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559节


那些妖僧门众被赤火军杀死了很多,其余的都逃之夭夭。不过这些家伙也十分歹毒,不仅放火烧毁了那座最大的储粮库,而且在城里的水井中,都投了剧毒。幸亏城中西羌居民的突然死亡,引起了赤火军的警惕,太没有使他们的毒计得逞。

然而这样一来,就面临着一个重新寻找干净水源的任务。不过等到赤火军动用人力,试图挖几口水井的时候,却有些奇怪地发现,他们挖掘出来的井水,竟然不能喝。

气味刺鼻,颜色发黑,而且越往下挖,情况越严重。这就不是水,倒像是油。这样试探性的挖了十几口后,才好不容易发现一股清水,终于解决了饮水的问题。

而那些出现黑颜色液体水井中的异状,却引起了博望侯张骞的注意,他前几次出使西域,曾经听这些国家的人说起过,在这片广阔的地域中,出产一种可以燃烧的油。当地人常常用于生活使用,看来这些就是了。

当他把这种情况告诉骠骑将军的时候,霍去病的眼中有一丝亮光闪过。她想起曾经听师父元召说起过的,那年大军东征真蕃国,在国之南部,也就是现在的大汉高丽郡地方,发现了两种很珍贵的物产,一种是棉花,另一种就是黑油。

霍去病清楚地记得,当时元召说起这些事时的口气异常兴奋,好像它们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似得。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东西确实用处极大。

在随后四五年的时间里,棉花已经被引进中原地带,开始大规模的种植。而它的好处显而易见,在寒冷的季节里,穿在身上加于被褥中,抵御寒冷,为人间增添无数温暖。

至于在高丽郡发现的黑油,据师父说,那东西的用途会更加广大,只是很可惜,量产太少了,现在还无法利用起来,只能慢慢来。

那么,现在西羌王城中发现的这些黑油,是师父大力推崇的那种有大用处的黑油吗?霍去病的心中有些莫名的雀跃起来,这种感觉,竟然比消灭敌人打了大胜仗还要激动。

元召师父曾经说起过,这种黑油极容易大规模的燃烧,在当前的条件下,把它们用于军事作战还是有可能的。那么,怎么样找个机会,好好的试验一下呢?

明眸清秀的将军穿上盔甲,命令召集起了手下将校,她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需要所有人去认真的执行。如果能够计谋得逞一战成功的话,也许,与匈奴人的决战,将会变得极其容易!

而同一时刻,在距离西羌王城正北方向不足百里之外,休屠王所在的中军大营内。这位西部草原的王者,终于接到了来自前方汉军的消息。

这也不怪匈奴人的消息迟缓。谁能想得到呢,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那支汉朝军队的行动会如此迅速。

匈奴人刚刚回到他们的营地,联合屠灭了三千汉军的西羌白马藤甲军,就被人家随后赶来的援军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连一兵一卒都没有逃脱。紧接着,对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马不停蹄就攻陷了西羌王城,听说连西羌王本人也被枭首示众,悬头颅于宫门!

这样的突然变故,令刚刚听到消息的休屠王不禁大吃一惊。

“速去查明,汉军将军是什么人?用兵怎么会如此厉害!”

第四百九十九章 壮志凌云 王城铁骑惊梦

并没有等多长时间,休屠王就得知了他想要知道的事。听完斥候的详细汇报之后,他几乎要出离的愤怒。

据投降的汉将庞信介绍,这次来的汉军将军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已!凭着七千人马就敢如此猖狂?在这西域之地、他休屠王和浑邪王共同的势力范围之内,大摇大摆的一路行兵至此。沿途收服众多的番国还不算,现在又把匈奴人的老朋友西羌王给灭了!

如果是令匈奴人素来忌惮的李广或者是元召,亦或是黑鹰军的卫青亲自来的话,休屠王还可能会加以重视。可是这样一支没有听说过的军队,就这样嚣张的一路烟尘。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不把这些深入西域的汉军彻底消灭,让他们匹马难还,那匈奴人还有什么脸面自称为这片大地的主宰者呢?

尤其是听打探来的消息说,汉军一路上兵锋所经过的国家,都掳掠了大量的财富,现在都集中到西羌王城之内,看打算是把这里当做一个暂时的据点,等到后军再来转运回汉朝的。这样的消息,让他心中一动。

相比较起消灭汉军,财富的诱惑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果能既把汉军消灭,又把财富收入囊中,然后把这些已经混乱的国家正式纳入铁蹄弯弓之下,才是两全其美的事呢。

于是,休屠王决心已下,马上召集诸千夫长以上的人来大帐商议。果然,麾下的骄兵悍将们听闻之后,全体踊跃,立即就定下来出兵的事宜。

汉军不过七千,一口吞下,轻而易举!这样的好事,自然不能让给浑邪王,必须要兵贵神速。要不然等到迂回包抄汉军后路的浑邪王部也赶了过来的话,那就狼多肉少,不好分了呢!

