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707节


“此乃含元殿,大汉王朝的核心所在,皇帝陛下不在的情况下,岂能任意作出什么胡乱裁决?更何况,太子殿下在此,什么时候时候需要劳动皇太后的圣体操劳,出来主持大局的?哼!真是胡闹,传扬出去,让那些身在长安的外邦番王们知道,岂不令他们嗤笑?成体体统!”

明哲保身的这只老乌龟竟然主动站出来表明态度,而且言辞如此犀利。不由得令人大吃一惊。都转过头来看向他时,这才发现,此刻的公孙弘,一改往日的形象,眼角光芒闪烁,流露出刀剑之意!

“公孙丞相,我想你是老糊涂了吧?当今天下,身份最尊贵的,除了皇帝陛下,难道不是皇太后吗?她既然身在含元殿,自然应当住持大政,此乃天经地义之事也!”

张汤不屑一顾的看着公孙弘,出言讽刺。如果说对于元召他心中还有几分忌惮的话,那么这个老匹夫公孙弘,他是一点儿都不放在眼里的。

然而,张汤想错了。一直人畜无害的老匹夫,也许心中恰恰蜷伏着一头猛虎。它已经熟睡了很多年,当真正醒来的时候,当择人而噬,以报夙愿!

身在皇太后阵营的尚书常侍严助和朱买臣站在一起,他并没有认真去听韦吉的那些所谓罪状。严助作为当年受元召提携才脱颖而出的年轻才俊,其实在内心深处,对这位著名侯爷一直是又嫉妒又惧怕。

曾几何时,意气风发的严助也曾经追随在元召的身后,想要去干出许多轰轰烈烈的大事。然而后来,他终于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人间的富贵和权势,成为了他毕生追逐的目标。

当然,之所以有今天的结果,与皇帝对他的信任和倚重是分不开的。那位年轻侯爷能做到的事,自己为什么就不可以呢?严助也是文武全才的人,胸中的野心一旦蓬勃,从此再也难以抑制。他的目标就是,超越元召,成为王朝最重要的干城之臣。

等到今日,严助终于公开站到了元召的敌对阵营中。他从来就不相信,元召是那么容易就被打倒的。因此,在这段殿前交锋的时间里,他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元召的方向,密切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想要发现对方会有什么潜藏的厉害杀招。

蓦然,严助发现元召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莫名其妙的笑意,然后目光撇了一眼正神态激昂的御史大夫一眼。严助心中一惊,因为他有一种错觉,元召的目光所及之处,像是在看一个死人!

察觉到异常的严助正要与身边的朱买臣低语几句,不料,丞相公孙弘发声了。而且,是严厉的回击!

“张汤,你身为御史大夫,朝廷三公之一,深受皇恩,本应该公忠体国,在这些国政大事上,以社稷为重。然而,看看你现在的所作所为,只是一个为了自己的私心而枉顾大义的政客而已!哼!在老夫看来,你并不是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而是故意如此混淆视听,以达到自己阴暗目的吧!”

含元殿上上下下,一片鸦雀无声。谁也没有料到,丞相公孙弘就在这种情况下,突然爆发了。他威严的站在那里,须发苍白不怒自威,正气凛然脱口而出的话,可谓是字字诛心。

张汤的脸一下子就红了,然后又白,瞬息之间又变为铁青色。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公孙弘吗?又惊又愣,竟然忘了立即反唇相讥。公孙弘却不管他,既然已经开始,那就绝对不能容情。不管是为了报答元召,还是他自己的身后名声,亦或是为了这个大汉王朝,他要抱此残躯,开始战斗!

“吾公孙弘既然身为大汉丞相,百官之首,在其位,谋其政,今日吾在此立下誓言,誓死护卫皇帝陛下早就制定好的国体制度。那就是,天子有恙,自有太子监国!如有其他,皆为乱议也!”

声音回荡在大殿中央,老而豪迈,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丞相大人,廷尉府所调查的罪证,在你口里怎么就成了胡乱裁决了呢?如此当殿包庇元召,岂能服众……?”

廷尉韦吉也憋了一肚子气,见张汤没有立即回应,他大声质问公孙弘,却没等说完呢,早听到这位老丞相一声怒喝。

“韦吉!闭嘴吧!既然你已经跳出来了,那么就从你开始……老夫手里也有一些罪状,你们这些人,都跑不了。尤其是你韦吉,身为大汉廷尉,执掌最高律法机构,却知法犯法,草菅人命,制造下无数的冤案……难道午夜昧心自问,你就不怕那些冤魂来追魂索命吗?”

公孙弘一边说着,一边从旁边人手里接过早就准备好的厚厚一沓罪状,他冷冷的笑着,随手翻了翻,抽出其中的一份。扔到满脸羞愤的廷尉面前。

“自己好好看看吧!不要以为自己做过的事,就没有人知道。这天地之间,自有公道所在……韦吉,这里面不论哪一条,按照大汉律例来说,都足以抄家灭族了!”

这是什么情况?包括皇太后、太子在内,大殿里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想要看个端倪。却只见韦吉惊疑不定的伸手捡起来,略微看了几眼,神色忽然大变,像是见鬼似的,猛地扔到地上,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神情用手指着公孙弘,声调都变了。

“这些供词是从哪里来的……你、你……这不是真的!这都是诬陷……皇太后,您要给臣做主啊!”

