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620节


“哎呀!皇后娘娘,您的手指被扎破了……!”

皇后微微蹙起眉头,本来并不想惊动旁人。不过早已经被伺候在旁边的贴身宫女发现了。两个已经跟了她很多年的宫女连忙走过来,有些心疼的取走了她手中的活计,又连忙翻箱倒柜的去找伤敷药。

“不要大惊小怪了,你们两个呀!只不过是不小心被针刺了一下子而已,哪有那么娇贵啊!”

皇后有些无奈的笑了起来。把一些心思暂时收起,这么多年的宫中生活,她早已经学会了怎样掩藏自己的情绪。

“皇后娘娘是万金之躯,怎么能有丝毫的儿戏呢?奴婢早就说过,夜里比不得白天,就算是灯火再亮,也是伤眼神的……您总是不顾及自己的身体。”

“是啊,皇后娘娘这个月来,已经熬过好几次夜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本来您就不应该亲自做这些粗活,交给宫里的嬷嬷们,她们的手艺保证做出来让您满意。”

可以看的出来,两个宫女对于皇后的关切是发自内心的。她们在卫皇后身边已经待了很多年,对于这位待人和善的主子,在尊敬之余已经产生了很深的感情。

皇后只是浅浅的笑着,建章宫的每一个人,她都会宽容的对待,因为她自己从前的身份和所经历过的生活,让她从很早的时候就懂得了人间冷暖、情义的可贵。以己推人,不管后来的身份如何改变,她也一直秉承着这种和善。

“那是不一样的……只有自己亲手做出来的衣物,穿在他们几个身上,我才会安心呢。呵呵!”

宫女们自然知道皇后口中所说的他们是谁。稍微的忙碌过后,见皇后手指伤处确实没有什么大碍,才放下心来。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看着皇后刚才正在绣制的那副蜀锦,口中称赞连声。

“这图案和花色,可真是鲜亮呢!皇后娘娘的手工,就算是比起外面长安东市的那些刺绣坊主们,也丝毫不逊色半分呢……太子和公主可真是有福。”

这倒不是她们故意奉承,放在案上的蜀锦刺绣在灯光之下,看上去金丝银线针脚匀称,虽然还没有完工,但赏心悦目十分精致。

皇后笑着点点头,示意她们收起来,留待有空闲的时候再去绣完。这幅鸳鸯戏水图案的蜀锦,是她准备给素汐公主的。至于太子和小公主云汐,她都已经给他们做好了好几身。

见皇后在灯下有些心思不定的样子,两个贴身宫女彼此对视一眼,不敢再私自打扰。她们悄悄的屏退了其余伺候的人,然后收拾干净东西,又奉上一盏安神茶之后,退回到外面的房间,小心听着里面的动静。有些事,作为宫人她们心里也多少有些明白,只是那不是她们所能进言的,唯一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在心里多多祷告上苍,好好地保佑太子和两位公主平安福康,也好让皇后娘娘少担忧几分。

良久之后,安静的宫殿中灯花爆了一声,打断了卫皇后的思绪。她站起身来,轻轻的推开后面的长窗,清凉的风拂面而过,有无声的叹息遗落在这夜色中。

太子在几年之前就已经搬去博望苑居住了。她心里虽然万般不舍,却也无可奈何。这是皇帝刘彻的意思,是为了太子求学上进好好的学习政务,这样的事,她当然没有丝毫的理由来不舍得。

素汐也已经不在后院楼上居住了。她的房间虽然一直保留着,也会经常过来。但这个最会体贴母亲心意的女儿,终究还是有了自己的家。她已经嫁给那个年轻的侯爷,虽然皇后对她余生的幸福很放心,但每当看到那边楼上黑灯瞎火的时候,她的心中还是万分失落。

唯一还在身边的,也只有小女儿云汐了。只是……想到云汐,皇后看到小楼上还亮着的灯光,她知道云汐还没有睡。本来在这个时候应该过去再安慰安慰她的,只是她并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当前建章宫所面临的担忧。

忧虑的来源,不是太子也不是来自其他方面,而是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公主云汐。

云汐白天的时候,已经在这边哭了好几次。那个在宫中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的消息,终于还是被她知道了。虽然皇后安慰小女儿那只是流言和谣传,但她心里却清楚的知道,这件事并不像自己说的那么轻松。

因为,在不久之前,皇帝有一次心血来潮过来建章宫的时候,曾经对她提起过这件事。说是他为云汐公主看中了一门亲事,也许在合适的时候就会公开。当时听到耳中的卫皇后虽然没有立即说什么,但内心里已经是波澜翻腾,涌起无数的苦涩滋味。

皇帝并没有多说,他只是告诉皇后,为云汐选定的夫婿是一个有大本事的人,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在将来也许对江山社稷有很大的用处。

这么重大的事,皇后当然会动用自己的渠道去秘密地了解全部情况。当她明白前因后果之后,不禁大吃一惊。因为,皇帝说过的那个名叫栾心玉的人,他进到宫中的身份,原来是供奉的仙师。

皇后的心绪不宁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她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难道修仙问道这些缥缈虚无的事就真的那么重要?重要到需要付出自己亲生女儿、王朝公主为代价的地步吗!?