双方相差将近十倍的兵力,胜负似乎不用等到交战,就已经显而易见。如果不是为了策应雁门关外的单于可汗兵马,休屠王才不会如此兴师动众呢。现在只不过是用来对付眼前的汉军,杀鸡宰牛刀尔!

休屠王一声令下,也不用分什么左翼右翼了,直接大军挺进,以一种碾压一切的气势,在这片几百里的平阔地带范围之内,成扇面形杀奔西羌王城而来。

六万多骑兵出动,非同小可。尤其是匈奴骑兵,素来以凶残闻名。所有临近西域国家的人,都领教过他们的厉害。因此,大军行经的地方,早已经逃跑的连鬼影子都看不到一个。

骑兵行进速度很快,透过直冲上天的烟尘,目力所及范围之内,最前面的匈奴将军已经能看到西羌王城高大的城墙。

匈奴人正感到有些纳闷儿呢,按理说万马奔腾这么大的动静,汉军不可能一点儿都不知道吧?可是已经快到王城了,不要说汉军骑兵的影子没有看到,就连汉军斥候都没有见到一个。难道说,他们见势不妙早已经连忙遁逃啦?

不过,他们的担心有些多余。忽然就有一支汉军大约几百人从斜刺里穿了出来,战马跑得飞快,离得几十丈之外,开始发射弩箭,给匈奴骑兵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匈奴将军大怒,喝令一边开弓放箭,一边加速追赶。区区几百人就敢掠阵杀人,这真是欺人太甚!今天非把他们赶尽杀绝不可。

只不过令匈奴人感到气闷的是,突然出现的汉军队伍明显是早已经计算好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汉军的九臂连环弩可以射杀他们,匈奴人的弓箭却没有这么远的射程。只得眼睁睁的看着那几百人杀人之后,就此跑远。

这就怒了!不用等到后面的休屠王下令,冲在最前面的匈奴万夫长就率领着自己的勇士们直接朝着他们逃入王城的方向追过去。

在这追击的过程中,同样的袭击又发生了好几次。也不知道这些汉军是出于什么目的,总是突然出现,然后远远地用弩箭杀伤匈奴骑兵后,就以最快的速度逃跑,既不恋战,又不纠缠。

难道汉军真的以为凭借这样的手段就能阻止匈奴几万精锐的前进?简直是笑话!这就如同小小的螳螂不自量力,想要挡住巨兽的脚步一般,最后的结局,必然是被踩成肉酱。

与冲锋的匈奴万夫长具有同样想法的人,并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全部!不要说是这些一向彪悍自傲的匈奴人了,就算是此刻跟随在休屠王马后的降将庞信,他的心中也并没有丝毫危险的预兆。

双方兵力相差太悬殊了。就算是汉军再勇猛、再能打那又怎么样呢?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小小的伎俩都是渣渣啊!

六万精骑大军,如同荒漠里的沙尘暴一般,卷地而来,足以吞没前方的一切。没有人怀疑,七千汉军如果没有来得及跑远,那么眼前的这座王城,就将是他们的葬身之地。

一座城池的兴盛繁荣或者是衰亡败落,有的时候需要很多年,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但在某些时候,则只需要半天的功夫,决定其命运的,是将军口中轻轻吐出的一个简单命令。

很不幸,西羌王城的历史,已经走到了终点,它宿命的结局,也许就在今天。从此以后,这座城市的名字再度出现的时候,只能是在史书中,在光辉的大汉战争史册上。它将作为一个标记,标志着一场伟大战役的最激烈部分从这一刻开始。

天气阴沉,千里平沙漠漠。汉朝与匈奴之间的第二次大决战,即河西战役,最经典之战,正式拉开!

随着离王城越来越近,汉军的侵袭终于停止,在匈奴骑兵看得到的地方,他们全都狼狈的逃进城去。其仓皇之态,令人可笑。也许是被这铺天盖地而来的匈奴骑兵气势吓破了胆子,掩后的汉军甚至连城门都没有关好,就不管不顾地自己逃命去了。

匈奴人的惯例,在攻城略地之前,战马驰进射程之后,是要对敌人来一轮齐射的。冲锋在最前面的两个万人队,在各自万夫长的带领下,挽弓搭箭,箭簇如林,只是他们并没有把手中的箭射出去。

不是他们不想射,也不是他们没有力气射,只是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城上城下早已经光秃秃的,人都跑得不见了踪影,就连护城河上的吊桥都没有人拉起来,厚重的城门敞开着,就更不用说了。很明显,退进城的汉军根本就没有停留,直接穿城而过,从另一边逃跑了。

带队冲锋的万夫长不屑的冷笑一声,在马上收起弓箭,重新挥舞着弯刀,连犹豫都没有犹豫,直接就踏过护城河,纵马入城。紧跟在他后面的部属们摧动战马蹄声如雷。现在他们心中的唯一期望就是,汉军不要跑的太快,希望能够追上,再大杀一阵,才不枉了这一路的奔忙。
首节 上一节 559/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