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740节


韩悦大吃一惊。他绝对没有想到,竟然有人在宫中敢对羽林军出手,而且一出手就是杀招。很明显,这是要一刀取自己的性命啊!

要说起来,这位安道侯的爵位,虽然有一大部分是仰仗了父辈的余荫,但他自己也曾经在塞外冲锋陷阵,立下过功劳。弓马娴熟,刀法凌厉。寻常高手根本近不得他的身。

不过,他今天遇到的,却不是普通的高手。这位高丽少年,以刻苦之姿,拜在元召门下勤学苦练,再加上他先前从“玄刀神”处学得的精妙刀法,融会贯通之下,早已经是世间绝顶的刀客。遇到这样的人物,韩悦只能怨自己倒霉了。

几乎连剑都没有机会拔出来,那把刀已经到了面前,感受到死亡的威胁,韩悦亡魂大冒。根本就来不及多想,活命的本能使他超常发挥,如铁塔般的身子直接后仰,躲过了刀锋,“咕咚”一声跌在地上,震得连宫殿似乎都晃了晃。一口老血险些喷出来。

还没有等到这个倒霉蛋起身呢,那个飘逸的身影收回刀势,身在半空转折下落,然后一脚重重的踩在韩悦的胸膛上。虽然有掩心镜的保护,他却感觉到好像被一块千钧巨石砸中了一般,翻滚的气血再也忍受不住,从口中喷涌而出,染红了甲胄。

“殿下让你让开呀!你没长耳朵还是没长眼睛呢?滚吧!”

居高临下俯视着满脸痛苦之色羽林军将军的朴永烈,随便一脚,像踢一堆破烂一般,安道侯韩悦便滚到了台阶儿下,几个心腹士卒连忙把他搀扶起来,他喘着粗气,咬牙切齿。

“你、你们……等着啊!早晚有一天……我韩悦要讨回这口气来……!”

没说了几句,羞愤之下,又喷出几口血来,显然受伤不轻。

白衣玄刀的身影傲然而立,四周尽管是剑拔弩张,他却毫不在意。轻蔑的眼神扫视而过,被他的气势所震,所有羽林军竟然没有敢稍动者。然后,少年对太子刘琚点了点头。

“殿下,现在可以进去了。”

东宫的随从们簇拥着太子蜂拥而入。迎面抬头,却正遇到绣衣卫指挥使江充率领着手下,气势汹汹自殿内搜查而出。

冤家路窄,狭路相逢。这,也许正是宿命的安排!

第六百八十五章 剑拔弩张

最先得知太子宫发生异常情形的是长安府衙。得到巡城者来报,说是绣衣卫会同羽林军搜查了在未央宫东北角的博望苑,长安令任宽大吃一惊,他马上就察觉到了这件事情有可能引发的严重性。

长安令虽然品级不算高,但权限极大。任宽并没有犹豫,立刻带人去探个究竟。这样吉凶难测的事,身为臣子本来是应该选择回避的。在这个节骨眼上,有多远躲多远才是明哲保身之道。但这位正直的人不仅不躲避,反而知难而上,企图寻求一个化解矛盾的妥善办法。而这,也正是现在长安许多忠正之臣目光关注所在。

不过,当他赶到博望苑的时候,却吃了一个闭门羹。太子宫大门紧闭,任何人都不得入内。搜查的人看样子刚走不久,博望苑内外一片狼籍。

任宽沉默了片刻,忧心忡忡。他有些想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发展到了今天的地步?未央宫中的混乱已经让人担心,而现在又蔓延到了博望苑,究竟皇帝陛下心中是怎样想的,现在谁也不知道。

而结合属下们最新打探来的全面消息,更是让他心中惊惧不已。原来刚刚在太子宫门口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台阶上犹存的血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太子殿下,在这个关键时刻,你可千万不能冲动,做出不计后果的事来啊!”

