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481节


从一个出身寒微的普通歌妓,到今天统领后宫,母仪天下,这一路行来是如何的不容易,恐怕只有她自己才能知道吧。

新制的大汉皇后印绶、礼服、各种饰带、凤冠霞帔……都已经准备完毕。此刻,十几个宫女正在宫中嬷嬷的指导下,细心的擦拭着需要佩戴的金银首饰和玉器琳琅之类的东西。嬷嬷当然很小心,不时地叮嘱几句宫女们,一定要轻拿轻放,千万不能出现划痕损坏。

卫夫人坐在一边,脸带笑容的让她们不要紧张,哪有说的那么严重嘛。她素来待人宽容,不管是宫中的女官还是普通的宫女太监,从来没有下重手责罚过。这固然是她心性温善,不忍苛责。也是与她自己的出身分不开的。由己推人,不为己甚。

听得皇帝突然来到,卫夫人有些微微的惊疑,他最近三五天都来不了一次,晚上在此留宿的时间更是少。听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漱玉宫那边,李美人深闺独宠,自然也瞒不过她的耳目。

对于这样的事,卫夫人也早已经看开了。既然当初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承受这所有的一切。后宫三千粉黛,天子自是多情,更何况自己的这位皇上雄才大略风流倜傥呢。她虽然心酸,却是无奈。

领着宫中的人接驾完毕,卫夫人见皇帝刘彻走到软榻边坐下,面色不善。她还没有听说刚刚在宣室阁发生的事,心中不免感到有些奇怪。下午的时候还在朱雀门前兴致高涨的对将士臣民们演说呢,这会儿又是怎么了?

不过她是心性聪慧的女子,自然不会贸然询问,一边以目示意宫人们退下去,一边笑盈盈的走过来,舒广袖,伸素手,先去沏了一杯暖茶,放到他的手边。皇帝的肠胃不太好,在这寒冷的日子里从来不敢吃生冷的东西,暖茶养胃,在建章宫,她一直是常备的。

建章宫大殿的结构并不是特别高大,当初皇帝特意为卫子夫居住改造的时候,木质结构内进行了加厚。因此,几处寝处很是温暖。皇帝半躺在软榻上,啜饮几口暖茶,见那边炉火正旺,木炭有淡淡的烟火气,不由得长吁一口,感觉胸中闷气稍减了几分。

“陛下,还没用膳吧?要不要臣妾现在去准备一些清淡的饭菜,稍用些许呢?”

皇帝微微摇了摇头,半眯着眼睛,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不管是在哪个美人的宫中,都不如在这里来得安心。即便是软玉温香美人膝上,也不如一杯暖茶暖心安然。

“哪里还吃的下啊?唉!子夫,朕刚才被那混账小子……气都气饱了!”

皇帝揉了揉额头,不提还好,提起这茬又气不打一处来。卫子夫心中一动,默默俯身屈膝在他身后,用手给他轻轻按摩着头部,缓解疲劳。一边细言细语的劝解。

“陛下身为天下之主,日理万机,何必为区区一些臣子们的小事生气嘛……那,是谁这么不开眼的呢?”

“还能有谁!就是元召那个不知好歹的小子。哼!这次朕绝不轻饶,一定要重重的严办他!”

卫子夫的手微微停滞了一下,不动声色的用眼角瞥了瞥皇帝的脸色,却没有说话也没有问,她知道皇帝的性格,一定还会自己继续说下去的。

果然不出她所料,皇帝的大手伸过来,握住她的柔夷,感受着那温软,半闭着眼睛,简略的把那番君臣对答说了一遍,这样的事他既不能去跟王太后说,也不能跟任何一个臣子说,只能在建章宫内说一说了。

所有侍奉的宫人都在外殿,这片空间里显得有些安静。皇帝说完之后,他听到眼前这位素来懂得自己心思的女子有轻微的叹息,再开口时,却既没有替元召求情,也没有劝皇帝息怒,而是提出了一个意外的请求。

“陛下,臣妾的正式礼服已经做好了。想提前穿戴给陛下看看,好不好呢?”

“好吧,此时无别事,可去更衣来给朕瞧瞧。”

皇帝眼睛没有睁开,无所谓的点了点头,答应了她的请求。

“陛下,且请稍待片刻。臣妾去去就来。”

皇帝放开了手中的那双柔夷,耳边听得环佩叮当作响,细碎的脚步声转到后面去了。他微微的放松了身心,把郁闷找人说出来后,觉得似乎轻松了不少。

只有木炭轻微作响的安静气氛中,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似乎是短短的一刻,又似乎是很悠长。他再次听到眼前动静时,睁开眼睛,明亮的宫灯下,只见一身盛装打扮的卫夫人正按照礼制盈盈下拜。岁月的流逝似乎并没有消磨她丝毫的如玉容颜,风姿无限,年华正美。皇帝心中不禁一怔,他坐起了身子。

“子夫,为何行如此大礼啊?这就是新的皇后礼服吗?果然最适合你。快快起来,小心弄褶皱了!”

