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621节


“放心吧!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如果我预料不错的话,皇帝陛下肯定会批准你回长安的请求,而且……可能我们会一起回去的。”

太子刘琚眼睛一亮,不再多说。既然元召在最近也会回长安,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任何天大的难题,相信在他手中,都会有办法得到圆满解决的。他就是这么相信他!从来如此,不会改变。

只是相隔一个马头而行的太子并没有看到,迎面风吹动的罩纱之下,元召脸上闪过一丝冷冷的笑意。他此刻心中所想的,世间任何人都不可能猜想的到。

接到从长安最近来的飞鹰传书之后,不用费太多的力气去想,元召就已经明白,皇帝刘彻在取得一系列的功绩之后,他那颗不甘凡尘平庸的帝王之心,终于又要开始去想往更加高远的目标了。

追求神仙之道,长生不老!这样的痴念和妄想,在几千年的历代王朝历史上,这位汉朝皇帝并不是最早的一个,也不是最后的一个,相比起来,比他更加痴迷的也大有人在。

但如果要论起在这条道路上走的更远,奢侈浪费无度,所铺设的排场和动用的人财物力谁更加盛大的话,那么,秦皇、汉武并称名列前茅,是一点儿都没有冤枉他们。

世间普通的凡人,如果对于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感兴趣的话,就算是怎么折腾,也造不成什么太大的影响。然而身为天下至尊的皇帝如果开始释放出这方面的蓬勃之心,那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恐怕将会是一场深重的灾难!

国家的强盛和赫赫的文治武功,滋生的必然是骄矜、奢靡、贪婪……以及对长生不死的终极追求!这是无法避免的事。不管是怎样英明有为的帝王,都没有办法挣脱心中的这种欲念。

那么,在平定匈奴征服四邻之后,国内大治的情况下,大汉王朝即将迎来的必然是一个远远超越前代的新局面。自己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有能力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种新挑战吗?

元召的心中其实并没有什么万全之策,他也没有把握把一切未来尽在掌中。在皇权这条巨龙鳞爪之下,他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利用现在的影响力,小心翼翼的布局,争取在未来的疾风巨浪中,尽量处于一个不败的局面。

就比如他现在要去做的,率领着龙城大营中的留守人众,亲自迎接西域平叛归来的英勇将士们。以仅有的一千骑兵纵横西域,杀敌万众,诛首恶,破王城,在旬日之间,大获全胜,让归附之后的西域局面迅速得到恢复。这样的功绩,足以当得起他亲自迎接的礼遇。

虽然只有区区的一千骑兵,但经过大战之后的洗礼,似乎已经脱胎换骨一般。他们基本都是后来元召从长安带来的细柳营兵马,其中的大部分皆是长安子弟。此刻席卷风尘带着大胜之后的威势滚滚而来,铁血精兵气概,已经丝毫不逊色于赤火军和黑鹰军了。世间的军队,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强弱之分。在真正的名将眼中,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有没有求胜的荣誉感和对必胜的自信心而已。

铁蹄践踏起草原上的尘土,在这块原先匈奴人的土地上纵马驰骋,对于刚刚从西域黄沙中穿越而来的汉军骑兵们来说,他们心中的感慨格外深刻。

尤其是当他们听前哨的骑兵飞马来报,说是就在前面不远处,以太子和元侯为首的迎接队伍已经赶过来的时候,这种自豪感简直是热血爆棚!

片刻之后,疾驰的战马开始减速,无数热切的目光终于看到了亲自来迎接他们的统帅。不用太多的话语,只那人脸上的微笑和眼中鼓励的神色,就已经让许多年轻战士激动不已了。

十余丈外,所有的骑兵将士勒住缰绳跳下马来,旌旗招展之下,以朝廷特使身份随军去往西域的东方朔开始往这边走过来。而跟在他身后的除了带领这支骑兵作战的校尉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身穿白衣并没有着甲胄的年轻人。

互道寒暄、口头嘉奖这一套礼仪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元召微笑看着太子刘琚代表皇帝和朝廷把该有的客套话都说完,然后他往前走了两步,轻轻的拍了拍那白衣少年的肩头。

“这次做的不错!呵呵,应该奖励。”

第一次得到师父当众赞扬的高丽少年朴永烈,竟然有些羞涩,连抱着玄刀的双手似乎都有着没处放的感觉。就在此时此刻,没有人能够想象的到,这把短刀,在大宛王城绽放光芒的时候,是如何的气贯长虹,璀璨星月!

第五百六十五章 枉自称霸作强梁

以大宛和精绝、百夜这几个国家为主,在西域发动的这场叛乱,选择的时机,其实非常好。

大宛王夜华也算得上是具有枭雄之资的人了,在西域这些国家中,除了几个实力较强的之外,盛产良马的大宛国,并不把其余的临近国家放在眼里。

大宛国一直是匈奴人战马的供应基地,而精绝、百夜则是草原上所需金铁的主要来源。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们与匈奴的关系早已经密不可分。不管是从战略意义还是本身利益上,他们都最不希望看到匈奴草原的败落。

然而随着战事的推进,大汉军队两面作战,竟然都是势如破竹,几乎是一种无敌的姿态,连战皆胜。不仅西域大多数国家望风而降,选择了归顺。就连素称彪悍无敌于天下的匈奴铁骑,也被打得落花流水、大势已去!

