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522节


也怪不得府中极少知道内情的人和元一他们这些忠心护卫对这儿如此郑重,他们都是亲眼所见眼前这一幕奇迹的人。说出去谁会相信呐!当外面寒风刺骨大雪飘飞的时候,自家府中后院儿里竟然是温暖如春花开叶绿……而今春天过半,那里面又结满了各种奇异的果子。几乎是所有有幸曾经偷偷进去看过的人,无不是震惊的说不出话来。然后互相发誓,绝对不能把这件如同神仙手段一样的事说出去,侯爷种下的大概都是些灵芝仙果吧?吃一口说不定真的能延年益寿呢。

就是在这样的严格保密和如同看宝贝一样的保护中,听到元召吩咐,把来府上的季家二公子领到这里来,管家元一心中是极其不情愿的。不过,侯爷的吩咐自然是不能违背,他亲自领着人穿过守卫森严的后院通道,来到这几座外表看上去很普通的椭圆形高大棚子外,打开门口厚重的棉帘,请季准进去的时候,季家公子心中还是有些不解和奇怪,不明白元召在这里面干什么。

只不过当他迈步走进去,第一眼看到的景象,就让他目瞪口呆好大一会儿没有缓过神来,还以为是眼前出现了幻境,不禁使劲的揉了揉眼。

一身青袍缓带的男子俯身在一片翠绿丛中,正在神态随和的对恭敬用本子记录的十七八岁少年说着什么。那少年面目质朴,手中运笔如飞记个不停,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恨不得把师父说的每一句话都一字不落的记住。

季家意蕴深厚交游广泛,论其所知所闻,季准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了。可是今天出现在他眼前的这场景,却打破了他素来的认知,令他心中感到极大的震撼。从他眼中看过去,这儿就是一片曾经在先贤笔记和一些传说中才想象过的仙家气象。

“……侯爷! 季准不才,曾经在明月楼上,也听得酒客们谈论起过一些奇闻逸事,传说东海有蓬莱仙山,上面四季如春,奇花不败,瓜果繁盛……难道,侯爷已经把东海蓬莱的仙壤搬到自家侯府中来了吗?”

呆立片刻后,见元召回过头来对他微笑点头致意,季准忍不住心中的惊奇,脱口而出相问。这却是他心里真实的想法。

元召直起身来哈哈大笑。人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抱有敬畏之心,这本来就无可厚非。等到以后大规模普及,就不会有人再感到惊异了。这几天,已经有好几种作物到了果实成熟的时候,尝过滋味之后,都还不错,这令他感到很开心。

身边带着的这个弟子名叫赵过,跟着他的时间还并不长,是从长安学院那些入读者中偶然机缘下发现的,赵过是由负责农业的大农令石宽推荐而来,元召把他带在身边之后,发现这个少年对于农耕田事的研究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于是便把他特意培养,让他逐渐熟悉这些新作物的特性,好好记录,留待以后有用。

“哈哈!二公子言重了。我本是一介凡夫俗子,哪里有那些能为呢?不过都是雕虫小技尔……。”

元召拍了拍赵过的肩膀,让他自己在这儿好好的观察记录。然后自去与季准交谈 。

不久之后,完全放下心事的季准欢快的离开长乐侯府,策马而归,怀里小心翼翼的抱着一个竹篮,那里面是一篮子刚刚摘下来的成熟“仙果”。元召笑着说是给季家老爷子带回去尝尝鲜的。

“元侯连这样的手段都有……长安有人想要对他不利,必然是枉费心机矣!”

季准边想边回明月楼,打马转过街角时,却没有看到,几个宴罢而归的诸侯王公子,正被廷尉府的大批人众当街带走了。

第四百六十章 祸福无门 有人自去招致

长安子弟间的使气逞强、好勇斗狠皆是寻常事。看不顺眼则斥责喝骂,再严重些的就大打出手,本来算不得什么。

在稍早些时候,以刘兴为首的这五六个皇室纨绔,走出明月楼后,也还未曾兴起要对刘东方那些诸侯王公子怎么样的念头。临走时,双方互相说了狠话,也许都把这个梁子记在心里,以后再有机会时好好的打一场出气就是了。

不管怎么说,都是皇室子弟,打架不要紧,如果弄得太出格了,比如杀人什么的,这些家伙却还没有那样的胆量。

然而不久之后,他们在街上遇到了一个人,却彻底的改变了事情的走向,使这件原本可以说是极小的事,成为好几件接连轰动天下大事件的起因。也把一些人的命运推向了未知的方向。

一些宿命中的冤仇也许早已经注定,有些人的出现就是这么巧。日色平西时分,玄武大街转角处,与几个好友正从城外春猎归来的当今天子驾前红人、春风得意的李姓男子,和正巧遇上的刘兴等人互相打过招呼后,寒暄之间,问其从何所来。

越发风流倜傥的李延年,本就是这些长安子弟争相吹捧的偶像级人物,听他问起,自然是满腹的牢骚,纷纷说起来时,却是把对那个比他们还年轻好几岁侯爷的嫉妒愤恨之心发泄了个遍。

不得不说,李家人都是遗传的好基因。漱玉宫中的李婉玉自然是绝色无双的天下美人,她的哥哥李璇玑长得雄壮威武也是一表人才,而这个弟弟李延年,更是生得有潘安、宋玉之貌,身量匀称,正是标准的美男子形象。