张汤看到韦吉词不达意,一副吓傻了的样子,跪到殿前台阶下拼命的磕头,他也是吃惊匪浅。正要喝问那是什么鬼东西。公孙弘冷峻的目光已经转到了他的脸上。

“御史大夫大人,不要着急嘛!这一份是你的……看看吧。”

丞相公孙弘随手抛出第二份的时候。元召对太子点了点头,满脸惊喜的太子刘琚看到大殿门外环兵而列,杀气凛然!

第六百五十一章 甲兵入殿

羽林将军韩嫣一身戎甲,手握宝剑,神情坚毅地守在宫殿门外。他并不知道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到底算不算得上是正确。不过,从此刻开始,余生岁月,他将不会后悔。

秋风微凉,长安开始落叶。看着威武的千余羽林军士卒按照自己的布置,牢牢的守护在大殿周围各处。他轻轻吐出一口气,心中有着莫名的兴奋和期待。

元召,这个他已经暗中在心底追随了很多年的人,必定会成为一个与所有人都不同的“权臣”。想到这里,他把手中的剑握的紧紧的。心志坚定,不再犹豫。

在离大殿门口不远的地方,有三个人被羽林军带进宫来。树上的黄叶片片飘落,头顶身旁,一片肃杀之气。韩嫣并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身份。但既然是出自元召的吩咐,他还是允许把他们带了进来。

三人中那个清瘦的老书生模样人,他略微有些印象,好像是曾经在长乐塬上见过一面。而另一个微微发福的男子,一脸富态模样,显然是个豪门人物。最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当中那个浑身是伤神情却显得很是桀骜不驯的家伙。

韩嫣眼中所见,那人显然是没有进过未央宫,眼神中有些好奇的东西瞅了几眼,然后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笑意浮现在脸上。那当中有嘲讽、有悔恨、有艳羡……更有一种即将看到他一手导演的大剧落幕后的爽利。

此时此刻,没有人会知道,名叫朱安世的男子,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死人。他知道早早晚晚都会死在这次长安波澜中。但他却宁愿死在元召手上,也不愿意被那些宵小之徒所害。

朱安世在安静的等待着自己的命运裁决者。风卷起落叶,天地浮尘,扑入富丽堂皇的含元殿深处。如同这里无声的战场一样,许多人的命运,将在今天走向另一个方向。

秋天是个杀人的好日子。肃杀之气,开始漫过长安。

御史大夫张汤这会儿已经顾不得去理会廷尉韦吉的惊恐了。当他看完丞相公孙弘扔到他怀里的那几份记载着他历年以来所有隐秘事的资料后,脸色灰白,手脚发抖,已经不能用害怕来形容了。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怎么可以有人有这样的本事,不仅把他所做过的不能见光之事都抖搂的一清二楚,而且就连他在府中的一些最私密之事,都记载在案,一清二楚。这种如同见鬼的感觉,让这个城府极深心狠手辣的人,也不禁浑身冰冷,无意识的四周张望一圈,似乎是冥冥中有什么东西在冷冷的瞅着他一般。汗流浃背,如芒在刺!

廷尉韦吉更是好不到哪里去。他简直就要站不住了。能够爬到今天的地位,以酷吏之名令人望而生畏,这些年来所做过的伤天害理之事还少吗?而且更重要和更致命的是,他早些年为了攀附入京的诸侯王们,接受过他们的金银贿赂,为其谋取各种私利。包括几个已经以谋逆罪名被处死的诸侯,都与他有过很深的牵连。

这些事,只要说出一件来,都是杀头抄家的罪名。更不用说上面所列,斑斑在目令人发指的那些刑讯所死之人……一旦大白于天下,就算是皇帝再倚重信任,想要求活也难!

偌大的含元殿,此刻静的连掉下一根针都听的清清楚楚。在无数人震惊的目光中,见到刚才还趾高气昂异常嚣张的这两位当朝重要人物一下子变得这么令人奇怪,不禁心中纷纷猜测,丞相公孙弘到底亮出来什么秘密武器,让他们没有还手之力。

不过,并没有等到猜测的时间过久,公孙弘又开始说话了。而且他这次的目标,转移向了所有站到右边拥护皇太后临朝听政的人。

“我想你们一定很奇怪吧?堂堂的御史大夫和大汉廷尉怎么会是这样的表情……那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其实不光是他们,包括你们所有人在内,这里面对你们做过的事,都记得一清二楚。哈哈!都没有想到吧?今日你们既然想为以一己私利而乱政,老夫身为当朝丞相,岂能不闻不问?来人,把这份名单上的人,挨个送给他们,让他们都自己好好瞧瞧,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吧!”

公孙弘说到这里,早有人走上前来,接过他手上所捧的那厚厚一叠,然后走到右边阵列中,一一分发给那些狐疑不定的大臣们。

片刻之后,等到看清楚自己手里拿着的那份东西上到底记载的什么,一片低沉的惊呼声如同海啸掠过含元殿,倒吸冷气和哀嚎不断……。
首节 上一节 707/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