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526节


由河间王公子刘东方几人都签字画押的供词,被放在内侍手中的托盘里,小心翼翼的躬身走到御案前,竹简不过一卷,重量却似千钧。

皇帝刘彻垂下眼帘,淡淡的瞟了一眼,然后随手拿起来想要展开看时,手却又忽然停住了。东方朔偷眼看的明白,他心中一动,果然看到皇帝前倾的身子又重新坐直,有许多很微妙的情绪,在这片刻之间,也许在不为人所知的内心发生过一场山呼海啸。

“今日朝会……朕有些意外啊!这么平常的日子,竟然会有大事发生?呵呵,好吧,廷尉且请回去坐下,不妨稍待片刻。朕想要听听,大臣们关于今天的这两件事,有什么想说的没有?”

皇帝的语气有些奇怪,不过杜周并不以为意。这位自诩英明神武的天子内心是如何的猜忌多疑,许多眼明耳聪的大臣早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他绝不相信,皇帝对于牵扯到诸侯王的事会不为之所动。因此,施礼归座后,他与某几个人的目光对视了一下,便得意洋洋地等待着事态的发展。

片刻的沉默过后,主爵都尉汲黯刚要率先站出来,不过已经有人抢在了他的前面,是坐在丞相之下的那个人。

“陛下,臣有话要说!”

见是御史大夫张汤,皇帝微微的点了点头,脸上不动声色。而汲黯、东方朔等人脸色更加沉重,谁都知道,张汤这狠人与元召有解不开的冤仇,他现在站出来,绝对没有什么好事。

“卿可是为了刚才之事吗?御史大夫有话尽管说来。”

“启奏陛下,您误会了,臣却不是为了这两件事。想那皇室的宗法规矩,乃是高祖皇帝所制定,臣本来就无权置问。而廷尉大人独立行使国家法权,为国查奸纠恶,身为臣子的,更是没有插嘴的余地啊!”

张汤就是张汤!此人从一介小吏爬到今天三公的地位,行事手段的厉害非是旁人可比。只这寥寥几句话,就把想要替元召辩解说情之人的说辞都堵住了。是啊,皇室宗法和国家法度所在,不相干的臣子乱说什么话呢!一切唯有圣裁。

东方朔心中暗自焦急,他非常希望听到皇帝出口否决张汤的话,仍旧坚持让所有大臣们来一场争辩,那么一切也许还有转变的机会。然而,皇帝并没有那么做,反而顺势转变了口气。

“哦?既是如此,那张卿家你究竟想要说什么呢?”皇帝刘彻今天的表现确实有些古怪,似乎是什么也不想拿主张似得。

“陛下啊,臣身为御史大夫,位列朝堂三公,多年以来,虽然也尽职尽责地做过许多事。但与陛下的知遇之恩比起来,还自觉远远的不够。所以,臣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心里感觉到很惭愧呀,感觉到辜负了陛下的重用。如果在这个位置上不好好的为大汉社稷做出一番成绩,臣也无颜再面对陛下了!”

皇帝有些呆愣,群臣面面相觑,丞相公孙弘更是差点儿被一口气噎住。这、这家伙真的是张汤?什么时候他变得这么谦虚谨慎了……实在是太反常了!

不过他接下来的话,马上就现出了狰狞。一场汉朝建国以来民间最大的争论和风潮,就此在激烈的朝堂斗争中,拉开了序幕。

“……臣今天要启奏的是,为了使国库更加充盈,以便使大汉在接下来的西域、北方对外战争中不至于耗费太多的国力。请陛下降旨,对凡是在大汉疆域内从事商业活动的商贾百业课以重税,尤其是盐、铁之类收归国家专营……!”

第四百六十五章 傲骨凌尘 润泽万里河山

如果用一石激起千层浪来形容御史大夫张汤奏议的话,应当是非常合适的。这是一块巨石,非常大的巨石,它溅起的巨浪,必将会影响到朝野上下、方方面面。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丞相公孙弘暗自长叹了一口气,一种非常无力的感觉涌上心头。在这一刻,他竟然感觉到了心灰意冷。这样的大汉丞相当的还有什么意思呢?军事权力、任免官吏权力、经济、政法大权……什么都不能独自做主。然而一旦在这些纷纷扰扰的争斗中,出现了什么难以控制的局面,他却要首当其冲,被皇帝推出来做挡箭牌。他很怀疑,在这样的局面中,自己到底能不能支撑到安全任满的那一天。

今天在含元殿朝会上发生的事,非常明显是针对长乐侯元召的,而且这是一套组合拳,是对手想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啊!

张汤这家伙,真是吃饱了撑的啊!只要有资格站在朝堂上的人,对于今天的大好形势是怎么来的,谁心里不跟明镜似得呢?

大汉天下承接“文景盛世”的恩荫,当今天子登基伊始,就面临着千百年来最好的局面,可以说是个有福的帝王。而皇帝陛下虽然年轻,却并不耽于安乐,开拓进取,任贤使能,励精图治二十余年,到今天为止,方得百业振兴,军力逐渐强盛,开始真正的走上盛世大国的道路。

这是极其不容易的过程。身为帝王,不是只有雄才大略就可以的,只有把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才得如此。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千百年来,有几人能为之?

