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602节


虽然伤口很疼痛,但她只是咬了咬牙并没有去理会。在这样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稍微的分心都有可能在攻杀过来的匈奴悍将手中遭遇不测,毕竟已经身陷重围,生死就掌握在眨眼之间。

霍去病现在已经无暇去看身后的赤火军跟上来了多少,面甲下的那一双明眸中,泛出冷冷的寒光,越过刀光剑影和纷乱的马群,再次牢牢盯住了那面飘扬的匈奴王旗。

奔马如虎,人似游龙,右手赤火剑大开大阖,那一道红芒所及之处,衣甲平过,血如泉涌,挡者无不披靡。左手梨花枪迅疾如同毒蛇出洞,一点即过,然而所中枪者,尽皆为要害,死者乱纷纷!

千骑蛮族勇士,竟然没有一个能挡住这一人一马前进的方向。锋芒所及处,恰似利刃劈朽木,大浪卷残沙!

世间身具天赋异禀的人,无不是遇强则强,越是在危难困境中,反而能更加激发出无尽的潜能。如果元召在此,他看到眼前的一幕,也会为之惊叹佩服的。

在缓坡之上的单于羿稚邪诸匈奴看的明白,无不大惊!没想到来袭的汉军中竟然有如此人物。一种致命的危险陡然袭来,此锋芒不可挡也!单于可汗调转马头,连抽几鞭向山坡更高处而去。

其余的匈奴王子和贵族们连忙紧紧的跟上。而贴身留在这里保护单于羿稚邪的最后三十六位匈奴将军,见那一骑汉将已经贯冲过阻拦的人马,直奔这边而来,后面喊杀震天,赤火军与匈奴骑兵搏杀在了一起,形势大为不妙。他们并不犹豫,齐撒战马乱抖铰环,挥刀过来迎敌。对方如此厉害,可围而杀之!

然而,这些曾经在草原上称雄的匈奴战将,他们并不知道,有人注定就是他们的克星。他们更不知道,所有人如临大敌的对手,银盔胄甲之下,却是睥睨天下如草芥的冷傲红颜。

剑气如虹,人马合一的霍去病连过三十六将,血染征袍透甲红!她连看都没有看一眼身后的一地残骸,长枪斜指前方,三十余丈外,匈奴大单于……尔还往何处逃!

第五百四十四章 屠龙还须翻云手

薄暮流淌的草原上,其实也很有几番醉人的色彩。尤其是在今天傍晚时分,长草拂动,夜风微熏,犒赏三军的酒食,让汉军大营之中很多人确实带了几许醉意。

北伐汉军大本营,已经从黄河南岸的河套草原全部搬到了龙城附近的平阔地带。龙城,这座匈奴人在南部草原最重要的军事基地,从现在开始,就成为了负责统筹前后方所有征伐事宜的大汉尚书令元召的临时坐镇之处。同时,它也成为了来自大汉疆域内的重要军事物资的中转站。

而且,因为大汉太子刘琚和东宫属僚们就在军中,在很多方面可以说是代表着朝廷和皇帝的意志,所以此地就显得更加重要起来。

匈奴单于和他的大军北逃之后,龙城这处位置险要之地,现在已经全部处于汉军的控制之下。这个方圆几百里的地方,正是扼守草原南部的咽喉地带,处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交汇口。可以说,只要把龙城牢牢的掌握在手中,以军事力量震慑四周,远及漠北西域,尽皆轻而易举。

早在长安时候,元召所预先谋划的西域草原这一盘大棋中,龙城就是一枚重要的棋子。如今既然得到了手中,他又怎么会不好好的利用呢。

流经草原上的黄河两岸,龙城与朔方三城遥相呼应,这两边的水草丰美之地,正是最为肥沃的地区。千里沃土,一旦得到正式的开发,将来不管是从军事、民生还是经济方面来说,其中蕴含的价值,将会超出想象的巨大。

请求皇帝陛下批准设立草原经济带的奏章,经过元召和太子的共同署名之后,已经派飞骑以最快的速度送回长安。这样的机会时不我待,必须趁热打铁,在彻底平灭匈奴之患之前就要做到初见成效。只有真正发挥出经济带的巨大作用,让草原上的所有民众亲眼看到其中的好处,才能迅速地安定民心,把因为战争而造成的地区创伤在最短的时间内平静下来。

相信不用几年之后,草原经济带将会与西域经济带一起,一纵一横,共同带动北部和西部的起飞,到时候有了这两架外部引擎的助力和吸引,一个超级繁盛的大汉帝国出现,将会指日可待!

这就是元召用十年准备时间,为曾经给予他恩惠的中原故土绘制的宏伟蓝图。澎湃的东海南疆,辽阔的草原沙漠,连通极西方世界的广袤西域地带……到了那个时候,它们都将在大汉王朝的意志之下,共同形成一个在历史上从来未曾出现过的超级强大东方力量!

把这样的力量握在手中,再次放眼九洲四海,无极八方……试问普天之下,有何抗手?率土之滨,谁敢不服!

