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847节


“殿下!且息怒,不可乱了分寸。皇帝陛下现在出巡在外,长安绝对不能出任何乱子。否则,很可能会影响太子殿下在皇帝心目中处理朝廷政务的能力啊!”

东方朔虽然智慧过人,但在当前的局面下,他也有些不太明白以尚书令刘屈牦为首的那些人为什么这么明目张胆地发起挑衅。按理说,就算是元召、卫青相继出事,可太子毕竟还是太子啊,和注定在不久将来继承皇位的人作对,这是何其不明智的行为。以刘屈牦的老奸巨猾,他这样做真是令人费解。

“这些日子,他们屡次在朝廷政务上故意刁难,也就罢了。针对我的一些流言蜚语,我也能容忍。可是却没想到,这次竟然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先是派人借故扰乱长乐塬,更于昨夜突袭安国侯府……如果因为太子的缘故而对这样的事都能无动于衷,那我宁愿不当这个太子,也绝对咽不下这口气!”

太子刘琚心情激荡。自从在不久之前那些不好的消息陆续传来,他也曾数次以各种理由去长乐候府探望过阿姐素汐公主。每次见到她一副幸福憧憬的样子,他的心中便说不出是怎样的滋味。虽然明白侯府上下人等都严密的封锁了消息,不让素汐公主和苏灵芝知道元召的事,但他却很清楚,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早晚有一天,阿姐会知晓一切。太子刘琚不敢去想,那时她会是如何的悲伤!

东方朔与司马相如几人互相摇头叹息。他们完全了解太子的心情,更明白他话中的决绝之意。但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在没有完全弄明白对手的最终目的之前,如果一旦判断错误,轻易的做出任何决定,都很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到那个时候,悔之晚矣!

“太子殿下,无论如何,且不可擅动刀兵啊!说不定有人就是故意如此,想要激怒殿下,从中达到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此不可不慎!”

司马相如自从长乐塬回来之后,又亲自派人去渭河上下探查过那件事的来龙去脉。确定那些所谓的盗贼与长乐塬根本就没有丝毫的关系。只是想要指出背后主使之人,却是非常困难。如果对方真的是想要借助这样的事来牵连上太子,那就更不可掉以轻心了。

其他几人与东方朔和司马相如是相同的意见,劝太子冷静下来,从长计议。刘琚深吸了几口气,勉强压抑住怒火。他抬头看到跟在最后面的长安令任宽时,又有些焦躁的问了一句。

“那个蓝田县令与中山侯到底是什么关系?”

“回太子殿下,中山侯刘屈牦正是蓝田县令景行的亲舅舅。他们这次擅自搜查安国侯府,是奉了刘屈牦的命令。”

任宽毫不隐瞒。既然这场斗争已经势不可免,他必须为太子和大家提供最准确的消息,也好做出清晰的判断。

“毫无疑问,这背后就是刘屈牦这只老狐狸在撑腰!太子殿下,诸位,我主张这次必须要狠狠的回击,绝对不能让元侯府上承担任何莫须有的罪名。对方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想要打击元侯势力这么简单。他们矛头所指的方向,恐怕是在太子啊!”

一直没有说话的司隶校尉终军抬起头来,眼中光芒闪烁。经过这么多年的查奸纠恶,见惯了这世间的魑魅魍魉,他比任何人都深深的了解,在权利的争斗中,没有做不到的恶,只有想象不到的恶!

虽然早就有这方面的猜测,但终军直言不讳地说出来,还是让在座的人都感到心惊肉跳。他们都很清楚刘屈牦是什么人。作为宗室中地位最高的朝廷重臣,依附在他背后的势力如果联合起来,将是一股十分可怕的力量。

太子刘琚精神一振。这正是他想听到的话。终军此人行事锐利无双,从来不畏权贵。元召在长安的时候,就对他极为赞赏。当此危难之际,果然露出锋芒。

“哼!中山侯自恃宗室老臣,与大宗正等人早就勾结在一起互为朋党。他们恐怕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怎样才能让太子殿下失去皇帝的信任。这背后的动机,可想而知。”

任宽随即接话。他也是个行事果决的人,很不赞成东方朔等人的持重。对方都已经露出獠牙了,如果还不立刻反击取得主动,难道要坐以待毙吗!

“确实如此!他们在朝堂上故意刁难,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我已经决定了,这次绝不退缩!诸卿既然不同意动用武力,那可有好的反击之策?”

