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642节


远处的苍穹,在火光升腾中显得铁青乌黑,终南山上怒涛阵阵,好像渭河水也发出了风卷云疾的响声。董仲舒有片刻的愣神,他以为自己的耳朵出现了幻觉。等到努力睁大眼睛,极目远眺那个方向时,他的脸上开始出现震惊的神色。

“那是什么?……你们……谁能看清楚?!”

年近七旬的老人虽然精力依旧旺盛,但他的眼力明显不行了。董仲舒一边使劲的揉着眼睛,一边大声焦急的喝问身边的人。

“……是战马、战马骑兵队伍……大祭酒!从渭河码头的方向来了一支骑兵!”

年轻人的眼力好,几个人同时大声叫喊了起来。他们的叫声惊动了下面的人,聚集在一起的几百人都伸长了脖子看着站在高处的学院博士和教授们,一时半会儿没有听清楚他们发现了什么奇怪的事。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人顾得上解释了。当几百骑战马在奔驰中形成的铁蹄践踏雷声开始传入耳中时,所有人仿佛意识到了什么,整个长安学院的广场上变得鸦雀无声。

“是骑兵……而且是赤火军将士的马蹄声……!”

有人喃喃低语。声音中听不出包含着怎样的情绪。是兴奋?欣慰?还是悲悯……?没有人能说得清。

人群之中,名叫辛庆忌的年轻人脸色变得煞白,他悄悄的缩了缩身子,心中砰砰跳着不禁暗自庆幸。午后稍早些时候,要不是自己不愤于韦丰那几个人的冷嘲热讽,也一定早跟着他们去长安了。自从长乐塬上开始动乱,他就猜到一定是那帮人从中搞了鬼,只是不动声色的辛庆忌不会对任何人说出来而已。

然后现在,当几年来在隔壁大营中已经听习惯了的那些战马铁蹄忽然又出现在耳中时,感觉已经不再是令人振奋和亲切,而是深深的颤栗……。

围攻大营的江湖刀客们也终于听到了马蹄踏响大地的声音。此时此刻,满身是伤的崔弘已经被逼退到了大营外侧粗大的木栅栏边,而几十个彪悍的家伙用刀从另一边砍开了一个缺口,汹涌而入,与举刀杀过来的元九一干人展开了最后的较量。

朱安世正要举步向前,忽然一种危险的预警袭上心头,重重的马蹄好像一下子就踏在了他的胸口。急忙回头闪目观看时,有惨叫声开始从不远处传来。然后,他就看到了高大的战马身影。

也许是因为忽然受到的惊吓,在某种心理作用下,许多人同时回过头时,恐惧的目光中看到的那些战马和马上的骑士格外的高大。在黑夜中,火光闪亮他们的身姿,如同从黑暗中杀出的魔神,就那样以排山倒海之势冲杀了过来。

朱安世的脑袋感觉嗡的一声,涨大了好几分。这是从哪里来的骑兵?!怎么此前一点儿都没有察觉到!难道是从天而降的?

然而,事实已经容不得他多想。几次经历过生死的朱安世,对于致命的危险具有着最清晰的判断。在看到这些骑兵汹涌而来锋芒的一刹那,他马上就知道,今夜之事已不可为!而且,生死攸关,九州隐门在这里所有人的命运恐怕都不太妙了!

当机立断的行动领导者,没有丝毫的犹豫,乌刀隐去光芒,伏身滚入旁边的长草中,几个起伏之间,已经远远的逃了开去……他要去安全的地方,好好的看一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后再决定去留。

朱安世的敏捷行动,最终又一次挽救了他的性命。并不需要太久时间后,他就将会无比庆幸自己的正确判断。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将会让他肝胆皆裂,再也难以忘记!

五百骑兵的力量,放在千军万马厮杀的战场上,也许作用并不大。不过,如果在长乐塬这片土地上,已经足以掌控全局了。而且,统领他们的,是曾经令整个西域都畏伏在马蹄下,就连匈奴大单于羿稚邪都为之所擒的常胜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呢!

