在看到李陵被以厉害手段绝杀之后,他们马上就会龟缩回汉军大营,在长安的消息没有到来之前,再也不敢轻易的出动。

自负勇力的广陵王,认

为在这么短的距离内以九臂连环弩突袭李陵,对方绝对没有生还的可能。所以,他才义无反顾地启动了这个大杀器,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掉麻烦。从而为下一步的大规模行动铺平道路。

只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老天爷非常喜欢在人最狂妄的时候开个玩笑。他似乎从来就不愿意看到太顺利的成功。在这一点儿上,有时候倒是不分好人坏人,十分公平。

那一天,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在辽阔无垠的苍穹下,万军阵前肃穆无声。许多大汉男儿都在马背上热血沸腾。不知道是谁首先举起了长刀,忘乎所以地高喊了一声。

“元公……万胜!”

随后,万军呐喊,整齐划一。狂热的心情,随着目光的注视,不再顾忌什么,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完全的释放。

“元公万胜!万胜!万胜……!”

震天的喊声,惊落了珞珈山峰上的积雪,也激荡起断刀河水的波澜。只有在过去这些年里跟随着那个身影身经百战过的人,才能够真正理解这简单几个字中所饱含的巨大激情。

原来,不知不觉间,这个名满天下的传奇人物,在军中已经有了神一样的地位。他不用去发号施令,只要站在那里,目光所望,就是战斗的号角和冲锋的方向。

燕王和广陵王呆呆站在倒塌的箭楼烟尘中,他们非常希望看到的只是幻象。眼前的波斯王城城墙很高。不过,他们却恨不得再高上百丈、千丈……那样也许才会安全些吧!

只是很可惜,王城的城墙不会自己长高,他们看到的也并不是幻象。透过烟尘和距离的阻隔,他们和城头上的其他人一样,都清清楚楚的听到了风中传来的那句话。

“打开城门吧。”

城头落下简单五个字,听在两万多守城将士耳中,却如遭雷击。有人不觉扔掉了手中的刀,随后是一排一排的将士把刀锋朝内,插在了自己的脚下。

这样的情形看起来似乎有些荒谬,然而却是真实的发生了。战士手中的刀,本来是他们荣耀的象征。即便在战场上身负重伤血染征袍,也没有人会随便抛下。但此时此刻,他们却心甘情愿的为一个人收刀,并垂首为礼,即便将会接受惩罚,也没有人升起一丝的抗拒之心。

燕王和广陵王以及追随他们的心腹幕僚们,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不禁脸色苍白,心若死灰。燕王目不转睛的看着城下立马的那个身影,他怀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心情喃喃自语道。

“原来……他还活着!我等大错铸成,悔之不及……有元召在,一切休矣!”

而广陵王则脸色铁青,他目光中流露出决绝之意,望城下扫视一眼,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

“王兄,事到如今,莫若拼死一搏!也许还会有一线生机……。”

燕王却并没有再说话,他只是苦笑着用手指了指四周,示意广陵王自己好好看看。而在许多人看白痴一样的目光中,广陵王也终于发现了城头上的不同寻

常。

“你们……你们这些人要干什么?赶快拿起手中的刀,只要守住王城,就算真的是元召来了,他也不敢对我们怎么样!”

“殿下,我们还是投降吧。元公有令……将士们不得不从。”

有将军垂手作答,而其他大多数将士都默然无语,显然也是同样的态度。

“你们这些懦夫!王兄……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他不会轻易饶恕我们的!元召的手段,想想他是怎么对待江都王、琅琊王他们那些人的吧!硬扛到底,也许还有活路。如果就此开城投降,恐怕凶多吉少,命不久矣!”
首节 上一节 991/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