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755节


听到元召这样反问,皇帝不仅没有感到奇怪,反而在心里暗赞了一句“这小子果然聪明啊……只是可惜,为了社稷安稳,却不得不狠狠的打击他一次。”

“事到如今,朕也不妨明白的告诉你们。元召,你授意卫青千里迢迢从草原赶回来声援太子,这其实却是害了他!刚才许式和江充出殿时,分别带着朕两道不同内容的旨意……元召,你明白了吗?”

皇帝紧紧盯着不远处年轻人的眼睛,似乎想要了解他的真实想法。而元召则随意点了点头,像是早就猜到了皇帝的安排。

“如果臣所料不错,陛下的两道旨意,对于长平侯来说,一念生,一念死尔……!”

“哈哈哈!小子聪明。果然,生死就在其一念之间!如果卫青选择错了,今日不仅他会死,你和太子会死……更有许许多多的人也会死的!这个结果,你能猜到吗?”

平平淡淡的话语,如同寻常人的交谈。但出自皇帝的口中,却无形中制定了生死大限!元召苦笑着摇了摇头。

“陛下,臣只是一个凡人,世间事哪里能都猜的到呢!许多事,可以猜到开始,却难以猜知结局……世事艰难,人心多变,本就如此。”

“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不过,今天的结局你不用猜,不必等太久,就会知道结果的……朕希望,到时候你们不要太绝望!”

皇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他们简短的交谈话音还未落地,那位一刻钟之前出去宣旨的太监总管就急匆匆的跑了进来。不过,他带来的,并不是稳操胜券的皇帝所想,而是一场出乎意料的变故!

听完许式急声禀报的皇帝刘彻,不顾腿脚的不灵便,手扶御案猛的站了起来。他感觉到天子无上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衅。原先并不太强烈的杀机袭上心头。他,真的要杀人了!

太子刘琚低下头,忍不住泪已盈眶。他把无限的情绪深深的埋藏在心底。自己何其有幸,此生能够得到元召这样的朋友,又能够有卫青舅舅这样的亲人,就算是受到再大的委屈,也无憾了。

第六百九十九章 封喉之刃

十年之前,大汉军中可称为当世名将者,也不过李广、程不识、韩安国等寥寥数人而已。然而,随着与周围几个国家发生的战争以及与匈奴战争的不断升级,有大批年轻将士在烽火中成长起来。到今天为止,有名将之姿者,凡数十人还不止。

尤其是在黑鹰军中,除去主将长平侯卫青不算,自麾下首将平阳候曹襄起,已经因功封侯的“公孙双雄”、苏建、周霸等这些人,尽皆英勇无敌,在平灭匈奴之战中,都立下了不朽功勋。

与其余那些出身于军伍之中凭着自己的勇敢和军事能力脱颖而出的将军不同,刚过而立之年的平阳侯曹襄,可是正儿八经开国元勋之后,身份贵重,非比寻常。

高祖皇帝剪灭群雄开国奠基之后,大肆分封功臣。在将星如云谋臣如雨的开国功臣中,以萧何功劳第一,而曹参次之。这是何等的荣耀!

而在随后的岁月里,选择了低调隐忍的曹家,虽然在世间人眼中似乎比不上其余几个顶尖儿勋贵家族显赫,但实际上,曹家所隐藏的实力非常厉害。这也是高祖皇帝临终之时,吕后问政,帝言大汉丞相萧何之后继曹参的由来。

实际上,在汉王朝最初几十年里,曹家对朝廷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只可惜,人无百日好,花无千日红。随着政局演变,曹家势力也终于逐渐走向式微。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曹襄这位嫡系子孙从小表现出优秀的特质,而被寄以家族重新振兴希望时,他的身上便被赋予了沉重的使命。

一个庞大的家族想要重现荣光,就必须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一些昔日的同袍情谊似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含元殿宫门外,当着诸位大臣们的面,站在高阶上的大太监总管许式大声宣读皇帝旨意,令回长安的长平侯卫青宫门献俘之后,立即整军奔赴朔方,以大将军的身份统辖塞上三城,震慑长城内外,接旨后马上启程,不得延误!

