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382节


相比起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全太中还有那些只知道维护自家利益的大夫们,国相崔明贞对这其中的隐患看得非常清楚,他的心中其实是有许多忧虑的。毕竟他的头上还顶着一个太子太傅的身份,他可不想做李斯第二。

不过,卫王右渠是个非常固执的人,在不到非常合适的情况下,国相大人是不会去轻率劝谏的,这无分忠奸,只是最明智的保身之道。

现在大敌当前,这些事只能先放在一边。渡海而来的汉军实力竟然如此强大,打破了君臣之前的幻想,是要好好的商议一个最稳妥的办法了。

“王上不必担心!听说汉人有句话叫做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怕什么?末将愿意率领我真番勇士把来犯之敌全部歼灭!管教他们一个个有来无回。”

全太中的嗓门奇大声音宏亮,震的大殿之中嗡嗡作响。在他的认知中,什么汉人匈奴人,只要敢拼命,他们便都不是对手。

并没有人附和与他,这位真番将军的鲁莽是出了名的,朝臣们大多都与他合不来。只不过都是碍于卫王的面子,又有些畏惧于他的残暴,因此才忍让他而已。

“好!全将军此言壮哉!我们所有人都要有这样的决心,才能再次一举打败汉军。只要我们再胜一次,料想那汉朝皇帝就绝对没有胆量再派人来了。匈奴大单于马上就要举兵南下,他们自顾不暇。到了那个时候,汉朝的辽东沧海郡收入囊中,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哈哈哈!”

想法很美好,现实究竟会怎样呢?崔国相暗自摇了摇头。听到那几个大夫随着卫王的话音大声附和着,竟然有些兴奋的开始议论起将来沧海郡要怎样划分的事来,他不禁苦笑了一声。

“王上,老臣以为,还是不可掉以轻心呐!听说这次来的那些战船非常高大,与从前的不同,就连青瓦山庄的人都难以逃得性命,这支汉军恐怕会有些厉害的手段。还是早下令举国做好临战准备为妙。”

“国相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青瓦山庄我的那些同门,一定是中了对方的奸计才不幸殉难的。汉朝贼子胆敢如此做,那是他们都活够了。师尊玄刀神已经决意挂刀出山了,只要他老人家出手,那些汉军首领想活命都难。父王,只要师尊把船上的那些将军什么的一刀一个都结果了,到时候群龙无首,汉军不过就是一盘散沙而已。难道我们真番永川口的五千水军还收拾不了他们吗?”

卫无忌年轻的脸上,带着傲慢的神色,他对师父玄刀神金永吉抱有绝对的信心。此番前去海边,玄刀出鞘时,必定是惊天动地,腥风血雨!只是可惜自己不得跟随,难以亲眼目睹师尊亲自出手的壮阔。

他此话出口,大殿上的人脸上都浮现出惊喜之色。玄刀神肯亲自出手,这可真是太好了!这位神一般的人物,早已经封刀多年,只是在云头山静心修悟授徒,曾经有幸见到他出刀过的人,在这世间已经不多了。

“无忌,你此话当真?他、玄刀神这次真的会亲自出手吗?”

卫王兴奋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此人出动,可抵得千军万马啊!如此,汉军不足虑也!

“是的,此事千真万确。金雪哲师弟和那几个同门的死,令师尊非常伤心。为此,他打破了自己曾经说过的不再出刀的誓言,就让长短玄刀再绽放一次光华,去为弟子们报仇雪恨。这是师尊亲口说出的话。另外,他临行之际让我带话给父王,世间事既然开始做了,就要做的彻底!与汉军全面开战后,无须再顾虑许多,放手一搏就是了。只有鼓动起全部的军心,众志成城,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父王,师尊的话从来不会错的,就不要再犹豫了!”

“正是这个道理!好,玄刀神能亲自出山杀贼,本王也绝不负他!此战过后,青瓦山庄的所有人,一定会重重的封赏。在玄刀神和永川口水军的攻击下,我不相信那些汉军还能够逃脱一个!”

