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741节


已经担任太子宫文学博士多年的严安,沉重的点了点头。他本来并不想在这样的时刻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过看到所有人一副没有头绪的样子,终于忍耐不住,说出了他猜想到的事实。

“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应该就是这样了。殿下应该很清楚,皇帝陛下等待的是什么?他不可能在你去数次求见的情况下,没有理由的避而不见!这一定是有人从中作梗……皇帝也许并不知道建章宫和博望苑中发生的事啊!”

一句话提醒梦中人。太子刘琚心中大震,严安说的没有错。皇帝在前段时间对他态度冷淡的原因,不就是因为他迟迟没有做出应有的态度吗?父皇一直在等着自己去低头认错,然后服从他的意志去削弱元召的势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听到自己的求见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

“一定就是这样了!虽然尚不能确定背后是谁人主使,江充之辈绝对脱不了干系!哼!既然如此,我绝不能让父皇受奸人蒙蔽,更不会坐以待毙!”

“太子殿下意欲何为?”

“召集人手,清君侧,诛杀逆贼,还吾清白!”

“这……万万不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最好是去知会几位朝中大臣,也许有更稳妥解决办法……。”

“我意已决!不杀此辈屑小,难消心头之恨!”

往往有些时候,老虎、狮子也许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是,绵羊一旦惹怒了,很可能比孤狼还要狠!

想起这些日子所受到的屈辱,又想起在萧瑟寒风中母后跪在湖边求情的身影,太子刘琚眼中浮现出冷冷杀意。他也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上过沙场,随军征战过四方。一旦决定了某件事,便绝不会再犹豫。

感受到他语气中的坚定,知道再劝说无益。严安暗自叹了口气。他并不希望看到太子用这样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只不过,在这样的时刻,自己无能为力。

“如果元侯在此,他会怎么做呢……?”

当初正是因为听从元召的劝告才入东宫幕府的严安,心中忽然冒起这样的念头。只不过,他猜不到答案。

太子刘琚和他的属官们做出决定后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绣衣卫指挥使江充就得知了全部情况。看着手中的密报,他冷冷的笑了。未央宫中所有的一切,甚至长安城内外的大局,尽在掌握中!这绝不是夸大其词,而是他精心谋划的结果。

谁能够想得到,绣衣卫的势力在短短的时间内,会膨胀到一个令人惊叹的地步呢!也许只有等到它真正展现实力的时候,所有人才会震惊的发现,他江充才是真正的天纵之才!

“好啊,很好!等的就是这一天呢。这招投石惊鸟之计还是很管用的嘛!呵呵……只要你们敢在长安城内动用刀兵,那就真的是谋反大罪了!触犯了这一条大忌,就算你是太子,也将死无葬身之地矣!哈哈哈!”

第六百八十六章 烟笼长安

长安城的繁华夜色,随着季节转换寒意渐增,而不可避免的消减许多。更因为最近以来的紧张气氛,大多数民众天黑以后便很少再出门上街,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朝廷和皇家的那些事,距离他们有些遥远。虽然说是在天子脚下沐浴君恩,但这位高高在上的天子,亲眼见过的人毕竟少之又少。与其说是皇恩浩荡,倒不如直接说这是一个王朝威严的象征。

盛世来临,四海平静。如果要问起随便一个长安民众心中最盼望的事是什么?那么得到的回答一定是,保持安稳,别乱折腾!

没有人喜欢风烟再起剑影刀光,就像没有人喜欢杀戮和鲜血一样。当前的局面来之不易,大家都很珍惜。

然而,世间事往往事与愿违。想要极力避免的,反而在不经意间就会忽然降临,以一种料想不到的方式,惊醒尘梦……!

渭水生潮,烟笼长安,苍凉的夜色中,有雾气弥漫,遮蔽了月光和星光。这本来是一个普通的夜晚,平淡无奇。却因为正在酝酿和即将发生的一次重大事件而被史书所铭记。

有许多人并没有入睡。他们身份不同杂处百业,却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被陆续聚集起来,为即将等来的命令而做好准备。

这是一股庞大的力量。其中的许多组织者已经得到明确的指令,让他们密切注意来自太子宫殿方向的动静。无数双潜伏在黑暗中的眼睛,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情等待着。不管是生或者是死,都是他们的宿命。

紧紧关闭着大门的博望苑内,高墙遮挡住了一切,外面的人自然看不到这里的灯火通明。一次紧急动员和组织起来的行动,已经做好全部准备,箭在弦上,只待激发!

