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558节


人生天地,命如朝露,短暂的也只不过如同旦夕之间而已。此生如逆旅,我辈尽皆是行人,如果这一程走到尽头,老死床榻之上叹息于儿女环绕中,就此烟消云灭。那才是一个将军最大的悲哀!

果然,听到他这一番话中的鼓动之意后,刚刚度过而立之年的李家子,伸手握住了元召的臂膀,剑眉如同飞扬的风帆,意气风发,无与伦比!他拉着比他小十多岁的年轻侯爷,并肩站在船头,以手作剑戟指前方。

“若真能得此机会,我李敢愿帅领三军,自此往西征战,马蹄所及、刀箭所至处,管教它们都成为大汉的土地,使大汉长安真正的成为天下的中心!”

大江穿过峡谷口,远处一望无际的高原扑面,波浪激流,光芒垂野,龙吟虎啸,不可断绝!

元召微微侧了侧头,笑意微不可查的掠过嘴角。每一个有梦想的人,自己都会给他们提供一个最好的机会,至于是不是能够名垂青史彪炳千秋,就看个人自己的努力了。只要李敢有信心和勇气,他的未来之路,必将与历史上截然不同!

有苍鹰飞过天空的声音,元召抬起头来,遥望天际,最多再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就要停船登陆了。相信不久之后,就会得到赤火军的消息,那个鹰隼试翼的天之骄子,现在征战到了何处?和匈奴骑兵的主力较量过了没有呢?

西羌王城内,被元召惦记起来的人,此刻接连打了几个喷嚏。不过,这不是被人念叨的结果,而是稍微受了伤寒。

多变的气候,终究还是让骠骑将军感到有些不舒服。本来就是畏寒的体质,因为前几天军中缺粮,她有些吃不下粗糙的饭菜。再加上连续的征战,感到精神有些很疲倦。不过,在此时此刻,危机四伏,大战将至,却一点儿也懈怠休息不得。

赤火军在王城内做暂时的休整,以补充体力,搜集粮草,为下一次的战斗做好准备。

而派出的部分精锐,在城内外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搜查和捕杀。奉骠骑将军令,他们的打击对象,主要就是那日进行刺杀的主谋和余党。

对于敢行刺将军和杀死同袍的敌人来说,赤火军的围杀手段是极其残酷的。负责此事的几个校尉,都受过专业的训练,根据蛛丝马迹就能查找出隐藏的敌人踪迹,往往会在猝不及防之间,就对已经找到的猎物发起突然袭击,无论对手是谁,也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都必把对方彻底铲除而后快。

如此毫不留情的杀戮之中,自然免不了有许多冤死之辈,但这并不在赤火军的考虑范围内。因为,西羌国中人有很多都信奉一种妖僧邪术,这让骠骑将军和部下们想起在长安学院的时候,曾经差点儿让长乐侯元召丧命的那件事来。

于是,绝杀令下,铁血无情!

第四百九十八章 明日大战 风起云沙千层

当大汉的后续军队终于从水路踏上高原,开始行进在后来被改称为“河西走廊”的西域之地的时候,他们终于接到了先头部队赤火军的最新消息。

元召勒住战马,听完全部始末,他的心中有欣慰,更有许多怒意。虽然已经见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阴谋陷害、借刀杀人的太多行径,但当这样的事情真正出现在眼前,他还是忍不住感觉到悲凉。

“赤火军现在何处?”

“禀报元侯得知,骠骑将军大军此时正在西羌王城休整。好像……顺便在清剿西域妖僧门众。”

“那么,匈奴二王军队现在又在什么位置?”

围在他身边回话的五六人,却并不是来自汉军的斥候,他们打扮各异,但都目光闪烁显得十分精明干练。在元召面前毕恭毕敬,一丝不苟的回答着他的问话。

这些人的身份很特殊,他们在很久以前,就已经随着远去西域的商队来到各国,以商人的身份进行着各种活动。至于在行商之外,他们奉令去干的事,却并没有人知道。

这几年来,陆陆续续以类似身份进入西域各国的人有很多,他们在暗中结成了一个严密的情报体系。他们都经受过最严格的训练,只向一个人负责。

在他们每一个人出发远行的时候,长安故里,曾经有人亲手记下他们的名字,并且一个人一个人的把某个象征着他们身份的小铁牌交到他们手中。

“身离吾国,心在长安”。从此以后,这便是他们的忠诚和信念!

