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853节


看到他的疾言厉色,羽林军校尉不敢怠慢,连忙带领着一众手下站到刘屈牦身后,刀剑出鞘,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听候动手命令。

太子刘琚身边的白衣玄刀侍卫,剑眉一竖,横刀胸间,随后保护太子的亲军一拥而上挡在金阶前。双方剑拔弩张,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太子殿下,此地不易久留,请退朝!”

司马相如随手接过侍卫的一把刀,低声对脸色木然良久的太子刘琚说道。见对方好像并没有离去之意,他叹了口气,伸手拉住其胳膊,不再多说,与朴永烈和亲军们一起护拥着,直接朝后殿而去。

刀剑寒光刺目,站立在一边的东方朔抬起头,与最后转身之前的司马相如对视一眼,万千珍重,尽在其中。一切话都不必明说,他们都已经了解了对方的意思。从此刻起,他们将在不同的战场各自为战,胜负不知,生死难期!

刘屈牦并没有下令阻止太子,而是任由他们离去。脸上带伤的蓝田县令景行怀着怨毒的眼神,凑近自己舅舅身边,低声说道。

“当断不断,必留后患!太子既然已经失势,借着安国侯府之事,为何不趁机把他们全部拿下呢?”

附近的党羽也望了过来,这也正是他们心中所想。刘屈牦微微眯起的眼睛直到看着那一行匆匆离去的人消失不见,他终于收回目光。淡淡的说道。

“不要着急嘛……皇帝驾崩的消息刚刚传来,含元殿不宜见血光。现在他们大势已去,如刀俎之鱼肉,也许等到一个更合适的机会动手,对我们来说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不用太久。你们想想,那琅琊王回到长安之后,登上皇帝位,他首先要做的事会是什么呢?可别忘了,当初他母亲钩弋夫人是怎么死的……这笔账,相信咱们的这位新皇帝是绝对不会忘记的!”

景行和其他人听得连连点头。果然如此,太子刘琚这下悲催了。也许根本就不用他们动手,等到小皇帝亲自复仇,才有好戏看呢。

“舅舅,虽然如此说,可我却咽不下被当殿殴打羞辱的这口恶气!”

景行恶狠狠地盯着站在不远处的司隶校尉终军,他非常希望刘屈牦现在就下令,把那个桀骜不驯的家伙抓起来交给自己。到时候他非以十倍偿还之不可!

刘屈牦当然了解外甥的心思,他更知道,追随他的这些党羽心里想的是什么。现在,他大权在握,整个长安尽在掌中。为了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在同谋的吾丘寿王、倪宽等人回来分权之前掌握更大的主动,就必须要好好的笼络住大家,毕竟,还有许多事要去做。

“不要着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这些都不成问题。可是你们要记住,在此之前,最主要的就是要先掌握住权力!景行,你这么有胆有识又这么能干,小小的蓝田县令可是太屈才了。既然已经来到长安,就不用再回去了。从明日开始,你就以巡城御史的身份,会同入城的城外驻军一起按察九门吧。至于你们其他人,稍后老夫自有安排……希望大家尽职尽责,不负所望!”

毫不掩饰,十分嚣张!在含元殿上,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刘屈牦就这样十分淡然的开始了他执掌权柄后公开的打击报复意图。

东方朔拉住了想要暴怒而起的终军,他沉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十分明白,他们作为替太子继续坚守在朝堂上的力量,最艰难的日子从现在开始了。而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去斗争的司马相如等人,想必也不会太轻松。

“长卿,希望你们能保护好太子啊……。”

阴云笼罩下的长安城中,他们彼此能做到的,暂时也只有这些。

落叶萧瑟,满目凄凉。保护着太子刘琚一直回到博望苑的司马相如,披甲佩剑,命令朴永烈以最快的速度集合起了太子亲军。

“长安危矣!走吧殿下……我们保护着你冲出去,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以待良机!”