大汉制度,太子可以有自己的亲军,虽然规定了严格的数量和装备,不能僭越。但只凭着这股力量,想去做自己想做的某些事,在现在的太子刘琚看来,已经足够了。

不管是怀着怎样想法的人,也不管是最开始怎样极力的反对,最终所有东宫的属从还是统一了意见,同意了太子亲自作出的决定。

“这次……我就是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和胆略,让所有的人都看看,到底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王朝继承者!……父皇,元哥儿,希望你们也能够看到……。”

穿了一件软甲的太子站在宫殿台阶上,在大批东宫侍卫们的簇拥中,平静的看着听候他命令的几百亲军,无人知道,他心中激荡的是怎样的慷慨与波澜。

只要今夜的突袭行动能够成功,捉住江充和其余的那几个佞臣,逼问出他们如此作恶的目的何在……那么当前面临的一切困局都将迎刃而解。自己的父皇绝对不是一个糊涂蛋,只要自己掌握了主动权,他一定会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自己也心甘情愿。

自以为已经想明白一切前因后果的太子,心中有着巨大的自信。他再次看了看刀甲齐备的手下亲军们,满意的暗自点了点头。今夜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绣衣卫所又怎么能想得到会受到突然的打击呢!

“太子殿下,真的决定这么做了吗?”

“是的!扫除祸乱之源、肃清宫禁,只在今夜!”

受到亲军气势鼓舞的刘琚坚定的点了点头。想当初随着元召渡海东征和远涉西域的时候,他就已经无比羡慕那种指挥千军万马气势如虹的场面。只是可惜身为太子,一直没有那样的机会而已。今夜率领着几百亲军行动,虽然没有那样的阵势,但如果真的能够打一场漂亮仗,也已经足慰平生了。

“好吧……既然如此,我等就恭祝殿下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一定要记得,如果发觉事不可为,要及时收手,避免招致更大的灾祸啊!”

以太子少傅石德为首,以及严安等所有的博望苑属官们暂时压下心中的担忧,一起躬身为礼,为太子此去壮行。

在这些文人的情怀中,还是非常盼望着太子能够成功的。以太子的身份,本来是不应该亲身历险的。但一个行事果断雷厉风行的太子,才是最有资格继承这个伟大王朝的接班人。如果不是他们手无缚鸡之力,也一定会慷慨追随去,为国除奸邪。

该交代的已经都交代清楚,不必再多说。也许在太子刘琚的心中,并没有多想过如果失败会有怎样的严重后果!偶尔掠过心头的也只是,如果万一自己的计划不能成功,大不了会受到父皇更严重一些的惩罚罢了……。

宫门悄悄的开启了。借着夜雾的掩护,几百甲士鱼贯而出,然后迅速隐没在黑暗之中。最后出来的高丽少年,回头望了一眼又重新关闭的宫门,然后在距离太子身影丈余之内飘身而行。怀中的玄刀被雾气沁凉,如同他心中平静如水。武功已臻化境的朴永烈,他并不在意太子行动的成败。他的任务只有一个,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护好太子的安全,使其毫发无伤。师父元召曾经交代的这个任务,他一直牢记在心中,从来都没有敢忘记。

博望苑在未央宫的东北角方向,而绣衣卫所的位置,是在朱雀门一侧。两者相隔并不远,穿过一条东西巷,然后转入朱雀大街,不过四五里路程,转眼即到。

太子刘琚佩上了宝剑,虽然根本就不会轮到他亲自出手砍人,但他还是全副武装了起来。虽然长街上没有灯光,夜空中也看不到星月,这些街巷早已经熟悉无比,轻车熟路间,已经可以看到朱雀门那边的宫灯高悬,目的地赫然在望。

“传我命令!杀进绣衣卫所之后,不必乱杀无辜。可直取江充和那几个助纣为虐之徒。不管是生是死,务必不能让他们逃了!”

黑暗之中, 在朱雀门几百米之外,所有的太子亲军连同侍卫,都接收到了来自太子亲口说出的命令。刀剑出鞘,轻甲生寒,所有人都暗暗的轻声允诺。然后在下一刻,刀光划破迷雾,几个身手矫健的侍卫首先发难,迅速控制住了守卫宫门的羽林军。

随后,几百甲士直扑距离朱雀门不远处的绣衣卫所,这是他们今夜的首要目标。只要把这里控制住了,抓住那几个目标人物,那么就一切都好办了。
首节 上一节 741/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