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445节


于是,在手持刀弩的黑鹰军虎视眈眈威逼下,清除命令得到了迅速执行。所有匈奴人被勒令只准携带随身物品,从黄河浅滩处北渡,然后不准回头,一直北去。

成群结队的匈奴人老幼妇孺参差不齐,被赶出帐篷,在来回奔驰的马上汉军厉声催促中,怀着悲愤的心情,踏上屈辱的行程,不要说牛羊马匹等部族财产了,就连栖身的帐篷,都没有得到允许收拾。每个人都可以说是被孤身驱赶上路,在这严寒天气里,有多少人能够活着走到下一处部落聚集地,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只不过,这些事并不在卫青和黑鹰军的考虑范围之内。战争本来就是铁血而残酷的,相比较起匈奴骑兵每次入侵汉地后肆无忌惮的杀戮,黑鹰军这样做,已经称得上是王者之师了。

黑鹰军骑士们面色冷峻,刀如寒冰,对于“勿使匈奴一人留在河套草原”这样的将令,执行的细致而彻底。沿着黄河纵深百里的这片地区,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已经被全部清理了一遍。成千上万的匈奴人被驱逐,只留下遍地的牛羊和一片片空荡荡的帐篷。当然也有许多想要抵抗的,但那只是小规模的战斗,很快就得到了解决。正感觉还没有施展开身手的黑鹰军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所以负隅顽抗的匈奴人,下场都凄惨无比。

在暂时的中军停驻地,得到各领军校尉派人送来的通报后,卫青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头一直紧绷的弦儿放松了下来。胜利来的如此容易,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本来在他的预想中,就算在这几百里的突袭路上没有遇到匈奴骑兵的阻拦,到达这儿后,应该还有一场激烈的战斗的。河套草原,作为匈奴人的冬季牧场,如此重要的地方,必定有重兵防卫才对。然而,未曾想到的是,匈奴人竟然如此松懈,只留了几百骑兵在此防守,两万大军突至,手到擒来,一举成功!

卫青严肃的脸上露出笑容,随军司马、各部将亲兵侍从等也都人人喜动颜色。天大的奇功已经完成了一半儿,河套草原眼看握在汉家战士掌中,心中的激动不言而喻。现在就看下一步的行止了,究竟能不能以竟全功,随后的行动至关重要。

“卫将军,大军行动如此迅速,不仅作战勇敢,收拾局面也这么干净利落,大功将成,足见将军平日的训练有素。赵某佩服!”

随军司马赵食其心悦诚服,他虽然比卫青大了十多岁,又是当今天子所钦派,但此刻脸上神色恭敬,拱手先行道贺。

卫青是个严谨细致的人,经过在建章宫中的岁月洗礼和这两年军中的熏陶,他早已经不是那个单纯的骑奴出身侍卫了。一些事故人情也早已看的透彻。他对皇帝陛下派来的这位随军司马一直非常客气,有什么事都会提前与他通气,绝对不会自专。

“此次黑鹰军能顺利到达这里,全凭天子信任和所有将士们的勇敢。这当中自然也包含了赵司马的一份功劳,卫某不敢独自居功。”

赵食其心中大喜,平日里看卫青有些严肃木讷,没想到关键时候他竟然如此会做人情。其实自己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心中自然有数,不过就是跟着长途跋涉了这一趟而已。但如果在这其中分得一份儿功劳,以他对皇帝行事的认知,回到长安之后,封候有望矣!

“卫将军不必自谦!此战过后,将军必将扬名天下。赵某愿追随于黑鹰军尾翼,拾缺补漏,使所有将士们的功劳,班师回朝之后,在朝廷上得到丰厚的回报。”

两人对视一笑,各自默契,其中包含的意思互相已经了然于心。赵食其这是投桃报李,已经暗中表示他必定会在对皇帝的报告中好好美言的。卫青自己虽然现在并不重视这些所谓功劳,但麾下跟随的将士们取得的战绩,自然不容抹杀,这方面的事宜正好交给赵食其来操办,倒是放心的很。

“那么,卫将军,此地既然已经被我们控制。大军下一步如何行动……可已经有了详细的计划?”

赵食其又问了一句,这也正是部将们想知道的。已经摘到手中的桃子,绝对不能再容有失,所以大家心中想的都是,刚刚占领的河套草原,必须要有重兵把守,防止匈奴骑兵大举再来夺取。

其实不用他问,自从大局已定,卫青心中一直都在紧张的反复考虑,想要制定一个最保险的万全之策。现在看来,唯一的办法只有分兵了。

两万黑鹰军,在这辽阔的草原上,还是有些太少了。如果兵分两路,一万驻扎在这里,牢牢防守,等待朝廷的后续支援。另外一万火速回援雁门关守军,那么,兵力就有些太单薄了。

雁门方向,是必须要回去支援的,这是当初卫青、李广、元召三个人在雁门关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早就商议好的事情。而且,黑鹰军的速度必须要快,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突袭成功,然后回军雁门,与李广前后夹击,大破耶律王和左贤王的十万匈奴骑兵。