宫门广场很宽阔,风猎猎吹动大汉龙旗,宫阙连绵次第。甲士威武雄壮,将军百战归来,血迹犹未干。在无数目光注视下,并不曾卸去甲胄的卫青神色默然的听完皇王圣旨后,却没有立刻拜倒接旨。他抬起头,只淡淡的说了一句。

“青虽为将军,亦是朝臣,国有大事,不敢疏忽无视。请回复天子,愿进殿听政。”

一语既罢,在场者皆惊。简单的语气中,虽无杀伐气,却有金戈声。在皇帝圣旨面前敢如此当众表达不同意见者,已经犯了抗旨不遵之罪。 而且,卫青的言外之意,只要不是傻子,都听的明白。

“卫将军,怎么……你要抗旨吗?”

太监总管许式的话音很冷。他的身份与大将军比起来虽然甚是低微,但此刻手捧圣旨,气势却又不同。

一起跟着出来的李广、窦婴、司马相如等人心中都有些紧张,殿内元召危在旦夕,殿外卫青如果应对不善,后果更难预料。然而,面对咄咄逼人的传旨者,卫青只是摇了摇头,却什么也没有说。大将军的胸襟,岂能与竖人一般见识。他想要的只是皇帝的一个态度而已。

被如此轻视,许式心中恼怒。他与身边的江充对视一眼,然后稍微退后半步,准备看好戏。绣衣卫指挥使大人早已经等不及了,他心里恨不得卫青抗旨呢。见其果然如此,不由得暗喜。当即使个眼色,手下绣衣卫士全神戒备。江充一抖披风,掌中高高举起黄绫段镶边的天子谕旨,高声大喝。

“陛下有旨,如长平侯卫青有违所望,立即拿下,打入天牢问罪!敢抗命者,杀无赦!”

自从这位最近异常嚣张的绣衣卫指挥使站出来,便有许多人意识到了什么。等到他一开口,便知大事不妙。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皇帝会提前设下这样一道旨意。这就是要卫青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江充话音刚落,早就准备好的十几名手下奔下台阶,就要拿人。威震草原大漠的大将军又怎么样?进了这里,转眼成天子钦犯,戴罪之身,便是龙也得盘着,是虎也得卧着,反抗不得!

刀锋闪亮,霎时出鞘!二十几名黑鹰军亲随围绕大将军,列开阵势,虎视眈眈。大有敢上前来者立斩不饶之势。无需命令,事起突然,千百次战场的浴血冲杀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以自己的生命保护大将军安全,这些忠诚的军中亲随完全是条件使然,这是他们的使命!

“呵呵!含元殿外公然亮刀抗命,这是要造反啊!陛下旨意说的明白,抗命者,可杀无赦!卫青,你真的以为黑鹰军是你家的了吗!”

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中,卫青神色不变,既没有阻止麾下亲军的举动,也没有理会绣衣卫的威胁。抬头扫视了一眼宫门口台阶高处观望的一众大臣,声音中不带丝毫惧意。

“卫青问心无愧。唯求入殿面君。诸位大臣可做见证。”

“陛下没说要见你。旨意让你马上率军回去!抗命即死……明白没有啊?还有你们这些人,何苦为了一个马上要死的人卖命呢?还不马上放下刀剑减轻罪过!”

太监许式尖利的嗓音让人听了很不舒服。卫青垂下眼帘,一言不发。身后拔刀在手的骁果将军黄涛早已怒意填膺忍耐不住,振臂大呼道。

“我辈男儿,军中但知将军令,其余非所闻也!大将军平灭匈奴,功勋盖世,岂能无故加罪与身……虽圣命,我等也绝不服从!”

其余将士也尽皆面带不平之色,无一人退后半步。大臣们面面相觑,看着绣衣卫和黑鹰军士卒针锋相对的场面,都感觉到有些荒谬。大汉朝什么时候出现过这样的事啊!如果一会儿真的在未央宫中因此而流血,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就在这僵持中,忽听那大太监许式怪笑一声,朝着下面喊了一句:“效命的时候到了!还不速速拿下卫青,等待何时!”

随着他凌厉目光所至,一把长刀冷冽如冰,已经横在了长平侯大将军卫青的肩头。有人叹息一声,无奈中夹杂着万般情绪。

“大将军,你……还是俯首认罪吧!”

变起突然,在周围人的低低惊呼中,与卫青离得最近的苏建怒声大喝:“曹襄!你想干什么?”

平阳侯曹襄,这位曹家的千里驹脸上闪过一丝愧疚之意,多年袍泽情谊共同浴血杀场的经历,也许随着自己的这次选择,都将付与流水。但想到家族的责任,他的心志马上坚定起来。刀锋推进了几寸,声音中已经带了无限冷意。

“圣意难违……得罪了!”
首节 上一节 755/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