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776节


此时此刻,在这些满怀壮志豪情的人心里,恐怕谁也没有想到,繁华散尽,各奔东西后,下一次重新聚首,却不知道几人初心不改,又有几人喋血壮烈以殉家国!

“陛下改年号为元鼎,和今年的出巡是有一定关系吧?”

元召在踏雪回长安之前,长亭之中为他送别的董仲舒终于问出了他一直以来关心的一个问题。元召握住马的缰绳,笑着点了点头。

“皇帝此次出巡,北至朔方,东到大海,规模将十分浩大。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将去泰岳之巅,封禅天下!”

“原来如此!自秦始皇帝登泰山封禅以来,将近百年时光,这却是第一次呢。如此盛举,呵呵!可惜老夫却不能亲身参与了……。”

元召听出了董仲舒语气中的落寞和遗憾。他免不了劝解几句,心中有着淡淡的愧疚。因为自己的原因,这位具有天人之姿的儒学宗师级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已经被不可避免的严重削弱。他的最后这些年时光,将会在长安学院中被消磨殆尽,再也难以达到那样的高度了!

而且,就连封禅这样的大事,有关礼仪制度的制定,皇帝也并没有让这位当今儒宗第一人参与。而是把所有的筹备事宜,全权委托给了在学术上与前丞相公孙弘齐名的中大夫、左内史倪宽负责。

好在,董仲舒是个心胸旷达的人,不会多所纠结。天气虽然是新年过后,但这般的雪中,还是有些寒气逼人。元召不禁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这是谁在念叨我呢?呵呵!主父先生、老董、老赵……你们都回去吧,不必挂念。”

他一边说笑,一边翻身上马。诸事安排已毕,遂不再耽搁,自顶风冒雪,回长安去了。

“我的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啊……咳、咳、咳……他这一去,总感觉到心惊肉跳,会有什么事发生一般。唉!”

看到马上的背影逐渐被风雪吞没,强自坚持了许久的主父偃终于再也忍受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自去年冬天,他旧疾复发,已经数次咳血。只不过为了怕元召担心,几次见面都没有让他发觉。

董仲舒和赵禹搀扶着他慢慢往回走,有些担心的看着他苍白的面容。这些年的共同相处,他们虽然各自的身份地位不同,却早已经都莫逆于心,视为至交。

“其实,你应该让他知道的。元侯医术神通,说不定有办法替你祛除顽疾呢。”

“不要再让他分心了!自去年至今,风云瞬息万变。他始终处在风口浪尖儿上,一个闪失,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如今他又定下如此大计,未来更是凶险万分……咳、咳!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又怎么能加重他的忧虑呢?更何况,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我还能撑得住……咳、咳、咳!”

“唉!但愿如此吧。希望他此行顺利,平安归来。”

“都放心吧!不会有什么事的,这些年的大风大浪他都闯过来了,不过是随着皇帝巡视一趟而已……。”

风雪迷离,掩盖了三个人留下的足迹。虽然说着一些互相安慰的话语,但心底的真实想法,却如同压在枝头的积雪,沉甸甸的无法化解。

能够让大汉丞相、王朝双侯元召连打几个喷嚏的原因,当然是有人在此刻惦记着他,而且是不止一个人。

长安城外,雪花纷乱遮住眼眸,万般柔情青丝如黛。身披红色貂裘大氅的女子,安抚好已经熟睡的小公子,然后掀起四匹马所拉的双辕豪华马车垂帘,最后看了一眼飞雪飘乱中的长安城门。大队精锐的护卫骑士簇拥着马车,今日启程,她要先回东海了。

“……你要早些来哦!我会在东海之滨等你……陪你一起去看看给我们元朔儿留下的海外王国!”

前夜的数度缠绵中,她在他的耳边喃喃低语。

此生情根深种,她已经再也离不开他的温柔目光。这些年来,他虽然没有去过一次,但征鸿飞跃沧海,白云萦绕心怀,万里碧波上的千山万岛,无一不倾注了他的心血。她比谁都明白,他为了她有一处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究竟付出了多少!而今,他终于有机会要去看看了……每当想到这一点,她娇艳如桃花瓣的脸颊便滚烫滚烫的。

而在长安城内未央宫中,皇帝皱着眉头喝下熬制好的苦药,随手把沾着污血的丝帕扔到无人看见的角落。稍微平息片刻后,他看着大殿外的飞琼碎玉,若有所思的问了一句。

“丞相……他今日何在?”