然而这样带着埋怨的疑问,她没有办法去当面质问皇帝,也没有办法和任何人商量。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尽量的拖延时间,让云汐相信这只是一个谣传。也许等到不久之后,皇帝会改变心意呢……这是她在建章宫中暗自祈祷了无数遍的事。

“好在,太子就快要回来了,还有元召……。”

皇后想到这里,心中略微有些安定下来。不久之后,在一队宫灯的指引下,穿过楼台亭阁,她终究还是走向了云汐的居处来。也许,有些事真的不必提前过于担心呢。

第五百六十四章 山高水阔青草长

被自己的母后所深深惦念的太子刘琚,此时此刻,虽然还一点儿都不清楚在长安将要发生的一些事,但想要回去的念头,已经徘徊在脑中几遍。

不过,他之所以想要回长安,倒并不是因为受不了塞外的风沙之苦,也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那不能为外人所道的忧虑,却只能对最信赖的人提起。

“元哥儿,我实在是想不明白,父皇为什么会一直对那些所谓的神仙道术念念不忘呢?从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宫中奉养着一些地位超然的术士,他们被称为仙师。可是这么多年来,何曾见过他们为大汉带来什么好处?更不用说修炼得什么长生不老之术了!父皇在国事大政方面英明神武,为中外臣民所畏服,可是唯独对此执迷不悟……难道他就从来没有听到过一些暗中的非议吗?元哥儿,母后和我对父皇信奉这些东西,其实一直都有很深的忧虑。但是却没有人敢当面劝阻……长此下去,却不知道那些术士仙师们会暗中蛊惑君王做出什么事来呢!”

塞外沙尘常年不息,元召立在马上,平静地听身边的这位大汉太子诉说着心中情绪。几百人的队伍在他们身后稍远些的位置跟随着,似乎在等候着什么。

他们的打扮,如果外人看起来可能有些奇怪,夏日的天气里,龙城一带还是有些炎热的,在没有作战任务的情况下,铠甲自然是万万不愿意去穿。都只是匝巾箭袖的武士穿着,外罩披风,头上却都戴着一顶这位年轻侯爷亲自设计的“斗笠”,而且下面都带着轻薄透气的纱罩遮脸。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对这种东西还感觉有些看上去怪怪的,不过既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免受风沙之苦,自然很快就成为外出大营时必不可少的配置了。毕竟,满嘴沙子的滋味,可不是那么好受的。

元召轻轻抖了抖披风上的一层灰尘,看了太子一眼。经过数次随军出征磨练之后,太子的眼光和心中所想果然与在博望苑中那个读死书的人有了很大不同。这正是他非常愿意看到的。

“太子,这些话是不能随便议论的。你要知道,整个国家的一切,现在都在皇帝陛下的意志之下……呵呵!如果有什么自己的想法,作为臣子的可以直言进谏,却不可以在私下非议。”

他们两个人并马在一处高坡之上,看着远来的方向。元召平淡的话语中,似乎包含着许多别的意思,但他并无意明说。太子的成长,需要他自己去慢慢的领悟而有所得,在皇权大位面前,任何拔苗助长式的帮助,不仅没有什么益处,反而极有可能对他造成困惑和不利。

“这些我自然都知道啊!除了在宫中和母后说过几次,却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流露过一丝一毫……我也就是只能对你说说嘛。你毕竟也算得上是和我们一家人了,更何况,姐夫啊!母后在最近给我来的信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我知道她的心中是非常盼望着你能够有办法帮忙的!”

太子刘琚对元召改了称呼,语气显的有几分急促。元召在心中微微的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

“这些事在当前来说,恐怕我也无能为力啊。毕竟皇帝陛下的所为并没有损害到国家的任何层面,所以……。”

元召的话还没有说完,太子却已经急的伸长了脖子,瞪眼直视着他,十分不满意的低声嚷嚷起来。

“你……你明明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谁说没有损害的?云汐啊!你难道不知道吗?大姐儿最疼她了,如今姐姐嫁给了你,从这一方面来说,那也是你的妹子啊。难道你就真的忍心不管吗?”

年轻的太子殿下虽然从小接受良好的皇家教育,在所有人面前都是彬彬有礼的样子。但毕竟是属于最易冲动的年纪,他们姐弟三人从小随着卫皇后经受过许多宫廷中的明争暗斗,数次遇险成长到今天,可谓是感情深厚。如今,忽然听到母后在书信中透露出的关于云汐之事,他自然能够感受到远在长安的卫皇后心中的不安。就算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远处的烟尘已经开始隐隐的出现在半空中,所有人精神一振,随后有马蹄声从那个方向传来。大汉军队的旗帜,带着铁血的气息隐约闪现。有人发出低声的赞叹,他们在此等候多时的凯旋之师终于回来了。

元召拍了拍太子的肩膀,两个人催动战马带领着身后的迎接人员向前方而去时,他低声对太子说了最后一句。
首节 上一节 620/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