“我王洪福齐天!真番勇士战无不胜……!”赞叹与称颂声开始响起,臣子们大声恭贺着即将到来的胜利。崔国相看了一眼王子卫离人,见他也随着一起赞颂起来,虽然心中仍然感觉有些不妥,但在这样的场合下,他终于没有再说什么。

既然已经是胜利在望,那么就赢得彻底些吧!卫王马上下令,大将军全太中亲自率领驻扎在王险城外的三万人马去驰援,不过目标不是永川口,而是甘云岭。那些被围困的残余汉军,已经活的太久了,想必已经疲惫的不成样子,现在到了全部歼灭的时候了。

景阳宫中的卫王和他的臣子们已经在策划庆功宴了,他信心满满的想着,最好是这两处的捷报同时来到,那样的胜利才是酣畅淋漓啊!

世间事如果都停留在踌躇满志的阶段,那该多么好呢!总是让人以为心想事成,尤其是无限的野心明天就可以实现。不过很可惜,用不了多久之后,卫王右渠就会清醒地发现,所谓雄心壮志原来是黄粱一梦。

玄刀神金永吉果然下山了,走出青瓦山庄,负一长一短两把玄刀,来到永川口的时候,眼中所见的情形,很惨烈……。

第二百九十九章 战鼓惊雷冲霄汉

蔚蓝天空下,距离永川口十余里的海面上,滔滔海水开始翻起巨浪。不过,这不是因为风起,而是因为激战!

说是激烈的战斗,其实有些不确切。如果要用准确一点的词语来说的话,这应该是一场单方面的剿杀。

作为贵族子弟出身的韩嫣,从来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也从来没有杀过人。自从入宫伴驾之后,这些年来,眼界自然是开阔了许多,不过他经历过的最盛大场面,也就是在终南山上林苑千骑卷平岗挽弓射走兽了。

在少年的梦想中,弓马骑射浴血杀场应该就是最慷慨的豪气。作为长安纨绔公子的那些岁月里 ,先辈的英雄功绩,往往会成为他们酒后矜夸的骄傲。韩嫣领着羽林军侍卫们跟在皇帝身边纵马驰骋的时候,曾经无数次的想象过,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上了战场,会是怎样的表现。

不过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人生经历的第一场战事是在海上。从大江入海跨越千里来到这里,韩嫣觉着自己已经丢了半条命。这个从来没有坐过船的标准旱鸭子,一路海上吐了个七荤八素,头脑昏昏沉沉的,这几天一直都躺在船舱里,动都不想动。

每当看到元召那张幸灾乐祸的脸从自己面前闪过,韩嫣都会禁不住有些深度怀疑,这家伙当初那么痛快就答应带自己来,是不是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啊?

脚底下像踩着云朵,吃什么吐什么的滋味真的是太难受了!韩嫣现在最盼望的一件事,就是赶快上岸吧,只有双脚踏上坚实的大地,他觉得自己才能重新活过来。

就在他迷迷糊糊不知道什么时辰的时候,忽然感觉到有些异样。睁开眼睛时,他发现船舱里所有人都不见了,就连那些一直在养精蓄锐的黑鹰军都不见了踪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心头猛然就剧烈的跳动起来!

在下一刻,他知道自己的预感没有错。第一声战鼓开始敲响了,就在自己的头顶上,绝对没有听错!他知道这是主战船最顶端的那面最大的牛皮战鼓发出的声音。

紧接着,远近船上密集的战鼓声开始敲击起来。心脏随着鼓点跳动,热血在脉搏中翻涌,真正的勇士从来无所畏惧!韩嫣也不明白从何而来的力气,一下子跳了起来,脚步踉跄了几下,他稳了稳身子,背弓提刀冲出了船舱。

眼前的天地一下子变得辽阔起来,东方的太阳放射出万丈光芒,粼粼碧波翻涌着一层又一层,所有的大汉男儿都各就各位,守护在楼船的四周甲板边缘,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视野前方无数的真番船只正密密麻麻的驶过来,真番人的面目和兵器的闪烁已经清晰可见。