在很少有人知道的元召内心深处,这才是他真正的野望!历代皇帝的功业算什么?诸侯将相的权力又算的了什么?既然因缘际会回转千年,那这苍茫大地四海八荒,但凭只手主沉浮,又有何不可呢?!

眼中所见,不过都是吾土吾民,脚下所在,皆是先祖曾经生活的家园,这种血脉相连的渊源,即便是轮回断裂了时光,也永远割舍不了!

“……当尽全力,使芸芸诸生自本朝之后不再受兵戈之苦……以我一腔热血,换得这大地人间免流离之叹……不过如此罢了!”

在流年岁月的长乐塬上,风雨如晦的夜晚,一盏昏黄灯光中,这是元召曾经平静的对那位嶙峋青袍书生疑问所做出的回答。这样的直抒胸臆,他只对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说过这一次。当是时,满室皆感佩,天地呜咽声!

而今,万里征途已经走完了大半,眼见着一局棋盘即将圆满。虽然必将还会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危难,但大局已定,所欠缺的也只剩了最后的一击。元召心中的喜悦和宽慰,已经是满满的超出了预期。

一路追随作战的西域联军,在亲眼所见了大汉军队的威风之后,终于彻底的心悦诚服,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生悖逆之心。但凡是具有思考能力的人,都已经看到了匈奴人的即将败落,昔日威风凛凛的匈奴铁骑一路败北日落西山,虽然令许多人心中顿起世态无常之叹,但同样的振奋和期望更是迅速攀升。

随军征战的西域诸王和权贵重臣们,以恭敬无比的态度拜别了大汉太子和元召之后,和那位归降的匈奴浑邪王一起,在大汉军队的保护下,踏上了去往长安觐见的路程。至于将来等待着他们的是怎样的惊喜或者是忐忑,现在还无人得知。

“元哥儿,你猜父皇会怎样对待浑邪王和他的十万部众呢?这样的受降规模,以前可从来没有过呢!”

目送着庞大的团队逐渐远去,太子刘琚脸上的兴奋之情依然没有消退。这几天接连传来的大捷消息虽然已经让他的心灵感觉到有些麻木,但在今天早些时候,当杀虎岭战役的最新捷报传来的时候,他和所有人一样,还是被一下子惊呆了。

“放心吧,皇帝陛下不会把浑邪王怎么样的……至于他的那些部族民众,我们大汉王朝新近开拓的许多疆土有的是地方安置,十万人很多吗?呵呵!”

元召淡淡的看了太子一眼,眼神中似乎有许多含义。虽然傍晚的光亮有些不足,看不太清楚,但太子刘琚却忽然感觉到脸色有些发红,手脚微微的局促起来。他悄悄地扯了扯元召的衣袖,放低了声音说道。

“元哥儿……姐夫!你别误会,我可不是那贪财好色之人啊!只不过是东宫的那几位詹事,他们说在这样的大事面前要懂得选择时机,不能拂却了归降之人的好意,这样才能安定他们的心思……就算是去长安觐见之时,其也会在陛下面前盛赞我的仁德,通过他们之口对父皇说这些话是大有好处的呢……我当时还在犹豫,可他们已经接受了那匈奴人的好处……。”

看着他有些惭愧的诉说,元召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神色有些琢磨不定。太子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太仁慈了……这样的品格,如果放在平常人身上,自然是一种美德。然而,他不是平常人,大汉太子的身份,注定将来会继承这个日益强大国家的皇位,对于这样的身份来说,这便是一个致命的缺陷!

刘琚已经被立为太子将近十年了,元召不相信以当今天子的锐利眼神,他会没有发现自己选定的继承人身上的优缺点。之所以从来没有提起过,不过是在暗中观察罢了。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啊!

“走吧,跟我去一个地方。”

元召沉吟片刻,拍了拍这位“小舅子”的肩膀,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帮他好好的成长一下。

“去哪儿?你不是那会儿着急要去察看冰儿的伤势的吗?”

太子有些摸不着头脑。赤火军凯旋归来的时候,他知道霍去病受了重伤,元召当时亲自疗伤敷药之后,就已经沉沉睡去了,此刻也不知道醒来了没有。

“那个不需要你操心。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办。难道你不想亲自见见汉王朝的头号大敌单于羿稚邪吗?呵呵!”

暮色之中,元召的语气很随意。却没有人看到,有一丝沉重的杀气,迅速的在他的眼角隐没了。

太子刘琚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他几乎是不可置信的看着元召,确信自己没有听错后,紧张的抓着对方的胳膊低声急促的问道。

“你说什么?姐夫!匈奴单于难道没有死在杀虎岭?他、他是被活捉了吗?!”

元召微微点了点头,两个人的对话声音很低,站得远些的羽林军侍卫和大批太子宫属僚们都听不见。太子见他脚步移动,连忙紧紧跟着。走了没几步,却见元召又回过头来,脸色有些冷淡的对跟着过来的那些太子随扈摆了摆手。

“我和太子有事相商,你们就不必跟着了!”

这一帮人有些呆愣,元侯平常待人一向和气,此刻却如此严肃,让大家有些很不习惯。
首节 上一节 602/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