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672节


此时日色平西,西天的云霞无限灿烂,山岭之间平添许多瑰丽的色彩。大汉的旌旗在高处招展,雄壮的战马嘶鸣,秋风猎场,卷起沙尘。跟随他已经十几年的霍去病带着一丝雀跃的口气,好像是对大人邀功请赏的孩子。

元召用手揉了揉额头,并没有想象中的吃惊,脸上反而笑了起来。一些难以避免的事,终究还是会发生。在权力争夺的道路上,流血和冲突,是皇帝用威严和权力也压不住的。

他本来并不想这么早就卷入未央宫内的皇权波澜。在元召原先的设想中,等到匈奴彻底覆灭,卫青以全胜之功凯旋回到长安的时候,无论是军中还是朝堂,他的声势必定会与从前不同。卫氏的正式崛起,一定可以让朝野上下的大多数人都看清形势,迅速转变自己的选择趋向。

等到了那个时候,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未央宫内外的某些势力,不管有着怎样的野心,都会知难而退的。

因此在早些时候,皇帝刘彻采用了和稀泥的方法来平息他和李璇玑之间的矛盾,元召不仅不反对,反而乐见其成。

然而,现在李璇玑死了,死在了霍去病的手上。而且是在皇帝陛下兴致勃勃正对自己的平衡手腕儿得意的时候。所谓一石激起千重浪,接下来的万丈风波,可想而知!

“一会儿什么都不要多说,自有我去转圜……陛下发怒的话,你只说是误杀就行了。”

元召轻轻的拍了拍她的后背,见那胳膊外侧伤口处又渗出血来,又是心疼,又是怜惜。

霍去病见元召没有一点儿责怪她的意思,反而脸上露出无限的温情。她心中一酸,对他和灵芝姐昨夜里小小的怀怨早已经烟消云散。在这一刻,即便是为眼前的这个人去做再多的事,承受再多的委屈,去杀再多的人……她也无怨无悔!

第六百一十六章 皇权威重

天有不测风云。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云霞满天,可眨眼之间,腾云堆积,布满了终南山的上空。

九门将军扈成侯李璇玑的行踪终于还是被发现了。

皇帝陛下亲自主持的上林苑盛宴,怎么能少得了在今天大出风头的李将军身影呢。因此,当皇帝敬酒时发现少了他的踪影,不由得大为奇怪,命令羽林军侍卫赶快去通知他前来。

陛下有令,不敢怠慢。打听明白周围人说是扈成侯领着人往西北方向行猎去了,一小队羽林军便骑上战马,去招唤他回来。

半个时辰之后,皇帝刘彻就得知了李璇玑的消息。羽林军侍卫们已经找到他啦,不过暂时还不能回来,因为,他已经是个死人!

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皇帝,还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会儿还活蹦乱跳以箭射虎取得头功的李璇玑,怎么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变成死人了呢!

侍卫们自然是不敢撒谎的,消息的真实不容怀疑。听完简单的汇报之后,皇帝心头的怒火,就如同天空的云层一般,黑压压的堆积过来。

于是,得到皇帝指令的西凤卫大统领凤彦之亲自前去看个究竟。他得到的命令是,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探查明白,据实回报。

看着皇帝的脸色,现场气氛凝重起来,所有人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霾。毫无疑问,李璇玑的死,触动了皇帝敏感的神经。本来兴致勃勃的一场围猎,恐怕会变成谁也无法预料的局面。

第一时间得知这个情况的在场大臣们,无不心头震惊。在猜测这件事后果的同时,不约而同浮上心头的,竟然是同一个念头。

“是什么人如此大胆?竟敢在上林苑禁地天子御驾所在大开杀戒。而且杀的还是被皇帝寄予厚望的一位将军呢!”

紧张的气氛中,虽然不敢互相讨论,但以目示意间的交流,是不能避免的。在朝堂上混的人,没有人是傻子。谁都明白,任何打乱皇帝棋局布子的行为,都必将引起龙颜大怒。风波将起之际,提前观测好方向来保命安身,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本事。

各怀心事之中,太子刘琚有些艰难的转头看了看元召,见他依然不动声色地坐在那里。而他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的霍去病,脸色平静,似乎在想着什么事情。

太子虽然仁慈宽厚,但在一些有可能关系到自己的事情上,敏锐的观察力还是有的。不用去刻意的多想,他也已经有几分明白,李璇玑的死,一定和这对师徒脱不了关系。

若果真如此,父皇震怒之下,会对他们怎么样呢?太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努力压抑住心头的跳动。如果父皇降罪于他们,无论如何,自己一定也会苦苦求情的。