太子刘琚击掌而起。他脸上的神情是从未有过的坚决。东方朔微微叹了口气,他倒不是胆怯退缩,而是疑惑于以刘屈牦为首的反对太子势力为何会突然变得这么有恃无恐?这让他心中很是不安。但太子既然不甘心忍受当前的屈辱,他们身为太子党的拥护者,当然是义不容辞要献计献策。

“殿下,对方想用阴谋诡计来达到目的,我们就决不能让他们如愿。殿下身为大汉帝国储君,理应光明正大用堂堂正正的手段来见招拆招。可在明日含元殿上,召那蓝田县令前来,当众责问安国侯府的事。到时候,臣等自然会在旁边助力,把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让所有臣民都明白其中的是非曲直,这些阴谋伎俩不攻自破……太子殿下当不必手下留情,该治什么罪,就治什么罪,谁也无话可说。就算是报到皇帝所在,相信陛下也自有公断。”

太子听东方朔说完,脸上现出喜色。其他几人也纷纷点头。这果然是最稳妥的法子。当即就决定下来,明日含元殿朝会议事,大家都提前做好准备,一定要打赢这场发生在朝堂上不亚于刀剑拼杀的战争。

不久之后,身在长安的蓝田令景行,便接到了来自博望苑太子亲自发出的命令,说是长安令任宽上奏章参他违反大汉律例,擅自入长安搜查抓人。让他明日上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明情况。

景行用冷冷的眼神看了一下身后被严密封锁的安国侯府。他心里很明白,围绕着这座侯府开始的一场严峻斗争,从现在起正式拉开了序幕。至于到底谁胜谁负,他心里并没有底。但作为这场战争的急先锋,不管他愿不愿意,已经无法避免。明日含元殿,对他最大的考验,即将来临。

景行吩咐手下人不可懈怠,继续看管好安国侯府。然后他直奔中山侯刘屈牦的府邸而来。大战来临,他必须要得到最有力的保证,才能奋不顾身的去尽力一搏。

好像早已经知道他会来,刘屈牦在后院厅堂里平静地等待着他。而且出乎景行的意料,在座的还有许多人,他们都以不同的神情看着这位年轻的蓝田县令走进来。然后,大汉尚书令刘屈牦命令不相干的人都退了出去,关上厅门,外面严密警戒。

在听完景行诉说的太子命令后,刘屈牦微微的笑了起来。他看着满脸疑惑打量四周人的景行,嘲讽的说道。

“咱们这位太子殿下也太自大了!他难道真的以为现在或者以后,这长安城就真的是他的天下了吗?”

“明天含元殿上,太子恐怕会亲自责问……如果太子势力来者不善,不知卑职却应该如何对答?”

景行低着头,有些担心的问了一句。在这样的场合,他当然不能再随便表露自己和刘屈牦的特殊关系。刘屈牦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在一边坐下。

“该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太子又怎么样?人证物证俱在,看他们还有何话说。”

“可是……那些东西如果仔细盘问起来,恐怕经不起推敲啊!”

“无妨。等到明日之后,就算这些罪证都是莫须有,也已经无关紧要了……呵呵!”

刘屈牦当众展开手中的一封密信,又看了一眼,高深莫测的笑了起来。

第七百九十章 上林伏兵

在许多重大事件发生之前,掌握先机至关重要。最近一段时间,一直通过秘密渠道与随着皇帝出巡的吾丘寿王等人保持随时联络的刘屈牦,现在的手中就有着长安任何人都不知道的绝密情报。

中山侯府,面对着许多双疑惑探寻的目光,刘屈牦收起了笑容。这个连太子都要尊称一声皇叔的老家伙,此刻心中的热血澎湃,不输于青春少年。

“把你们每个人所能召集的力量,都召集起来吧!也许会有大用。”

看到他的严肃神情,在座者面面相觑,大多都不太明白他这句话中的意思。

“尚书令大人,恕我等愚昧,在这长安城内,真的需要这样兴师动众吗?”

说话的人是暗地里早就投靠到这方势力中的南营将军,他最近这段日子心情很不痛快。因为他麾下的得力助手,也就是那位名叫郭昌的倒霉蛋,带着三千精锐的骑兵出去,糊里糊涂就掉了脑袋。这口气一直憋在心底,令人难以下咽。不过,当此刻察觉到刘屈牦话中流露出的危险气息后,他还是暗自感到有些吃惊。

他问的这句话,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大家之所以投奔到位高权重的中山侯门下,其实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各自的仕途着想。谁都知道,等到皇帝出巡归来,刘屈牦势必会成为朝堂上的第一人。等到那时候,大家跟在后面摇旗呐喊,锦上添花,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继续葆有荣华。

可是现在,看尚书令大人的意思,这是要有大动作呀!许多人心中也和那位南营将军一样,十分不安起来。

刘屈牦眯着眼睛,早已把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他在心中冷冷一笑,既然都是为了利益而来,那就必须在接下来的风云大潮中群策群力,替自己冲锋陷阵充当爪牙。谁也别想等着捡现成的果子吃。

“诸位,我想你们都已经听说了。几天之前,咱们的太子殿下亲自出马,为了维护长乐塬,竟然不惜大开杀戒,当众诛杀南营骑兵将士五十余人。这简直是骇人听闻之举!而明日的含元殿太子问政,眼前这位为了捉拿盗贼而不惜以身犯险的蓝田县令已经被责令前去。可想而知,他即将面临的将会是什么……。”

说到这儿,略微停顿。刘屈牦轻轻咳嗽一声,景行早已领会他的意思。连忙重新站起身来,面现慷慨之色大声说道。
首节 上一节 847/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