“昨日出城去长乐塬封地,那会儿好像刚刚回来……陛下?”

“他倒是忙得很呐!哼!你们去跟他说,这场雪停七日之后,大队人马就要出发……朕已经等不及了!”

第七百二十一章 此去天涯

当时年少春衫薄,策马长安雨潇潇。

等闲不识君侯面,赢得满楼红袖招。

长安城的那场雪刚刚结束,随着第一声春雷过后,惊蛰节气万物复苏,绵绵丝雨不绝,许多民众都沉浸在喜悦中。

对于基本还是靠天吃饭的大汉朝子民们来说,老天爷的恩泽雨露能不能及时送到人间,可是太重要了。春天正是播种的季节,在这个关键时候的雨水多少,将直接决定着一年的农作物收成如何。

好在,今年老天爷很给面子。雪水刚刚融化,又送来了雨水。眼看着今年的春耕有了保障,不仅辛勤耕作的农民们高兴,就连别的各行各业也沾了光。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长安街市的店铺格外繁荣起来。

大汉皇都长安,这座世间最雄伟壮丽的城市,承袭了自大秦王朝以来的王霸之气,以其恢宏的气势屹立在神州大地上,吸引了九州四海无数来朝拜者的目光。汉朝数位先皇帝打下的良好基础,再加上最近十几年的飞速发展,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帝都名城,绝世无双!

长安城内的几条主要大街,在平日里都热闹非凡。尤其是东市,这里更是店铺林立,酒楼茶肆,百宝织工,甚至是青楼勾栏……各行各业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商谈,其中不乏来自西域、高丽、西南夷以及匈奴、北胡和西域更往西国家的许多商人们。

细雨朦胧,杨柳泛青,如此春色尚好的天气,长安城的子弟们自然耐不住寂寞,成群结队的出动。或者是纵马弯弓出城射猎,或者是流连酒肆醉生梦死,更有那风流公子去青楼寻欢作乐,倚红偎翠,不亦乐乎。

身为当朝尚书令中山侯刘屈牦公子的刘玄武,正是最好的年纪。这位跟着自己老爹从河间来到长安的贵公子意气风发骄傲的很。

他有值得骄傲的资本。虽然家族因为汉家制度的规定,到他父亲这一辈儿已经从中山靖王降格到了中山侯,但这并没有减弱他们家的富贵荣华。

从小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刘玄武,却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纨绔公子。通晓诗书,走马骑射,在宗室子弟当中,已经算得上是一流的人物了。再加上他富有心机,因此很得他老爹刘屈牦的看重,很多事都会与他商议。这一方面是为了自己有个好帮手,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锻炼这个儿子的处理政务能力,为将来接他的衣钵做好准备。

有这样的背景为依靠,来到长安不久,刘玄武的身边便聚集起了一大帮的追随者。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位小侯爷很快便成了长安城所有豪门纨绔子弟的总班头。

这几天他却接到一个重要任务。老爹刘屈牦让他招待好来自西域以西遥远国度的小王子一行。

这个国家的名字刘玄武倒是头一次听说,好像是叫做什么波斯国。距离长安非常遥远,听他们说,没有一万也有八千里。

刘玄武自然不明白波斯国的具体情况。不过老爹交代任务的时候态度很郑重,说是这个波斯国在西方是最强大的国家,国力强盛不说,打仗也非常厉害,那些骑兵彪悍英勇,都是些不要命的角色。他们这次主动派人前来,是要与东方大国来加强交往的。

几百人的庞大使团,大部分都是体型高大威猛的勇士。波斯王派出的特使是一位宗室亲王,名字叫做安东尼。并且让自己的一位小王子也跟着东来,以表达他们的诚意。波斯使团所携带的各类珍贵物产,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当今天子非常高兴,特地把这个接待的任务交给了尚书令刘屈牦,让他一定要招待好这些远来的客人。

如此重要的活动没有知会丞相而只让尚书令负责,头一次接受重大任务的中山侯刘屈牦暗自欣喜。虽然说皇帝的解释是丞相元召正在准备出巡事宜,不便再让他操心这些小事。但洞察人心的刘屈牦早已经从这其中嗅觉到了许多不同寻常的东西。
首节 上一节 776/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