那一段烽火连天的日子里,在大汉军队兵锋威胁下,这几个国家进退两难,简直是惶惶不可终日。想要和其他国家那样选择低头归降,却又实在是不甘心,唯恐落到一个难以预料的结果。毕竟他们和已经被汉军灭亡的楼兰、西羌一样,都曾经对往来于西域的汉人商团和使节犯下过血债。

可是想要凭着自己的实力抵抗到底的话,却又实在是没有那个底气。那一段日子,对于这几个国王来说,无疑是一种煎熬。

不过他们担心的最糟糕局面并没有马上降临,汉军为了全力发动对匈奴单于的作战,在西域耀武扬威的骑兵部队竟然在一夜之间全部东去了。这令他们在大喜过望之下,不由得连连暗自感激昆仑诸神的护佑。

只要躲过了眼前的难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全力以赴集中力量,把西域这块战火刚刚熄灭的土地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到时候利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险隘的防守,以大宛王为首的这几个国家王族大臣们一致认为,汉军在与匈奴的决战中即便是能够取胜,也必然会元气大伤。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朝的皇帝绝不可能会再次派军队劳师远征,在短时间内发动第二次对西域的征伐。

只要利用好了这个机会,那么凭着他们的联合实力,把西域打造成一个整体的堡垒。然后再与漠北的匈奴人遥相呼应,未来的局面还是可以维持的。

中原的汉人,千百年来从来都不曾有能力真正的把自己的意志贯彻到这么遥远的地方。即便是最为强盛的大秦王朝都做不到,难道现在的汉朝就妄想有这样的野心吗?

既然早晚会与汉朝势不两立,那么此时不作为,又等待何时呢!于是,就在赤火军挥师东进不久之后,他们便开始了义无反顾的行动。

以实力较强的大宛国为首,纠集了四五个一向听话的小国,然后还有对汉朝人怀有刻骨仇恨的楼兰、西羌流亡贵族们,总共有一万三四千人马。大宛王夜华慷慨的捐献出了数千匹优良战马,其余的国家也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时之间,士气高昂,兵甲犀利,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攻城略地。

不得不说,大宛王夜华也算的上是有几分枭雄之姿的人。想当年,他的哥哥夜白以王者身份轻率的领着三千大宛骑兵半路截击汉朝使团,本来以为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却没有想到,被当时只不过是百骑校尉身份的霍去病匹马单枪踏破千军,连这位王者的首级都被取走了。

夜白死后,大宛国内经过了一场动乱。为了争夺王位,身为皇太弟的夜华与自己的几个王侄展开了互相绞杀。最后凭着他的狠辣手段,把他们全杀光了,然后震慑住国内臣民,顺利的登上了王位,至今已经有五六年时光了。

这次起兵,所有人自然是以这位大宛王马首为瞻。夜华下达的命令是,在第一阶段的作战中,所有军队不管攻陷哪个国家的王城,金银财宝任其所取,财货美人任其所得。

这样的鼓励手段,果然是大有用处。那些集合起来的骑兵们,为此杀红了眼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侵入了相邻最近的三四个小国。烧杀劫掠,无所不为。

西域的这些国家,整体来说并没有几个军队战斗力特别强的。尤其是在不久之前,更是为了追随汉军作战的需要,他们联合起来组成的一支军队跟在汉军的后面,去往草原参加歼灭匈奴骑兵的战役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以大宛国为首的这股势力,简直就是纵横无敌任意妄为啊!

按照夜华和那些贵族大臣们的计划,他们是要从弱到强,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把西域各国全部纳入兵锋之下的。只不过,想法虽然好,但毕竟是组织起来的乌合之众,杀人抢东西厉害,但在听从作战指挥方面却是差强人意。大多数时候几乎是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疯狂的劫掠属于自己的利益。

这样的作战,自然是进展缓慢。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目标,明显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看着乱糟糟的骑兵部队们难以协调指挥,夜华皱起眉头,召集起各方势力的领头者开始商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也就在这个时候,匈奴草原上的消息开始不断地传来,而且一次比一次令人震惊和恐惧。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最精锐的匈奴骑兵竟然会失败的这么快!而且更加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匈奴单于羿稚邪死了。被俘之后死在了汉军大营当中,头颅被传送长安!

这样的消息,无疑是让他们感到了深深的绝望。原先已经预料到了匈奴人的失败,却没有想到他们会败得这么惨。看来下一步,也只能盼望着漠北战局能够有奇迹出现了。

形势已然如此危急,匈奴人失败后,汉军或者是西域各国的联军随时都可能会再次回到西域的。既然如此,时不我待,必须要尽快的展开作战进程了。

大宛王当即传令,命令所有的骑兵们不要再贪恋财物,以攻城略地迅速的把兵锋威慑到尽可能多的地方为目的,争取在战局发生转变之前,攻占尽可能多的土地。

然而,这个命令还没等得到执行呢,已经有最新的消息传来,有一队汉军的人马从草原方向直奔这边而来了。
首节 上一节 621/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