第七百九十六章 九门围杀

太子刘琚现在的心情异常复杂。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该留在未央宫,还是听从司马相如的建议出走长安城。

“母后,父皇他……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未央宫中已经一片缟素。各处宫殿大多都知道了消息,隐约的哭声从四方传来。许许多多人的命运都将随着皇帝死去而改变。卫皇后平静坐在自己所居的建章宫,看到儿子的无助,她眉宇间隐藏了无尽悲伤。

“琚儿,听司马大夫他们的话,先离开长安吧。也许,那是最好的选择。”

卫皇后亲手为太子披上战袍,替他做出了决定。不管皇帝的遗诏到底是真是假,她都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身处险境。

“可是……母后!儿臣走了,您怎么办?”

太子刘琚非常希望皇后能跟着自己一起离开。然而卫皇后却摇了摇头,笑容凄苦。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她是大汉皇后,就算是长安大乱宫廷倾塌,她都不可以离开这座宫殿。也许离开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通往死亡的皇陵……。

“汉朝皇后,只能死在未央宫中。琚儿,不必为母后担心,先皇帝刚走,宫中不会有什么事的。只要你们都能在外面好好的,我也就放心了。”

卫皇后的脸色很坦然。云汐公主这一段时间一直在长乐候府陪伴姐姐,并不在宫中。太子走后,她就会关闭建章宫门,安心等候皇帝灵柩的到来。至于未来如何,那只是该有的宿命,现在多想无益。

“母后,父皇灵柩尚未归来,儿臣就此出走,在天下人眼中,岂不是大大的不孝?”

刘琚很想找一个理由留下。他明白母后的话只是为了骗自己放心,想到皇后孤独的迎接即将到来的困难局面,心伤欲碎。皇后的态度却是异常的坚决,她看了一眼跪在阶前的儿子,只说了最后一句话,就命令侍女关闭了宫门。

“琚儿,你要记住,先保得性命才能谈孝道。长安未定,就永远不要回来!”

建章宫庭院中那颗高大的桂树,终于落尽了最后的花瓣。泪流满面的太子刘琚在满地残屑中重重的磕了好几个头,起身走出来。外面兵甲齐备,忠心的拥护者们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走吧,出城!”

太子六军亲卫,有重新披挂中郎将甲胄的司马相如亲自统领。这位昔日名重当世的辞赋大家,拔出名剑“澡雪”,当先催马踏上了朱雀大街。而白衣玄刀的朴永烈则紧紧跟在太子身侧,贴身保护,直奔城门方向而去。

寥落秋风起,街上少行人。皇帝陛下驾崩的消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已经传遍长安城。就算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也都已经意识到,多年以来的安定局面,很可能要被打破了。在这个档口上,没有人会出来招惹麻烦。尤其是昨日在含元殿上亲眼目睹事情始末的许多人,更是命令手下紧紧关闭了府门,在暗中推测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

马蹄声敲打着街道,在这肃杀的气氛中,显得格外凝滞。太子六卫亲军并不多,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人。如果认真说起来,这些年轻侍卫并没有太强的战斗力,在平日里起到仪仗的作用反而多些。

空荡荡的街道,让许多人的心中升起不安。他们只是凭着一腔热血,来维护太子的安危。然而却都明白,即将开始的,有可能是一段极不寻常的征程。不久之后,朱雀大街尽头,已经可以遥遥望见南城门的方向。然而,全身中郎将盔甲的男子却勒住了战马。一片阴霾遮住眼眸,有刀剑的光芒令人心生寒意。

密密麻麻的骑兵队伍,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气挡住了通往城门的方向。为首的骑兵将军眼中带着冷笑,早已经在这儿等待多时。

“来者止步!此处不通。”

“太子殿下要出城,赶快让开!”

“末将奉尚书令大人之命,守卫此门。长安从现在开始已经戒严,任何人都不得出城,更不得妄动。奉劝你们,还是赶快从哪儿来再回哪儿去吧!”
首节 上一节 853/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