其实严格说起来,大汉帝国真正走上富国强兵之路,是从近十年内才突飞猛进一般开始的。但凡有判断力和良知的大臣,都不难看到和承认这一点。而如果非要寻求这背后的支撑力量的话,拨开世间滚滚烟尘,有人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正是已经开始流通整个天下的商业系统!

也只有这些朝中大臣们才心中明白,所谓的文景盛世,其实只不过是朝廷为了夸耀那一点比前朝稍微强些的功绩而已。这是一种宣传的需要。在从前的认知中,只要粮食勉强的够吃,冻饿不死很多人……就可以被称为盛世。

虽然标准好像很低,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想要吃饱饭不挨饿生活稳定,在这个时代,对于天下众生来说,好像已经算得上是一种很高的奢求了。

然而,就是这么低的要求,在那些朝代里,却也极难实现。战争的烽火不绝,天气的恶劣无常,人祸与天灾,活着是如此不易!

文、景两位先帝爷,为了能让天下百姓吃上一顿饱饭,可谓是单精竭虑,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在以土地山林产出为生活保障的基本条件下,几十年的时间里,皇帝亲自下的保障农耕重视农林产业的旨意,就不下数十道之多,可谓是视为王朝的头等大事。

然而即便是这样努力,也只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盛世而已。距离耕者有其田、家有余粮、人有层衣这样的情形,还差得远呢。就更不用说其余那些想象中的盛世景象了。

真正使天下百姓开始逐渐富足的源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不管是普通黎民还是朝堂大臣,好像不用认真去想,就能脱口而出,就是从这十年之内!

这十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要具体说来,好像无从说起。但如果要认真看看所穿所食、所用所居……从这些衣食住行的普通小事中,好像就会明白些什么。正是商业行为的迅速发展,使天下财富骤然巨增,就好像这些财富从地底沉眠大梦中苏醒过来似得,一下子就来到了这世间。这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即便到了今天,在大部分人的心中,还是很有些迷惑的。土地还是那些土地,产出也还是那些产出,怎么就会突然增加了这么多的财富呢?这好像和从前先帝爷那会儿为了保障土地的耕种,而极力抑制各种除农业之外的百工发展,有着很大的矛盾呐。

世间的聪明人,终究还是少数。尤其是在这种新鲜的运营方式面前,迷惑不解才是正常。否则世间岂不皆是妖孽了嘛!

不解归不解,然而得到巨大的好处,却是人人都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也是为什么天下商业发展越来越迅速,以至于流通到整个帝国的四面八方和邻国的原因。不要说那些商贾豪门从中获取的巨额利润了,就是朝堂上许多衮衮诸公们,也有许多产业参与其中,分得到利润财富,甚至比从仕途俸禄上所得的还要多得多。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听到御史大夫张汤终于说出他献上的为国敛财计划后,近一半儿以上的大臣心中,蓦然惊起巨涛波浪。

“这该死的张汤……这一招可真是狠辣!普天之下,谁不知道盐铁两项都与那位年轻侯爷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呢!张汤此举,既打击了政敌,又讨好了皇帝陛下。可是你特玛得就不管别人的死活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许多怨毒的目光,在含元殿台阶之下来回的逡巡,咒骂张汤的这些话,暗自浮现在许多人的心头。这会儿提心吊胆者有之,暗中祷告者有之……只盼望着皇帝陛下不要听信他的一面之词。这件事,无论与公与私,都事关重大,稍有不慎,可能就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啊!

御史大夫张汤的奏章同样很长,他准备得很充分,从几个方面详细的论证了对于天下商业分别课以重税和盐铁专营的巨大好处,表面上听起来,确实是非常有利于国家利益和国库收入的重大好事。甚至有许多与此没有多大利益牵扯的大臣们已经在点头表示赞同了。

就座在九卿行列中的太中大夫郑当时抬起头来,看了皇帝的方向一眼,然后目光依次掠过张汤、杜周和那位大宗正刘轩,心头沉重的如同压了一座大山。

为了打击元召,对手可真是策划周全啊!如果仅仅是为了打倒一个人,而不惜发动一场足以毁灭刚刚振兴发展起来的天下商贸系统,那可就真是因小失大的行为!

郑当时已经掌管国家库府将近三十年时间,可谓是忠贞老臣。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现在天下各处库府的丰足到底是怎么来的!如果皇帝陛下真的听信了张汤的话,只顾眼前利益而照此实行,确实可以为国家收敛到想象不到的巨额财富。然而这种行为,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杀鸡取卵!以此比喻再合适不过。

“皇帝的态度……究竟如何呢?”

这已经是大臣们心中第三次发问了。今天的朝会,可真是一个惊吓比一个惊吓大呢!

出乎所有人意料,皇帝依然没有明确的表态。耗费了整整一个上午时间的这次朝会,竟然虎头蛇尾了。皇帝陛下把三份重要的奏章,全部留中,等待圣裁。宣布散朝的时候,留给所有人的只是心头的忐忑和无尽的猜疑……。

长安的消息传播很快,与这些事息息相关的很多人,都在第一时间便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首节 上一节 526/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