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673节


在场的臣属们虽然各怀心思,但暗中对皇帝的举止都在密切关注。好像是感受到了什么,四周静了下来,无数含义不明的眼光都投向了同一个方向。那里有人安然独坐,素衣白衫。

“在一个时辰之前,朕曾经亲手赐予扈成侯宝雕弓金枇箭,以表彰他今日猎虎的勇敢行为。可是这样一位重要的将军,现在却横尸山林!你们,谁能告诉朕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什么……哼!怎么,没人说话吗?那么元卿,你来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吧!嗯?”

皇帝刘彻拖长了音调,声音变得有些冷厉。在场的太子刘琚、东方朔、韩嫣、司马相如、终军、郑当时等素来与元召相善之人都心中大震。不约而同的替他担了一份心。

黑云压顶,笼罩终南山,远处听到消息的羽林军将士们在向这边张望。一片寂静无声中,似乎万物都被皇帝的严厉所威慑的失去了活力。

“不要冲动,一切有我呢。现在可不是逞英雄的时候……要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好好保护好自己。这是我对你的期望。”

元召用手摁住了想要跃身而起的霍去病,在她耳边轻声说了一句。然后,他站起身,整了整身上的衣衫,迈步绕过席间。触目所及,山峦层叠处,风渐微凉,已经可以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那年也是这样的时节,长安桂花雨落,他穿越时空踏着日月星辰而来,至今已经十六载矣!一腔碧血泼洒天地,两肩傲骨担起山河,历经风雪,责无旁贷,对大汉帝国的强盛崛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今天,他却不得不在皇权面前暂时低下头来,只是为了这片先人的土地能够更加繁荣安宁……。

第六百一十七章 巾帼红颜

身为万乘之尊的皇帝,自去认定一件事,并不需要确实的证据。他认为是你做的,那就是你做的,没有多少道理可讲。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用无数鲜血和生命证明过的。如果说李璇玑的死,谁最有可能脱不开关系,那几乎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联想到两天前在长安发生的一系列冲突。很明显,长乐候元召就是最近与其积怨很深的人。

元召的手段,皇帝早已经深深领教过了。那年江都王刘非身死,他在千里之外的塞上就能够做到,并且不留任何痕迹,可谓神出鬼没杀人于无形。而今天,除掉有可能对他形成威胁的李璇玑,也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

皇帝刘彻的心中越想越气,他在听到李璇玑的死讯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元召杀了他!他即便是一直没有离开自己的视线,可他也有这样的能力。身为帝王,即便是对臣子再依赖再信任,可是发生这样的事,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这是一种对皇权和皇帝权威的公然挑衅,叫做大逆不道!

他看着这个对自己的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年轻臣子面色淡然的站了起来,然后走到自己的近前。当年在含元殿上初次见到他时,还是少年模样。而今身量长成,双肩担起了多少山河重量!想到一些往事时,皇帝感觉到胸口发闷,心中一阵绞痛。他实在是不愿意看到这样局面的发生。

“陛下,臣愿意担下扈成侯之死的一切责任。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不要伤及无辜。”

出乎任何人的意料,元召一开口就坦诚了此事。没有任何推诿,没有任何狡辩。空旷的场地上,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震惊、惋惜、不可思议、……各种情绪交织中,离得近的董宴、严助等人明显看到皇帝蓦然握紧了手掌,有一丝痛楚从他的眼中掠过。

“为什么要杀他?朕所说过的话,你不会不明白朕的意思……!”

“陛下无需多问。这世间有些恩怨既然早晚都要解决,是躲避不了的。臣愿领罪,请陛下责罚。”

“你!……真是岂有此理!”

皇帝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肆无忌惮的杀了人,还敢表现的这么坦然,连一点儿畏惧之心都没有。真是太气人了!

“元召,你不要觉得自恃功大,朕就不能杀你!以残酷手段屠杀国家将军,这样的大罪,在大汉律法面前,朕也救不了你……说,这件事是指派谁去动手干的?”