即将正式成为大汉新皇后的卫子夫,一改往日的温婉顺从,此刻面容沉穆,按照标准的宫廷礼仪对大汉皇帝行礼毕,眼神中有跳跃的光芒。

“陛下,今晚在这建章宫中,臣妾以未来大汉皇后的身份,向皇帝陛下恭贺、祝贺、再贺!”

皇帝刘彻还从来没有见过卫子夫以这么正式的神态和他说过话呢。他不禁心中感到又惊讶又奇怪。他连忙把她伸手扶起来,灯光里仔细看时,盛装之下的这位绝代佳人除了那种成熟的美艳之外,更平添了一种叫做端庄的姿态,果然具备母仪天下的风范。

“子夫,跟朕说实话,你的这番举动有何用意?朕当然明白你的道贺之意,卫青的功劳朕都记在心里,绝对不会亏待他。此处又没有外人,又何须这些虚礼呢?”

皇帝以为卫子夫这么做,肯定是因为听说了北征将士们胜利归来的消息,在为她的弟弟卫青高兴呢,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原因。即便不为她,自己也绝对不会亏待了卫青,上次他出兵一战而胜,已经赐封称号“长平侯”了,这次直接就在那次基础上,把食邑给他实封到万户,成为真正的万户侯。而且军中职位也要给他大大提升,这才是最主要的。只不过,这些打算他还并没有告诉眼前的卫子夫而已。

然而 ,下一刻听到的话,却大大出乎了皇帝刘彻的意料之外。只见卫夫人抬起头来,脸上出现微微的笑意。

“陛下,臣妾之所以行大礼恭贺,并非为了臣妾之弟卫青的微功 。臣妾这样做,是因为从心底祝贺陛下能够得到世间难遇的良材美质之臣,实在是可喜可贺之事呢!”

皇帝感觉有些糊涂,自己的新皇后去不嫌其烦的穿戴好这一套盛装礼服,出来拜见自己,就是为了祝贺遇到什么良臣?什么样的良臣值得皇后这样做呢!

“子夫,你口中所说良臣是谁?”

“不是别人,就是刚才陛下所说的长乐侯元召。”

“……那小子?刚刚差点没把朕气死!又胆大包天目无王法,竟敢私自恃武力诛杀江都王!朕要不杀他就算是他命大,如此冥顽之徒怎能做朕的旷世良臣……?!”

面对着他的气势汹汹,卫夫人却不慌不忙的笑了,扶他手臂重新坐回软榻上,轻启朱唇,诉说缘由……。

第四百一十二章 从头细说 原来国士无双

在这世间,人的学识和智识是两个概念。学识有可能会和学习有关,但人的智识,却绝对是与生俱来的多些。具有渊博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而拥有智慧的人,却一定对世间事物有自己独到的看法。

卫子夫出身寒微,自十几岁就被送入贵人府中习练歌舞技,更何况她是一女子,从来没有过学习文字的机会,但就是这样一个当初因为色艺双全而被皇帝带进宫中来的女子,在今晚说出的话,却让皇帝刘彻肃然动容了。

“陛下,臣妾本出身在平常百姓人家,幸蒙陛下不嫌弃这蒲柳之姿,带回皇宫,宠幸恩爱,至今已这么多年过去了。臣妾所知有限,原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来,可是,臣妾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初我们姐弟在贵人家里为奴,受到欺负和侮辱时,无人会为我们出头评理,更不用说有人会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了。更有一些奴婢因为小事就被鞭打或者私下虐待致死……这样的事并不是市井传说,而是活生生的现实,臣妾姐弟就曾经亲眼所见过的……。”

说到这里,有一些悲哀的神色在她白玉般的脸上浮现,那些寄人篱下的日子,确实不好过。虽然已经相隔遥远恍若隔世,可是每当心中想起,她便总会郁闷好久。皇帝轻声叹息了一句,不由得心中升起怜惜,把她轻轻的半拥入怀中,虽已相伴多年,这些委屈还是头一次听她诉说。

“这样的事,子夫,朕有时候也是无能为力啊。自文皇帝以来,虽然朝廷屡次颁布法令,禁止私刑、杀人抵命,可是还是很难有效制止的。朕……唉!”

卫子夫点了头,皇帝的有心无力她自然能够理解。这个天下太大了!每天都有千头万绪的事需要处理。而这样的等级不公、世间不平已经延续了几千百年,如果指望着有谁能够一下子就全部扭转,那是异想天开的事。

“陛下,臣妾认为,元召对你说过的那一句话非常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真的有一天能够达到这样的准绳,那么这天下就真的太平了!”

看到她眼里闪烁的亮光,皇帝刘彻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虽然是这大汉帝国一言九鼎的天下至尊,但要想使这个国家的法治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却自问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决心。
首节 上一节 481/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