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695节


令丞相公孙弘感到惊奇费解的,正是眼前的主父偃。他们年岁相差不大,本来按照公孙弘的预测,当年就已经愤世嫉俗的这位行事最为偏激的人,如同一把难掩住锋芒的利刃,早晚都会走上大汉朝堂,荡起无数的波澜。

主父偃的才能,堪称国士无双。有很多时候就连他也自叹不如,甚至会隐隐的生出嫉妒之恨。公孙弘当时甚至有过一种预感,说不定未来有一天,他们会成为朝堂上的政敌和对手,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不过,现在为止,丞相公孙弘终于不得不承认,是自己预测错了。不知道是一种什么力量,从中改变了主父偃的人生轨迹。现在站在他面前的这个人,虽然面容和他一样逐渐的苍老,但那中隐隐透露出的宽阔从容沉静安详,却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正是令知道主父偃坎坷身世的公孙弘最是感到奇怪难解的地方。

“主父先生说笑了。我这个丞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别人不清楚,难道你还不了解吗?这些年听说你在元侯身边,深得他的倚重,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你身心自由,尽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够有这样的际遇,想来也是令人羡慕的紧啊!”

沉默片刻之后,公孙弘收回了那些奇怪的念头。他用手拍了拍主父偃的手臂,生出无限感慨。

两人寒暄几句,对于旧年的事,却没有时间多说。自从稍早些时候,接到主父偃派人送来的亲笔书信,公孙弘心里清楚,主父偃替元召坐镇长乐塬,轻易不会随便出来拜访什么人。天天无事不登三宝殿,一定是发生了极其重要的事,需要自己的协助。难道是因为元召被皇帝亲自下令关入绣衣卫所的原因?如果真的是为此而求自己援手的话,那他可真是有些为难。

深深了解朝廷平静局面下险恶的公孙弘,现在就像一只修炼得道的老狐狸一般,只想深深的潜水,与自己无关的事,一律推挡,能不参与就决不参与。他的所求不多,只要能平平安安的得到皇帝的允许卸任,然后归隐泉林,重新做一个悠然自得之人了此残生,就是最大的奢求了。

然而,他的这个最低愿望,恐怕注定不会实现。因为,主父偃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带来的也不是请求公孙弘以旧日情谊援手元召的请求。

今日冒雨登门,所为者无他,只是让这个已经很久都没有什么作为的大汉丞相,真正的站出来,好好的尽一回自己的责任。

身躯虽老朽,热血尚在乎?!

昨夜大雨之中,浑身是血的朱安世孤魂野鬼,一个人来到了明月楼。见到季英之后,他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话。

“助吾复仇,一泄胸中之恨!长安、朝堂……无数人的隐秘,安世愿倾囊以授……!”

第六百三十八章 世间蛊毒

大汉丞相公孙弘,能在六十岁的年纪得以封侯拜相,并且开创了汉家朝廷先封侯再拜相的先例,可以说是一个异数。

之所以如此,他自己心里很明白,不过是因为当今天子想要独揽大权的需要而已。而他公孙弘,适逢其会,就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每当回想起当初刚刚进入朝堂时的满腔热情,公孙弘就会觉得有些好笑。什么胸怀大志,什么经纶天下,在皇帝陛下的掌控之中,不过就是一个笑话而已。他这个丞相当的,还不如一个提线木偶呢。

既然如此,他也渐渐地灰心了。只安享富贵也罢,世人毁誉勿问,虽然他并不是一个贪图享受的人。

这样的情绪支配下,他从来没有想过,世间还会有什么事,值得自己去拼力一搏。余生岁月,了此残生,辜负所学,如此而已。

但是今天,有故人登门,却给他带来了一个艰难的选择。让他不得不在心灰意冷的情况下去振奋一回。

当听完主父偃介绍带来的两个人身份,明月楼季家的季英,还有那神情桀骜的汉子,竟然就是被朝廷追缉已久的朱安世!公孙弘虽然神色不动,心中却马上就意识到了什么。

果然,接下来主父偃的话,让他倏然而惊。

“公孙丞相,你不用多想。今日来此,我们并不是为了元侯的事,而是为了朝廷隐患,社稷安危……宫中透露出的消息,难道丞相没有听说吗?也许有大变将生,就在倾刻之间……在这样的时刻,丞相正该挺身而出,岂能不闻不问,任凭乱象横生呢……?”

主父偃虽然没有明确说出宫中发生了何事,但语气中隐隐透露出的责问之意,公孙弘自然听得明白。他略微沉吟,自动忽略了主父偃言辞中的尖锐,并没有追问究竟发生何事,而是微微摇了摇头。

“我这个丞相,有名无实啊。一些重要的事,皇帝陛下有内廷近臣常侍们处理,朝廷上的杂务繁琐,又有各有司负责……呵呵!你让我挺身而出,又哪里有什么大局需要主持呢?”