皇帝紧紧的盯着元召的眼睛,想要从那里面看个究竟。然而他有些失望,元召的目光清澈,没有慌乱,更没有躲闪。他只是微微的叹了口气。

“陛下,臣愿以身担责,无论有何重罪,都绝不逃避。恳请陛下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以天下大局为重,避免引起长安臣民更大的慌乱。”

“朕现在问的是,究竟是何人去杀了李璇玑!”

皇帝刘彻加重了语气,他与元召相隔不足几步。他不相信元召会听不懂他的话外之意,只要有人可以抵罪,他并不想真正的治元召之罪。最多趁机打击他一下,削减一下他头顶的光环,而不是一棍子打死。这才是皇帝最想达到的效果。

然而,接下来元召的举动,让他大吃了一惊。

面对着皇帝的逼问,元召没有去看任何人。他只是郑重的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推金山倒玉柱以正式的大礼拜伏在地。

“恳请陛下,罪及己身,无需多问!”

荒草没过膝间,秋风渐及萧瑟。大汉帝国四海升平,纵横阡陌间,正迎来丰收的季节。北方的烟尘已经逐渐飘散,大漠深处的汉军将士正在酝酿着对匈奴发起最后的总攻。屈服在汉军马蹄下的周边诸王已经来到了长安城外,他们远望巍峨的高大城墙,不由自主的抖去满身的征尘,换上鲜亮的服装,想要以最好的精神走进这座东方大城。

而对这一切作出突出贡献的那个年轻人,终于低下高贵的头颅,膝盖屈服在皇权之下,第一次以卑谦的态度拜倒在荒草尘埃间……。

身为男儿,立在天地,铮铮铁骨不屈不挠,自然是一种无畏和勇敢的象征。而有时候,为了大局牺牲自己的尊严,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巨大的勇气呢!

皇帝脸色铁青。在他看来,元召就是想要用这种方式来将他的军。他是算准了自己不会杀他,所以才这样的吧?想到这一点时,他感觉到自己的帝王威严受到了深深的伤害。皇帝身边的所有人都胆战心惊,因为他们看到他眼角的青筋跳了起来,这是雷霆震怒的前兆。

“元召,朕再最后问你一次……。”

然而皇帝的话还没有问完,伏身在他面前的年轻臣子已经重新叩首在地,大声说道。

“臣食邑双侯、大汉尚书令元召请旨意,愿为扈成侯李璇玑之死抵罪,请陛下恩准!”

众人震惊。元召今天这是怎么了?自己要找死吗?与他平日里相善的一些人面面相觑,想要出手相助,却是无能为力。

太子刘琚简直就要疯了。他想不明白,元召为什么要这么做。父皇都已经透露出一丝宽恕的意思了,他为何还要如此呢?

皇帝也被气的够呛。他一咬牙,正要命人把这个不知好歹的小子当场拿下,下廷尉府,严加惩治。却忽然听到有一个声音在有些僵硬的气氛中响起。

“此事与我师父无关!李璇玑和他部属们都是我杀的,师父毫不知情!”

铁灰色的苍穹下,风云激荡。有一个身影从后面走了过来,站在元召身后,看着匍匐在荒草丛中的一身白衣,她很想把他拉起来,然后拔剑而出,就此两人一马,此去天涯,天高地阔,无拘无束!

“霍去病,果然是你……朕早就应该想到了。此前没有看到你的影子,原来是去杀人了。”

皇帝刘彻点了点头。对于这个勇冠三军的最年轻将军,他原先的心思是非常想驯服,让其成为自己在军中的最重要棋子,以便于用来抗衡其他几个威望日盛的将帅。可是霍去病锋芒毕露,好像有些不太听话啊!

“嗯,对!那李璇玑出言不逊,末将一时不忿,就出手把他们杀了。师父此前并不知情。陛下,冤有头,债有主,这件事从始至终都是我做的,与师父没有丝毫关系。”

挺身而立的年轻将军,没有穿盔甲,单薄的披风在秋风中飞舞,显得英姿飒爽。脸色虽然有些苍白,但一种坚决的明锐却透出在眼角眉梢,令人不敢逼视。

“何苦来哉……又不听我的话!”
首节 上一节 673/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