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774节


元召躬身应命,深深低下头去,很好的掩饰了面容中所流露出来的淡淡哀伤。他知道,皇帝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已经答应了他的全部要求。而皇帝对他的唯一所求,是让他给他争取足够的时间,去看看这天下!

这样的要求,对于早已经看习惯了这位皇帝多少年来数十次外出巡游的长安民众来说,好像并没有什么值得感到大惊小怪的。然而,对于元召和极少数的知情者来说,这次皇帝出巡,却是一件比当前任何事都更加重要的任务。

于是,在接下来的整个冬天里,元召把即将开始税赋改制的前期准备工作,都交给了助手们去做。而他主要的精力,则放在了皇帝身上。

在草原、大漠和西域诸国都有着绝对影响力的大漠神墨云白,接到了来自长安的遥远指令,然后他一刻也不敢怠慢,亲自登上天山雪峰采摘到冰山雪莲,以八百里加急快马一刻不停的送到了长安来。这种极其珍稀的物种,元召希望可以用做药效成分后,也许会对皇帝的身体起到极大的稳定作用。

大汉皇帝陛下的真实身体状况,也只有他和这个国家的极少数核心人员能够知道。太医院的所有御医都闭上了嘴巴,不敢对外泄露一字。

就在这一年的除夕前夜,未央宫中,以皇帝的名义正式召开了一次盛大的宴会。所有的国家重臣,地方大吏,身份尊贵的宗室王侯以及域外番王们都应邀参加了。规模之大,可谓是盛况空前。

来自域外的这些番王,在长安已经待得够久了。秋去冬来,他们看遍了长安风云,也更加真切地了解到这个国家的令人可畏。虽然久离故国,难免心中各种复杂情绪。但在没有真正的落实好与汉朝交往关系之前,他们便没有人会自己离去。即便是汉家朝廷没有限制他们的行止,他们也绝对不会心生去意。

果然,在这次丰盛的皇家宴会上,传递出了非常令人振奋的消息。大汉王朝的皇帝陛下已经全权委托丞相元召负责一切与外国交往事宜。而这,却正是他们苦苦企盼想要达到的最好结果。

也正是在这次盛宴之后,所有在现场的人以及长安城内外的民众,都以目瞪口呆的神情观赏到了出现在未央宫上空的“神迹”。

无数璀璨的烟火在宫殿的最高处形成了坠落在人间的星河。那些闪烁着五颜六色的火花,第一次出现在这个世间,带来的果然是无比的震撼。

后宫中的嫔妃美人们,都争先恐后的涌出宫殿,神情激动的抬头看着这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夜空景色,雀跃地议论着,暂时忘却了那些宫闱之中的明争暗斗。

“素汐,这就是你口中所说的那种名叫烟花的东西吗?果然是……很漂亮啊!”

建章宫中的女子劫难过后,洗去岁月风尘,她的心境更加平和。当已经许久没有进宫来的女儿偎依在膝前,在大殿门口共同看着庭院中欢呼雀跃的云汐公主和宫女们时,她的嘴角浮现出淡淡的微笑。而温婉的素汐公主见母后心情甚好,她的心中也是格外欢畅。

“是的母后。元郎管这种东西叫做烟花……他曾经说过,现在大汉还没有那种能力利用起这许多有大用处的东西,但相信在将来一定会好好的借助于它们力量的。”

素汐公主的语气中有着无比的自豪,因为这样在世人眼中的“神迹”是她的夫君创造出来的。虽然最近与元召有些小脾气,但并不妨碍提到他时,眼睛里难以掩饰的爱慕神色。

其实不仅是她,就连苏灵芝对元召也有着小小的幽怨。这种情绪的由来,当然是因为那个据说是集东海钟灵毓秀于一身的小王子刘元朔。时至今日,大半个长安的人都知道他的来历,如果要说是她们姐妹两个还一无所知的话,那就显得太自欺欺人了。

早已经了解女儿心事的卫皇后,微微叹了口气,有些怜惜的轻抚着她的满头青丝,在这样的事情上,她也没有办法帮忙。

“你和灵芝不要对这些事看的太重,元哥儿他对你们的感情如何,相信你们自己都心中有数。你们都还年轻,往后的日子比树上的叶子还要稠密。该有的终归都会有的……再说了,这样的事情也急不来。”

听明白母后话外之意的素汐,一张俏脸涨得彤红。她和苏灵芝虽然不会和世间的平凡女子那样蛾眉善妒,但每当想起那个没有什么名份的淮南郡主不仅比她们早一步分走了元郎的半边心,而且如此天遂人意的为他诞下麟儿,心里终归是有些不舒服。

不过,在母后面前自然不便多说,怕扰乱她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情,连忙以其他的借口略过。当夜空中垂落的烟火终于逐渐消散的时候,素汐公主眼眸中有过略微的犹豫之后,终于还是低声对母后说出了她心中深藏已久的忧虑。

“元郎他……执意要去做那些事。我们都曾经苦苦劝告过他,可他没有听从,终究还是在朝堂上把他的那些改制主张公布了出来。虽然还没有正式地昭告天下,但只是这样透露出去的风声,就已经令外界沸沸扬扬,各种声音褒贬不一……而且更令人担心的是,据说那些牵扯到自身巨大利益的势力已经开始暗中联合,想要令元郎的这次计划彻底失败。母后,我好担心他啊……!”