公孙弘转过头来,并没有理会那两个人。而是盯着主父偃的眼睛,又紧接着苦笑说道。

“……更何况,现在宇内平定,天下繁荣,百王来朝,四海敬仰。主父先生刚才所说的乱象横生,却似乎是有些信口开河了吧?”

主父偃的脸色很认真,他重重的摇了摇头,然后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对丞相公孙弘说道。“丞相所言差矣!汉承秦制,高祖皇帝亲自设立丞相一职,赋予统领百官的职责,又岂能轻言颓废呢!当今天子所为,不过是暂时之需尔。内廷的设置,本来就不符合国家制度,这种局面必然不能长久……!”

听到他语气中的坚定,早已经在心中腹诽久已的公孙弘眼中光芒一闪。虽然极速的消失,但早已经被主父偃察觉到了。不等到对方发问,他淡淡的笑了起来。

“丞相不用多虑,这种想法,并不只是我个人的……曾经闲暇中谈论起来时,元侯也是这样的意思。”

一言既出,丞相公孙弘的眼睛更亮了。他相信主父偃从来不会妄言,既然说元召也是这样的意见,那就一定是了。本来他们这样私下里谈论皇帝陛下亲自决定的制度,是有些僭越之嫌的,但还是这样不加避讳的当着另外两个人的面说了出来,足以看出心中的不满。

“元侯……原来也有这样的想法?这倒是……呵呵……好吧,今日登门所为何来,现在可以直言相告了!”

公孙弘不再多言其他。聪明人说话本来就不用什么都说的那么透彻,自己想要什么,对方想要什么,话外之音中都足以表达明白。现在,他要看看代表着元召的主父偃,手中究竟有何筹码,值得自己在丞相生涯中去做最后一搏。

“丞相大人,这位义士朱安世,也许就是解开一切乱局的关键之人!丞相可有意听听他所说的故事吗……?”

“好!长安多雨,连日不绝……但愿我听完这个故事后,能够雨过天晴,朗日当空!”

“当如丞相所愿……!”

一直站在旁边没有说一句话的季英长吁了一口气,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佩服的看着云淡风轻的主父偃,这个毫不起眼的老书生模样人,在三言两语之间,就能说动百年成精的丞相公孙弘出手,确实不简单。他此时此刻终于明白,以元召那样的人物,为什么也会对此人青眼有加推崇备至了。

长安云层低密,秋雨潇潇。在这个秋天,老天似乎要把欠缺的雨水全部倾泻下来一般。丞相府中关上了大门,谢绝一切来客。谁也没有想到,几次死里逃生的朱安世有些奇怪的暂时压下来对生死大仇敌元召的恨意,开始了他另一段复仇的历程……。

雨中的鸟雀都蜷缩在自己的窝里,天地间失去了它们的踪迹。在这样的天气里,也许唯有铁翼苍鹰无所畏惧。不知道从哪里飞出来的一只海东青,冲天而起,穿过琼楼玉宇,越过重重雨幕,飞出了巍峨厚重的长安城墙,带着特殊的使命,飞向那不远的地方而去。

在它飞过去的天空下,长安城中,正有几百名身穿蓑衣横刀在手的汉子汇聚起来,然后听从着为首玄衣人的指令,开始突进朱雀大街最北端大汉皇城,未央宫!

而在城北大营的边缘,千余原先隶属于九门兵马的骑兵们,已经盔甲在身披挂整齐。在几个校尉的带领下,如同一片落在地面泥泞中的黑云,带着无穷的煞气,铁蹄踏碎万千雨点,扑向长安北城门。在那里,正是他们的人值守。作乱长安,诛杀仇人,为李璇玑将军报仇,顺便为各自背后的主使者势力造势,正当其时。

寻常巷陌,充满杀机。大汉长安,风雨飘摇。未央宫中,此时却另有一番惊心动魄。

自从入宫以后就受尽千万宠爱的李婉玉,从来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受到这样的待遇。刚才她只不过要随着皇太后上前对那个大胆的“逆贼”元召严厉的声讨几句,却没想到,马上有一个持剑的女子身影从外面闪了进来,眉目清冷,娇声呵斥她们两个人退后,不要打扰到元召观察皇帝的病情。

这简直就反了!在未央宫中养尊处优颐指气使习惯了的皇太后和李美人什么时候经历过这样的事啊!有人竟然敢在禁宫之中露刃逼迫身份尊贵的她们,而且当今天子就在几步之外……这样的情形,真的是太可怕了!

“元召!你今日的所做所为,已经形同谋逆造反!你、你等着吧!到时候谁也救不了你……还有你们!皇后,太子,竟然对这样的逆贼行为视若无睹,不闻不问?好、好、好!哀家算是领教了……!”

皇太后的眼中充满了怨毒。她色厉内茬的拉过受到惊吓的李婉玉,此时此刻,自由被人掌控的滋味,她们算是深深体会到了。
首节 上一节 695/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