卫青深深地知道,李广此时必然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以主动出击为诱饵,吸引十万匈奴骑兵的进攻,这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冒险的行动。如果一旦支撑不住,匈奴人突破雁门关防线,大举进入长城之内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会严重危及大汉国境内的安全,而且,黑鹰军长途奔袭夺过来的河套草原,在此孤军深入时间过长的话,也是极其危险的一件事情。

所以,现在制胜的关键点,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两王的十万骑兵彻底消灭掉,那样一来,从这儿到汉家的雁门关将不再有匈奴人的军事力量存在。汉军的支援也将会畅通无阻的到来,这半边草原,就算是彻底的占据了!

“一旦分兵作战,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两边的胜算都不算大啊!到底下不下这个决心呢……?”

时间紧迫,不容耽搁,卫青紧张地思索掂量着,他有些微微的踌躇不决。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送到了他的马前。来送信的是三个人,当先马上背负重剑英姿勃发者非是别人,正是崔弘。卫青第一眼看到是他,心中就有些惊喜振奋开始升腾,他有一种预感,他们带来的,一定是关于元召的最新好消息。

果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崔弘随后说出的话,让卫青和在场的所有人在震惊之余都大喜过望。大军南下破敌,再无后顾之忧矣!

“卫将军,小侯爷让我来告诉你,两万黑鹰军攻取河套草原之后,不必在此停留,可全军南下雁门关,速去破敌!由他率领的三千黑鹰军在黄河以北的龙城震慑,在雁门关取得全部大胜之前,自会挡住北面来犯的所有匈奴军队,请卫将军尽可放心。”

放心!绝对放心!有元召在此,卫青放一百二十个心。不仅是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所有黑鹰将士都在心中大大的赞叹了一声。

“小侯爷真是什么都想到了!料敌先机,用兵如神!……而且,他们那三千人竟然已经抢在头里袭取了龙城?这、这也太厉害了吧!”

第三百七十章 惊单于 英雄色

赞曰:

山河辽阔,草原碧落、万里澄澈。

玄甲雕鞍驰射,孤鸿掠影,勒石铭刻。

草木焉能瘦马,怅英雄豪杰!

放眼看、千岭衔霞,暮落胡天似啼血。

梅花误作黄昏雪,倩谁知、傲骨超奇绝。

凋零不肯争艳,犹不怕,朔风凌冽。

袖底烟云,半壶烈酒寄托明月。

且任我、纵横叱咤,捷报传宫阙!

当草原上的朝阳又一次升起来的时候,燃烧了大半夜的战火,终于渐渐的熄灭。元召立马在龙城最高处,听着麾下将士们的欢呼声,他的脸上露出平淡的神色。他此刻所想的,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即将迎来的更大挑战。这次虽然突袭龙城成功,取得了巨大的收获,但并没有捉到匈奴单于羿稚邪,接下来黑鹰军将要迎接的,必然是匈奴人疯狂的反扑,如果不做好万全的应战准备,恐怕很难抵挡得住。

龙城其实不是一座城,起码不是汉人眼中的那种雄城,如果确实要称呼它为城的话,那只能说是一座帐篷连成的城池。

虽然也有几处零星的建筑,但那只是用来供单于可汗和贵族们祭天所用的,连绵不绝的,还是匈奴人用来所居住的帐篷,高大宽敞成百上千,成为一处重要的匈奴人聚集居住地。不过现在眼前所见,这些帐篷已经被焚毁了一大半,夜来大火过后,只留袅袅青烟,飘荡在空气中。

这把火自然是黑鹰军放的。自从元召在几次战斗中利用火攻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后,这种作战方式已经被黑鹰军将士们熟练掌握。匈奴人居住的帐篷,却正是火攻的好目标,用这样的简便方法首先发动进攻,可以达到极大的威慑效果。

黑鹰军是在昨夜二更天时分开始突袭龙城的。他们其实在傍晚时分就已经到达了距离龙城不足五十里的地方,只不过他们隐蔽了行踪,养精蓄锐暂时休整,探查好了最佳的攻击路线后,一直等到入夜才开始行动。

按理来说,龙城这么重要的地方,现在又有大单于在此坐镇,应该是戒备森严,重兵把守才对。想要突袭到近前还不被发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元召偏偏就做到了,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才让他如此顺利。

首先就是,龙城现在正是一个短暂的兵力空虚时期。附近部落的匈奴骑兵们都随着两王南下攻击雁门去了,而王庭中仅余的屈射王贺兰屠部也在前几天派了出去,一时半会儿还没有来得及重新部署兵力。龙城中的所有人更是绝对没有料想到,会有汉军的骑兵能摸到这儿来。
首节 上一节 445/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