长安令在心中默念,萧瑟的风中,又抬头看了看紧闭的宫门,无奈掉头而去。不过他并没有回府衙,而是直奔长安西门将军署而来。

负责镇守长安西门的任安,却正是他的胞弟。在这个乱象横生的时刻,任宽有一些念头,很想与任安交代一下。

不久之后,两人见面。一身戎装甲胄的任安虽然在军中名声不显,但既然能够身担守卫永安门的重任,也自有其过人之处。

任宽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他并没有时间和其弟任安多说废话,之所以急着赶来,只不过是想叮嘱他一句话而已。

“长安局势,扑朔迷离。尔身担守城重任,一定要尽职尽责……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审时度势,分清轻重缓急……切记!切记!”

此时的任安,还并不十分懂得自己这位兄长话中的深意。但他素来信服任宽的眼光,虽然这话说的没头没脑令人疑惑,他却没有详细追问,只是郑重点头,记在心中。

其实,他的疑惑并不会持续多久。不用等到明天,任安就将会无比佩服兄长对重大事件的预见性。长安大乱之夜,城西永安门和北城的武胜门正是最重要的关键所在。而镇守西城门的任安,也将迎来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生死选择!

西风渐寒,博望苑中曾经繁荣茂盛的各种花木逐渐凋零。无论是怎样的名贵非凡,也难以抵挡寒意的欺凌。宫殿之内,各种书籍珍玩扔了满地,显得凌乱不堪。不过,这不是绣衣卫搜查所致,而是怒火填膺的太子殿下大发脾气而造成的。

所有的东宫属官以及那些教授博士们有些沉默的站在殿中,看着一向儒雅有礼性格温和的太子刘琚做出有违平日的举动,不仅没有感到奇怪,反而目光中都流露出同样的愤慨。

“殿下,这一次去求见皇帝陛下,难道还是连一句话都没有传递出来吗?”

太子少傅石德苦着一张老脸,紧紧的皱着眉头。他早些年曾经在朝中担任过大司农一职,虽然朝政敏感性不高,但也能够清楚的觉察出,近来所遭受的种种不利,对太子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

太子刘琚停住了来回焦躁不安的脚步,转过身面对着所有人焦急的目光。他有些苦涩的摇了摇头。

“没有……烟波殿里的父皇,也许正在气头上。等稍待几天……。”

“殿下!此事万万拖延不得啊!”

没有等他说完,已经有人急声反对。现在的形势已经不比前些日子,自从绣衣卫开始追查所谓的“蛊惑之源”以来,数百人在短短的时间内为之丧命。宫中流言四起,人心惶惶。而在这样的情形下,又在建章宫和博望苑中相继搜查出那些来历不明之物,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果呈送到皇帝面前,而太子不立即前去申辩,做出明确解释的话,后果可真的就难以预测了!

“是啊!太子殿下,世间最怕的不是对错,而是猜疑……可千万不能让皇帝陛下从中起了什么误会呀!”

“事急矣!要赶快另想办法才是……。”

“太子!不能再犹豫不决了。否则等到大祸临头,悔之晚矣!”

一片议论声中,都是焦躁不安。太子刘琚感觉到脑袋有些疼,他使劲顿了顿足,大声问道。

“那……如今究竟要怎么办才好?!诸卿有何良策?”

议论暂时停了下来。又是良久的沉默过后,终于有人开口了。

“殿下,两个时辰之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切,已经足以表明,宫廷内外那些觊觎太子地位的势力,现在开始出手了!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太子殿下!那绣衣卫指挥使何其猖狂,竟然以天子剑相威胁……从宫中带走的那些东西,来历不明,如果是他们受人指使,行栽赃陷害之事,然后再到皇帝面前去挑拨些什么……殿下请想,我们马上面临的会是什么呢?”

一片寂静,都是倒吸冷气的声音。东宫的人也不全都是书生意气,自然有头脑睿智的人存在,这一番分析,果然是令人吃惊非浅。

“而且,最可怕的还不只如此!太子殿下今日已经连续三次去求见皇帝,可是没有得到只言片字的回音。这其中难道没有可疑之处吗?诸位都是熟读史书之人,可不要忘了,当年秦始皇帝病困沙丘,逆贼赵高隔绝内外,致使随行大臣不知真实情况……然后才会有矫诏杀太子扶苏之事啊!前车之鉴不远,难道不值得戒惧吗?!”

“严卿所言,果然如此!难道……烟波殿内也有这样的逆贼?”
首节 上一节 740/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