以霍去病亲自带领的五百赤火军,来绞杀突袭长乐塬的近千江湖客,这不知道是他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如果用杀鸡焉用宰牛刀这句话形容,好像是很恰当。不过,霍去病不用刀,而是赤火剑!赤火出鞘,燎天避月,那样的光华即便是在这黑夜中,也无法掩盖。

追随元召溯江而来的霍去病,自从伤好之后,就没有再上过战场。当重新跨上龙马,眼中所见昔日熟悉的草木家园都被大火糟蹋的不成样子,心中的无尽杀意便重新凝聚到了赤火剑的红芒中。

脚下的一草一木山陵水泽,对于披着满身征尘归来的赤火军战士们来说,闭着眼睛都清清楚楚。不用霍去病特别分派作战任务,在纵马飞驰中,早已经简单的自主列成了阵型。当抽出战刀开始杀戮的时候,每个人心中涌起的也只有一个念头。

“侯爷在船头看着呢!赤火军出击,如果放跑了一个敌人逃出长乐塬,那都是莫大的耻辱……!”

第五百八十六章 渭河水深葬血花

夏夜多雾气,尤其是在终南山地形的遮挡作用下,渭河水上,入夜之后不久,就有薄雾生成。月光与雾色弥漫,如果在平时,停船在此,这本来是一副极好的画面。

不过此时此刻,安静停靠在这处码头的几艘大船上,等候在此的许多人心中,却没有丝毫的闲情逸致观赏远近的景致。

自从辗转江河一路飞帆,顺流而下来到这里,也已经有将近半个时辰了。当时间慢慢的过去,听着远处长乐塬上夜色中的厮杀声音由喧嚣渐渐的转为平静,虽然火势未消,但所有人都明白,今夜突袭长乐塬的这些江湖匪类,恐怕下场都已经不太妙了。

当先大船上,一身青衫的普通身影安静地站立在船头。自从那些麾下的铠甲战士骑上战马飞驰而去之后,他就一直站立在那里,负手而立,没有移动过半分。

五艘大船上,还有很多随行的人。不过除了聂家的水手们在照管船只之外,其余的都安静待在原先的地方,没有下船,也没有人议论什么。渭水深流,静谧无声,和这些人的心中一样,虽然有无尽的惊涛骇浪,但都深深的压抑在了情绪之下。起码从脸上都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异样。

不同立场的人,面对突然发生的大变,自然就会有不同的情绪。就像是聂壹,这位已经是大江以北首屈一指的大富豪,他看着船头的年轻背影,眼中便只有敬慕和爱戴。

虽然心中也有些担忧。聂家最小的儿子就在长安学院之中,还有嫁给崔弘的女儿和他们一家人……在这次劫难中,也不知道能不能安全的避过,而不会受到任何的伤害。

当然这样的担心,他是不会说出来的。聂壹相信崔弘的本事,在最后的生死关头,那个他当年在行商路上亲自救活过来的人,一定会保护得自己亲人周全的。

而同样在这一条船上的另一些人,心中的情绪就复杂得多。

终于,在不久之后,同样是一身普通装束并没有佩戴任何华贵饰物的皇家贵胄青年,在心中叹了口气,慢慢的走到了船头。

“元哥儿……。”

话一出口时,他却又不知道说什么。从白天到现在,一切都发生得如此突然。身为大汉太子的身份,却并不知道这背后的深层次较量,这让他在心中感觉失落的同时,又有一种无力感。

“唯有自己掌握的力量, 才能够决定自己命运!”

在很久之前,站在他眼前的这个背影,曾经对他意味深长地说过这样的话。不过那时他并不了解,现在,却有了丝丝的明悟。

元召并没有回头。太子的东宫属官和许多随从就在身后不远处,有许多东西不便细说,而且这里并不是说话的好地方。

“太子,不用想太多。只是在这船上安静等待就好。相信不用太长时间,稍微休息后,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长安了。”

元召的语气很平淡,好像长乐塬上的火光与杀戮与己无关,只是看客。太子刘琚稍微愣了愣神,有些担忧的远望片刻,终于忍不住低声问道。

“那些人……会被全部杀光吗?”

他担心的并不是杀人与否,在草原军中,跟着元召也算是见过了战争大场面,太子早已经不再是只会读书的儒雅少年。只不过,这次事件背后纠缠的势力和后续的发展,他有些替元召担忧。

“当然!那都是一些江湖匪类,也许掺杂了一些从前的恩仇……不就是想要趁机搞些破坏嘛!只是他们很倒霉,正好遇到我们归来,为了避免有意外情况威胁到太子殿下的安全,说不得就让随扈的一小队赤火军将士去清理一下啦!呵呵。”

元召很随便的挥了挥手,像是终于做出了某个决定。他回过头来,淡淡的月色中,脸上重新浮现出温和的笑意。
首节 上一节 642/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