并没有等待多长时间,凤彦之就回来了。他面色沉重,认真详细地对皇帝禀报了自己所看到的一切。然后招了招手,几名侍卫抬过来了用白布遮盖的将军尸体。

“陛下,大体情形就是如此了。李将军死去的时间还并不久……只不过,因为随后遭到了野兽和鸦群的撕咬啄食,面目全非,异常悲惨。卑职建议,陛下还是不要看了吧。”

凤彦之压抑着愤怒,平静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李家兄妹都曾经对他有恩,本来以为凭着自己的地位和能力,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可是现在,漱玉宫将来最大的臂助,竟然就这么样被人除掉了。可以说,李璇玑的死,对漱玉宫的势力是个巨大的损失。大到足以阻断那条通往皇权的道路!

面目全非的死尸,皇帝没有兴趣去看。只是看着那血迹斑斑,就已经让他压抑不住心头的怒火了。手中的酒杯被他重重的摔在地上,琼浆迸溅,白玉盏成了千百碎片。

“这是谁干的?堂堂的王朝重臣帝国将军,就在这上林苑围场,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被杀身亡……真是胆大包天啊!朕想问问你们,朕的宽容,已经让你们如此无法无天了吗?哼!”

雷霆震怒,非比寻常。四周静悄悄的,无论是大臣还是侍卫宫人都紧紧的低下头,没有人敢发出一声咳嗽。

皇帝的目光扫视四周,射出凌厉的气势。在这一刻,他收起了温情脉脉,帝王的威严不容侵犯,任何敢于违背他意志的行为,在大汉律法中,都是欺君罔上的大罪,当重罚不赦!

御使大夫张汤撇了撇犹如泥雕木塑般垂着头的丞相公孙弘,心中暗自鄙夷。胆小怕事首鼠两端一直是这位丞相的作风,他呆在那个位子上,简直就是尸位素餐,早就该滚蛋让贤了。

而几步之外的大汉廷尉韦吉递过来的目光,却与他心意相通。长久以来,皇帝为了集中权力的需要,依赖内廷近臣,无形当中削弱了外廷大臣的话语权。他们无时无刻不想重新夺回这种权力的比重。任何机会来临的时候,都是不容错过的。今日既然朝堂风波将起,不趁机参与到这里面兴风作浪,又待何时呢!

见皇帝怒容满面,御史大夫张汤毫不迟疑,当即第一个出声表态。

“陛下息怒!龙体保重要紧,切不可因为此事气坏了身子。李将军遇害,这是国家之大不幸,杀人者如此猖獗,更是对朝廷威严和大汉律法的藐视。此事无论涉及到谁,都应该严惩不怠!陛下,老臣提议,此案应该交办有司,以廷尉府为主,全力追查到底!”

张汤话音刚落,还没等到皇帝表态呢,大汉廷尉韦吉马上就跳了出来,大声附和请旨。

“陛下,微臣今日也在此间,亲眼得见此事发生,凶手恶行,令人发指!臣愿请命,一定彻查清楚,绝不姑息!”

“臣等请陛下下旨彻查。此事应该与李将军平日不睦之人有关……陛下明鉴啊!”

群情激奋气势汹汹,原先就暗中依附与漱玉宫的势力也纷纷地跳将出来,大声表达着对此事的愤怒和对皇帝态度的支持。

皇帝挥了挥手,让人把那看上去就非常凄惨的尸体抬下去。人已经死了,就不再有价值。而关于这件事引起的怒火,在张汤等人的推动下,正在心中逐渐的攀升。

太子刘琚这会儿的心跳极速,他不知道元召对接下来的局势发展有没有什么应对之策。察觉到身边的贴身侍从微微动了动身子,他连忙以目示意不可轻举妄动。名叫朴永烈的少年自从到他身边这些日子以来,他都礼遇有加,极为倚重。这时倒是怕他会为了元召而做出什么不顾后果的事来。

一场好好的游猎活动,弄成了现在的样子。不管怎么说,镇守京畿安全的将军死于非命,都是一件异常严重的事。很多大臣推测着有可能引发的后续波澜,在表达自己对皇帝态度的赞同之时,游目四顾,闪烁不定。

上林苑所处范围平时就禁卫森严,今日御驾在此,羽林军更是加强了数倍警戒。外面的欲图不轨者根本就没有机会混入。更何况,经过凤彦之的实地探查之后,确定杀死李璇玑和他部属的是剑刃突然袭击,而且是一人所为。

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在上林苑范围之内,并不多……不久之后,皇帝脸色难看的抬起头,终于把目光投射到了自入长安一直都是身着素衣的元召身上。
首节 上一节 672/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