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601节


“师父……你可绝对不能够反悔啊!”

“当然,绝不食言……这样的功勋,足以抵得上世间任何的报酬!”

银盔已经放下了面甲,耳边是厮杀的呐喊和呼呼的风声,在这激烈厮杀的时刻,无人看到,那英眉秀目的脸上,竟然浮现出一丝快慰的微笑。

师父为了鼓励自己,许下了这样的承诺……哼哼!不过就是区区的匈奴单于嘛,又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次他既然撞到了自己手上,就算是为了让师父兑现诺言,也绝对不能让他逃走了!

眼眸之中燃起两团小小的火苗,刚才突入战阵之前,霍去病早已经看清了战场的形势。身为将军,要时刻把握战机,瞅准机会一击毙命,这就是天纵之才与普通将领的分别。龙马直趋的目标,前方匈奴大军后阵,那处缓坡高处,匈奴王旗之下,大单于羿稚邪所在!

单于羿稚邪在此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把骑兵主力分成了两队,分左右两翼去夹击已经与先锋骑兵接战的赤火军。

其实,在优势兵力之下这样做,本来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三路骑兵共同攻击对方一个目标,胜算极大。只不过很可惜,他遇到的对手是这世间最无敌的将军和经受过最严格训练的一支骑兵,在他们面前,战术和战略不起作用,速度和勇气才是决胜的关键。

单于羿稚邪没有想到,当先与赤火军接战的匈奴骑兵先锋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被击败了。他们根本就没有坚持到两翼策应骑兵的到来。虽然两边展开夹击的匈奴人与正当中突进的赤火军相隔也不过百余丈的距离,几个呼吸之间就可以赶到展开战斗。但对于以行动迅捷意志明确的赤火军来说,这短短的功夫,经足够了!

以霍去病为首,李敢、张骞、李望、张继这些赤火军将军各自统领部下,就如同是直接劈开波澜勇往直前的一把利刃,在大潮还没有合拢之前,洪流铁骑奔涌向前,向着那最终目标杀去!到了现在,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他们的马蹄了。

单于羿稚邪和匈奴贵族们驻马观战的那处缓坡并不高,最开始的时候,看到匈奴骑兵们的勇敢和奋勇厮杀,他们心中的情绪还是很振奋的。然而不过眨了眨眼的功夫,战场上的形势就突然发生了变化。

汉军击溃匈奴前军,径直往这边杀过来了!看得清清楚楚的一众匈奴部落王和贵族们不禁大惊失色。

“大单于,大事不好了!汉军骑兵来势凶猛,我们……还是赶快撤退吧!”

面对着身边人焦急的神色,单于羿稚邪咬了咬牙,做出了此生让他追悔莫及的一个决定,他是真咽不下这口气去啊!

“全体勇士听令!去上前拦住他们……大家不要着急,只要缓得片刻功夫,两翼的骑兵就会赶过来了。汉军亡在旦夕之间尔!”

带领忠心护卫单于可汗的这千余人马的将军听到这样的命令,虽然有些担心草原之王的安全,但还是义无反顾的拔出弯刀率领着所有能战之士,迎着杀过来的赤火军扑了过去。

这千骑精锐之师,可以说都是匈奴军中选拔出来的最厉害勇士。在此时此刻,为了保护单于可汗和王庭贵族们的安全,他们已经抛却了个人生死,准备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阻挡住来袭的敌人,为胜利争取最后的机会。

第五百四十三章 所向披靡万人敌

大汉赤火军作为一支经受过烈火锤炼的骑兵,它的最厉害之处在于,真正的做到了如臂指使行动一人!

一个人通过手脚的指挥来达成自己的意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十个人想要同时做到这一点,则需要经过好好的训练,才能随心所欲的协调。那么,百人、千人、……数万人呢?如果有人真的能够把千万骑的军队训练成进退自如趋进如风的话,那这世间名将的称呼,便当之无愧。

春秋战国时的兵法大家孙武子在其讲述的韬略中,把这样的最高境界称之为“静若处子,疾如脱兔”!

千年以降,能够达到这样标准的将军和军队,不是说没有,但却是极其稀少。而如果那位兵圣能够亲眼所见今天在塞外沙场上所发生的大战的话,那么相信即便是他也会连声赞叹的。

赤火军的这次杀虎岭之战,完美的阐释了什么叫做世间最强军的风彩!也就是从这次战役开始,赤火军被称作“天下第一军”,冠诸于大汉王朝数支强军之首。所有的将士牢牢地维护着这种荣誉,历经沙场风尘,盛名始终不坠!

杀虎岭战役,无论是其战斗的激烈程度还是对后来的影响力,毫无疑问是汉匈百年战争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决战。这次战役取得的辉煌胜利,直接导致了匈奴王庭的彻底崩溃,使其元气大伤,再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统筹大局对抗汉军长驱直入北上的脚步,为实现元召在《平戎策》中提出的最终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汉帝国的史书,无论是官方还是野史,都对杀虎岭战役给予了详细的记载和崇高的评价。虽然因为后来发生的许多事,对于帝国历史上出现过的那位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的天才将军,在纪事方面有着诸多的禁忌,但不管是怎样的传奇和扑朔迷离,都无法掩盖身为赤火军第一任主将在这其中闪现的耀眼光芒!