但凡是纨绔子弟,当然都是风月场中的挥霍客。长安城中最著名的勾栏场所,从来少不了他们的身影。笙歌曼舞,酒醉金迷,红袖招展,倩影旖旎。而这几年要说起最风靡于这些场所中的弹奏曲词,自然就要首推那首著名的《方有佳人》了。

“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能做出如此词曲俱佳者,非是别人,就是眼前这位打马春衫薄的李延年大人了。

李延年其人,不仅有才气而且更是容貌英俊逼人,据说他比当年在皇帝身边最受宠幸的韩嫣还要生得柔美几分。因此,坊间流传,当今天子与此人之间有些龙阳之好,传得甚是不堪。不过这样的说法,也不过是偷偷做为一些酒后的笑谈,没有人敢公开说出来,那是活的不耐烦了。

世间最自负的人,往往也最容易自卑。这句话不记得是谁说过,然而却十分有道理。李延年不知道听没听过这句话,他自负,但也自卑!

他当然有自负的资本。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李家红的发紫。甚至他们的锋芒,已经隐隐的盖过了卫皇后一系。成为许多达官贵人王公皇戚争相交往的对象。

然而每当想到一个人的名字,或者是听到关于他的任何消息。这位绝世风华的李公子心中就有无边的愤恨和不甘。

世间人并不知道,那首脍炙人口的《北方有佳人》词曲,并不是赞颂皇帝的宠妃李夫人的。而是他特地为一个女子所做。世间有情痴,不分你我他。惊鸿一瞥的相见后,也许就会成为心头难以割舍的怀念。

李延年心头念念不忘的,是名叫苏灵芝的那个女子。

他本来以为凭借自己的身份,想要得到她,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然而却没有想到,只为了他的一时起意,竟然闹得腥风血雨大动干戈。后来是皇帝强行把这件事压了下去,李家姐弟依然荣宠不衰。事情虽然已经过去这么久,仇恨的种子在心底种下,生出复仇的枝桠,却越长越繁盛。

李延年虽然高傲自负,却并不是没有自知之明。世间人皆可蔑视,唯独一人他从来不敢轻忽,越了解的对方越深,就更会知道对方的可怕。跟名叫元召的生死大敌比起来,他自问远远的不如。

是的,不论是他,还是他的哥哥李璇玑,都早已把元召视为阻碍漱玉宫前程的最大障碍。此人不除,后患无穷。无论与公与私,唯有杀之,方能解除心头之恨!

而今,李延年听闻仇人将要大婚的消息,而且夺走了他心心挂念的钟情女子还不算,竟然连大汉的长公主也要一并收入囊中,充为禁脔,这简直就是要让人嫉妒得发狂啊!是可忍孰不可忍?冲天怒火烧毁了理智,会有怎样的后果且抛之脑后吧!

“呵呵!看到你们兄弟几个满脸不快的样子,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是被外地进京的那些诸侯王公子欺负了啊?这怎么能行?如果咽下这口气,你们哥儿几个以后还怎么在这长安城里混呢?男儿当自强!有些气是绝对不能这么不了了之的。”

李延年骑在马上,不动声色间嘴角却含着冷冷的嘲笑,说出来的话虽然平淡,却是字字诛心。

听到被视为偶像的这位李郎君这么说,刘兴几人的脸上都有点挂不住了。这话说的没毛病,如果就此罢手,果然就显得他们是首先低头了,这可太没有面子了。高祖皇帝的血脉,岂容得心中的骄傲受损!

“李郎君,我们几个当然咽不下这口气。既然连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们马上就回头,再多召集几个兄弟,去明月楼把那些家伙好好的收拾一顿,也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管教他们从此以后再到长安都乖乖的把尾巴夹起来。哼!”

李延年在心里暗地耻笑了一声,这些没脑子的纨绔家伙,枉称高祖皇帝子孙,连他的一点儿谋略都没有继承,只会打打杀杀,难道不知道这世间最厉害的武器不是刀剑,而是脑袋吗!

不过他另有打算,并没有出言阻止,而是继续怂恿了几句。果然,刘兴几人得到了他的鼓励,心情振奋摩拳擦掌重新蜂拥而行,呼朋引伴又去往明月楼的方向,堵截刘东方等人去了。

看着他们渐渐走远,李延年收回目光,侧脸掠过旁边马上之人时,他的嘴角有残酷的笑意。

“诸侯国的公子们马上就要和这些长安皇室子弟大打出手了……牧之兄,难道不想做点什么吗?”

他们这一行十几人身份各不相同,但都是年纪相仿,平日里交往比较密切的。当中自然是隐隐以李延年为首,也算是结成的一个利益小团体了。被他称为牧之兄的人,全名叫做张牧之,现在的身份是大汉廷尉府长史。

“李公子,天气尚早,不如我们去饮酒。这些皇室纨绔们的胡闹行为,我们理他作甚……再者说,这样的事,应该是长安府衙和巡武卫的正管吧?”

张牧之心中有些疑惑,不明白李延年说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但现在自家廷尉大人正在想要攀上漱玉宫的关系,这才吩咐与李延年有几分交情的他与之好好交往,因此,对于不明白的话还是要问清楚的。
首节 上一节 522/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