如果说,有人在许多年前就已经策划好今天的局面,那就太令人震惊和可怕了。可是,这就是事实。也只有这些先行和潜伏者,才能深刻的知道,这位年轻侯爷的深谋远虑是如何远远的超出这世间的认知。

而今天,当大汉的精锐之师终于大规模的踏足这片土地的时候,他们也终于等到了要等的人。

栉风沐雨五六载,铁骨生锈,英魂飘渺,一起来的百余人死去了很多,每一个人的背后,其实都有一段精彩而悲壮的故事。只是当这一切牺牲终于换来大汉军队的威武时,唯一能记下他们功勋和名字的,也只有这些继续执行任务的人带回来的死去者遗留铁牌信物。

还有,眼前这位年轻侯爷神色的动容。

人生有轻如鸿毛,亦或有重如泰山。每一场胜利国战的背后,都有一些籍籍无名的人付出了很多牺牲。这些真正的无名英雄,元召素来对他们都极其敬仰。

交回来的小铁牌足有六七十块之多,斑斑锈迹,点点血痕……元召默默地把它们全部放在马后的革囊中。

牺牲者,何其不幸。他们其中有些人的死亡消息,也许在一段时期内不能让他们的家人得知。但他们又何其有幸!因为国家不会忘记他们,民族不能忘记他们,后世民众不能忘记他们……而元召更不能忘记他们!

在煌煌巨著《大汉帝国史》中,有专门儿辟出的章节,来为这些人立传作评。其中太史令曾经引用元公的赞誉结尾,给予这些黑暗中行走的英雄以至高无上的评价。

“……以三尺之身,报效家国怀素。潜踪匿迹,行世间最危难之事。不计功名,藏于黑暗,忠心赤胆,可昭日月……既不能显功于当代,岂容埋没英名与后世……!”

而今天,当大汉军队即将与匈奴骑兵在这西域之地展开最激烈碰撞的时候,他们的使命还并没有完成。在恭敬而准确的汇报完匈奴人的所有行踪后,他们便重新隐没在远去的风沙苍茫中。

直到目送着他们的背影全部消失,再也看不见的时候,元召回过头来,对着身后另外恭候的一群人,提出了自己的一个请求。

“诸位都是勇敢追随着汉军的脚步来到西域的商贾大家,既然来了,相信此行必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不过,在汉军取得彻底的胜利之前,我想请诸位帮我做一件事。”

元召虽然是商量的语气,但没有人会拒绝他的要求。即便是还不知道要去干什么,但这些来自汉朝境内的商贾们已经是异口同声的先答应了下来。

元召拱手答谢,然后他的脸色变得肃然,语气中带了一丝悲凉的色彩。

“前方不远处的战场上,有三千汉军将士的遗骨,在这异国他乡,无人收拾……如果诸位能帮这个忙,我元召必定铭记于心,当有厚报!”

淡淡的语气中,饱含的沉痛之音令人心恸。所有人都抬起头来,脸色涨得通红。

“元侯……这说的是哪里话来!我大汉将士为国征战,身为汉朝子民,人人都承受其恩泽!我等必不负所托,让每一个牺牲的英烈魂魄回到生养他们的故地。此事元侯尽管放心,一定会办的妥妥当当!”

元召再次点头致谢,放下心来。这样的事从此以后应当成为永例,为国浴血者,勿使一人之忠骨不得还乡。

“李将军,传令大军加速前进吧!匈奴人将近十几万铁骑已经分两个方向包抄,赤火军也许会陷入前后夹击之中……希望我们会赶得及。”

元召一面吩咐,一面在心中暗自琢磨。霍去病待在西羌王城干什么呢?赤火军兵力不多,最有力的作战方式,是灵活机动的穿插寻找战机。如果在城中迟迟不去,一旦被匈奴大军包围,那可就糟糕了。

其实,元召的担心,霍去病和手下的几个将军也早就想到了。只不过赤火军现在还不能马上撤出,因为他们准备的粮草和水并不充足,之所以还未曾离去,是想要再多找一些,尤其是水。
首节 上一节 558/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