素汐公主眼中的忧愁和害怕不再掩饰。相比起儿女私情的小情绪,这件有可能会令元召蒙受重大危险的事,才是她和苏灵芝经过深入了解之后而夙夜难眠的由来。

“他是一片为国为民之心,你们要多多支持才对啊!素汐,你和元哥儿自小相识这么多年来,难道还不了解吗?”

“母后!我自然知道他的胸襟。可是,人心善恶难辨,他纵然是想为世间苍生做更多的事……然而这一次不比往日……恐怕将来不久,天下大半权贵就将会以他为敌!”

“怎会到如此地步呢?!素汐,你是关心则乱了……他现在已经是最年轻的大汉丞相,位高权重,在朝堂上有众多的追随者,更与太子关系莫逆。何况,陛下也是会支持他的……。”

“母后!你内心深处真的是这样想的吗?!”

看着烟花散尽的夜空重新归于寥落,卫皇后蓦然低下头时,目光中遇到的是一双含着凄苦泪珠的清眸。夜风带着寒意扑进殿中来,她不禁收紧了抱住素汐公主的臂膀,嘴里喃喃低语道。

“不会的……不可能的……陛下他,绝对不会那样做……!”

“可是……他为什么要太子坐镇长安,而让元郎随驾出巡天下……这其中难道没有某种关系吗?”

卫皇后听着女儿的疑虑,她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把下颌抵在素汐的头顶,有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进入未央宫二十多年春秋,陪伴在君王之侧,她比谁都了解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但愿……是我们都想多了!”

第七百一十九章 未央落日

二十年前,如果要说起在大汉军中最著名的将军,必定要首先提起两个人的名字。那就是李广和程不识。那个时候,二人并称为当世名将,叱咤疆场,风云呼啸,那是他们的时代。

人生境遇本不同。没有人会预知自己的将来,就如同李广绝对不曾料到他会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一样,程不识也绝对没有想过,他的余生很难再有冲锋陷阵的机会,而只剩下黯淡无光。

程不识最后参加的战争,便是当年那一次著名的马邑之围。当数路大军皆无功而返后,五位领兵大将中,王恢被诛杀,韩安国也在不久后身死,李广镇守雁门关,公孙贺如旧,而程不识独自被召回长安,就此闲居了几年。

等到后来,皇帝又重新启用他,让他统领驻守在河东的地方兵马,用来防范中原腹地有不臣之心者。刚开始的几年,这些地方军队还是有些重要作用的,可是随着后来各地诸侯王因为“推恩令”被逐渐削弱,已经形不成反叛力量,他们的作用变得可有可无。朝廷既然不再重视,各种待遇也随之下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而再往后的几年,一次又一次从北方草原战场上传来的胜利消息,令以程不识为代表的这些地方驻守将军在无可奈何之余,更是在心中沉埋深深的失落感。

黑鹰军和赤火军的骄人战绩,令人只剩下仰视的份儿。就算是心中不服气,也不可能有机会和他们较量一番。也许朝廷只需要这两支最精锐的部队经略四方就足够了。剩下的,只是守家犬尔!

说心中没有抱怨,那是假的。但既然身为大汉的将士,便要无条件服从朝廷和皇帝陛下的命令。如果今生无缘再上战场,那么便好好守护这大地山河的平静,别无他想。

只不过,想要平静,似乎也很难得。不久之前,一个忽然传来的消息,在很多军中将士的心里激起波澜。

朝廷的执政者要对很多方面进行变革了,这其中就包括大汉军队的改制。许多人的命运很可能会就此发生巨大的改变。

虽然还没有得到最后的确定,但所有人都宁愿相信,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两个月前北军大营的遭遇,似乎下场将并不会太妙。这是一个危险的预兆,或者说是一个标志。事关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没有人会不关心。包括将军们。

根据传言,想要勒兵进长安的北军将校,都被全部解除了武装,现在还遭受着隔离和监禁。虽然没有人敢相信他们会被全部处死,但也不会有人乐观地认为,他们会被彻底赦免而不受惩罚。

人心最怕的,恐怕就是这种得不到确认来源的流言了。不管是因为某些势力怎样有目的的引导,还是原本就深藏在心中的不满终于寻找到了一个可以发泄的借口。许许多多暗中的情绪,开始酝酿。

就连北军大营这样曾经作为天子六师的军队,也会沦落到一个如此的下场。那么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听说那位威权甚重的年轻丞相此番改制的重头戏就是赋税和军队,那么不久之后在大汉军中会有剧烈的变动,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
首节 上一节 774/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