当然,对匈奴作战的胜利,不能把所有的功劳都记在某一个人的头。这是整个大汉王朝齐心协力所做出的伟大功绩。尤其是军中将士们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当是可歌可泣。

杀虎岭战役发生时,早已经率领着黑鹰军主力从右路千里挺进漠北的长平侯卫青三十六岁,坐镇龙城汉军大营统筹大局指挥调度所有前后方事宜的元召二十一岁,而在杀虎岭初升的朝阳中,左手剑右手枪直取敌酋的霍去病不过十八岁!

霞光初绽,万马奔腾,赤火军今日战绩必将光耀史册!这是所有在冲锋的将士们心中同时激荡起的念头。这个时候,不再需要将军令的指挥,奔驰在最前方的那匹龙马就是引领他们的方向,那处缓坡上的匈奴王旗就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察觉到赤火军攻击意图的匈奴骑兵两翼军队终于反应过来,这些忠于大单于可汗的匈奴勇士们开始调整方向,拼命的对赤火军展开了围追堵截,以便在他们对大单于所在形成威胁之前截杀住。

杀声震天,羽箭乱飞,这是真正的生死绝地。两军之间相隔的距离本来就不远,匈奴骑兵很快就追杀过来。如果两军陷入缠斗中,势必会拖住赤火军冲锋的步伐,单于羿稚邪和他的王庭贵族们很有可能会趁机逃窜,那么即便是把这两万匈奴骑兵全部消灭,也是美中不足的。

关键时刻,有将近万骑赤火勇士们组成的这支冲锋队伍,开始自动地发挥其灵活多变的作战风格。首先引兵出来断后的是博望侯张骞。

张骞算得上是赤火军自打成立以来资格最老的将军了。他在当年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候,与奉命率领百骑跟随保护的霍去病就开始搭档。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深深地叹服于这位元侯弟子的军事天赋和无双勇气。

而后来在打通西域的一系列战役中,他作为军中最得力的助手,帮助骠骑将军打理一切大小事宜,在战场上最知道年轻主将的心思。

张骞带着三千多赤火军骑兵直接拨转马头,与后面紧紧追赶上来的匈奴人展开了激烈的冲杀,使其不能再往前进一步。

两位宿将李望、张继也各引一军,斜刺里冲杀出去,分别挡住了从两翼攻来的匈奴骑兵,汉军与匈奴军互相对撞,刀光雪亮,大呼酣战,无人退后半步。

东方的太阳终于跃出崇山峻岭,光芒反射到刀剑上,刺得人眼睛生疼。血色弥漫在沙丘与草地之间,两军交战的战场上,那匹赤火神驹天山龙马就像是飞起来一般,带着无敌的锋芒奔向前方的目标。

即便是放下了面甲,俯身在马背上的霍去病还是感受到了疾风掠过肌肤的刺痛,龙马知道主人心意,在这样的时刻,几乎是一跃数丈,所有试图拦阻的匈奴骑兵没有人能够赶及它的影踪。

锐利的枪尖与宝剑的光华护住这一人一马,无可挡者!而紧随其后的李敢率领千骑做掩护,远者弩箭攒射,近者挥刀乱砍,把有可能威胁到那飞逝身影的所有匈奴人全部击杀,使后顾无忧。

那段缓坡眨眼即到,正前方涌过来的彪悍匈奴骑兵全部是劲旅打扮,双方相隔十余丈左右。这队贴身保护单于可汗的勇士在其将军的指令下,摘下背后的弯弓,箭囊之箭名曰“鸣镝”,各自搭弦,准备发射。

身负常年保护单于可汗安全职责,这些匈奴人自然是极其厉害的家伙。如果放到军中,职位最低的,也得是百夫长以上。他们忠心的目标只有一个,只要单于下令,世间不管何人皆可杀!

“鸣镝”铁箭是单于羿稚邪的独家发明,三棱箭头不仅沉重,而且发射出去之后,箭枝上特制的小孔会发出刺耳之音,离弦破空,威势惊人。

想当年,这位草原上的枭雄篡夺王位的时候,就是用这种箭射杀了老单于。今天,为了保护匈奴王的安全,除了留下几十个最贴身的随在坡顶外,其余这千余骑全部出动,纵马弯弓,直射敌军。

到得此时,最前面的那绝尘一骑与李敢率领的赤火军骑兵已经拉开了距离,眼见着就要闯入敌方的骑阵。听到匈奴人开始射箭的声音,李敢这位李家神箭的传人横挽大黄弓,早就连珠箭发!而其余的人也行动迅捷,手中的九臂连环弩不停的激射。在双方的上空,瞬间就被千万箭雨覆盖。

情势如此危急,可以说生死全凭天定!不管是匈奴骑兵还是赤火军将士,不停的有人被弩箭击中,跌落在飞溅的沙石之间。战马悲鸣,生命迅速枯萎……铁血与无情的战场,就是这样的残酷。

不过相对来说,匈奴人的死伤要更惨重一些。“鸣镝”铁箭再厉害,它也比不过九臂连环弩的威力。随着双方越来越近,在这段冲锋的过程中损失了几百骑的匈奴人,举起了闪亮的弯刀,开始蓄力准备砍杀。

当天山龙马带着它的主人一跃而起冲入对方刀林枪簇的时候,霍去病顺势挑翻了两个挡路的匈奴骑兵,然后把长枪交到了左手。片刻之前密集的箭雨中,她终究还是受了伤,一枪一剑虽然遮挡住了无数射向她的羽箭,但有一支透过铁甲叶子而入,伤及了右肩胛位置。
首节 上一节 601/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