韩嫣抬起头来时,就看到了楼船最高处平台上的元召。千万缕朝晖给他的身上染了一层灿烂的色彩,穿着普通青衫的少年在这一刻是如此光彩夺目,宛若谪仙人物,不似人间所有!两柄巨大的圆木鼓锤握在他的掌中,双臂交错,左右开弓,“咚、咚、咚……!”的鼓声震动天地,也震颤着每一个人的心魂。这位韩王信的子孙忍住心头的悸动,也拔出了自己的汉刀,在这一刻他不再是贵族子弟,他要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建功立业,他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和他的祖先都是真正的将门,而不是只会投机取巧的幸臣。

与韩嫣同样心情的有很多人。一千黑鹰军精锐分列成两队,在公孙戎奴和张次公这两位随军校尉的带领下,奉命观战。今天的海上没有他们出手的机会,不过他们并不遗憾,不时有人偷偷抬头去看那个擂鼓助威的身影,心中热血沸腾。

同样在这艘主将船上观战的,还有在护卫们层层保护下的太子刘琚。听着那些宫中侍卫们兴奋的议论,他的心中更是激荡的厉害。他亲眼看着巨大的汉军船只一艘一艘的排开阵型,汉军士卒在紧张地装配好船上的作战武器。甲板下专门装载武器的船舱打开来,那些成捆的弩箭,还有装在大木箱中的圆滚滚巨石,都被用简易的滑轮儿木架吊装上来,堆垒在床弩和投石机的周围。

前锋船上的元十三和所有突进战船上的指挥者,早已经得到了大将军船上由旗语发出的作战命令,时机成熟时,自由开战!

当元召的战鼓敲响第六下的时候,元十三果断地发出了第一道攻击的命令。前锋船上装置的三张床弩同时发射了,将近三十支巨大的弩箭锁定了冲锋在最前面的那艘真番船,刺破海面潮湿的空气,呼啸而去!

永川口的真番水军并没有穿盔甲,他们都是精通水性的人,不需要这些笨重的装备。他们的统一作战配置就是盾牌、弓箭、直刀、长矛。虽然每人也有一身皮甲,但大多数人并不披挂。真番勇士从来都是赤膊上阵,这样才能威慑敌胆,勇不可挡。

冲在最前面的往往就是最勇敢的武士,当头的这艘船算是比较大的了,上面搭载了将近两百名军卒,由一名水军副将统领。几十名水手划桨如飞,眼见离着汉军大船已经不足几千米的距离,马上就会进入弓箭的射程。一声令下,军卒们齐齐的把盾牌遮在头顶,在整艘船的上方连接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大木盖。

这是真番水军经过无数次水上演练的好方法,敌人的弓箭再怎么射,也是无济于事的,根本就伤不到一个人。利用这样的掩护方式,直达敌方船只附近,然后或是潜入水底凿船或是以钩杆搭弦登船与敌人短兵接战。以这样的作战方略取胜,百试不爽!

当察觉到汉军开始放箭的时候,带队冲锋的这位副将心中不禁冷笑了一声,这还隔着两三箭距离之远呢,对方就慌了手脚,开始放箭了?可真是一群胆小鬼!

然而,下一刻他感觉到了不妙,笑容蓦然僵硬在了脸上。弩箭刺破空气的巨大响声中,死亡的气息,带着海水的潮湿,就这样突然降临了。

这哪里是箭枝啊!分明就是从天而降的几十根长矛带着无可抵挡的强劲之力,深深的穿透了身体插进船板里,有几只甚至连厚厚的船板都穿透了。

船上一片哀嚎,顿时大乱,那些厚木的盾牌,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和单薄的木片没有什么分别。片刻之前还赤膊持刀威风凛凛立在船头的副将,被一支如儿臂粗细的劲弩从前胸穿体而过,当时就死的透透的。身体犹自带着颤巍巍的弩杆,直立不倒,目瞪口呆。还不知道姓甚名谁的这位可怜真番将军,恐怕永远想不明白,自己的一身高超武艺还没有来得及施展半分,怎么就这样死翘翘了呢!
首节 上一节 382/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