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290节


“……他说你把东海的制盐权都送给他了。齐王兄,这小子是疯了吧?哈哈哈,真是好笑!”

齐王终于明白过来刚才元召的话中之意了。他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对面这家伙根本就是个棒槌。简直是痴人说梦!空口白牙的就想要大东海的财富?

元召没有笑。他的脸色变得很郑重,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朝身后的方向招了招手,加官为尚书常侍的终军离开自己的位置,手中拿了一卷东西走了过来。

十九岁的终军,手中捧着的,是两份写在帛书上的契约。用小侯爷的话来说,就是一式两份内容相同的“合同”。

这上面的条款内容,是尚书台的几位年青俊彦根据元召的意思,花了一天时间整理制定出来的。合同的名称就叫做“齐归盐政于国协议”。

两份帛书的重量,捧在手上轻飘飘的,然而,在终军心中,却重若千钧。他脚步凝重,走向自己偶像的方向,眼中有敬佩和炙热的光芒。

没错,小侯爷就是他的偶像。不仅是他,所有尚书台的人,都以自己的这位长官为自豪。他的谋国之策,在这些年轻属下眼中,放射着灼灼光芒。

当年七国之乱,万军争锋,流血千里,最后朝廷得到的最大收获,就是灭吴之后,把吴越之地的所有临海盐池收归了朝廷所有。

只凭着这一样东西,在不到两年多的时间里,几乎就弥补了因为平叛而造成的国库损失,这样巨大的收益,保证了景帝在位期间,继续延续了已经开始的“文景之治”大好局面。给当今天子继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海盐之利的巨大,可见一斑。

吴越沿海的制盐与齐国东海之盐,素称南北两大产盐地,而东海之盐无论规模还是质量,都更胜一筹。如果控制了这两处最大的盐业基地,就等于控制了天下食盐的十之八九。朝廷会得到多么大的收益,可想而知!

当初以无数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换得的巨大效益,今天,在元召的手中,如果真的能通过这薄薄的两份帛书同样来达成,那么,他的谋略将是庙算无敌!

在别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妄想。但在终军心中,只要是元召认真计算过的事,就没有不成功的。这是一种巨大的信任和无比的崇敬。

原来元卿早就有了详细的谋划!刘彻的心中升腾着激动和期盼。他对侍立身边的韩嫣使了个眼神,韩嫣会意,不动声色的来到尚书常侍、给事中所在的地方,悄悄地了解了皇帝想知道的一切。

等到听完韩嫣附在耳边说过打听来的元召所拟“合同”内容,皇帝无声的松了一口气,有一种感慨油然而生。

这样的忠臣上哪儿去找啊!他虽然并没有提前告知自己要做的这些事,但,刘彻不仅不在意,反而是大大的激赏!因为这是一种大担当。成功了,好处自然是朝廷和天子的。如果事有不协,想必他的本意就是要自己去承担后果的吧?

有勇有谋有大担当!老祖宗当年果然是慧眼识人,给自己捡到了这个宝贝,此为国之重宝也!

天子暗暗感叹,元召自然不知,他也无心理会任何人的想法,把天下盐政收归朝廷统一经营,用自己知道的技术进一步提纯细做,使大汉盐业不仅成为开通西域后,重要的输出商品。更主要的目的,还是让天下人都吃上健康的食盐,增强体质,这是造福天下的大事,他已经谋划很久了。

在一片猜疑和嘲笑之中,元召接过了终军恭恭敬敬呈上的帛书。他展开来略微看了一眼,把其中的一份托在掌中,递给了齐王刘定国。

“哦,这份东西其实很简单,不过你还是仔细看一下吧。如果没有什么异议,请齐王殿下签字后,就可以正式生效了。”

齐王刘定国脸上的嘲笑还没有褪去,他傲慢的伸手接过来,展开在眼前,准备看看这是写的什么鬼东西。

淮南王刘安终于按耐不住,他站起身来,与十几位王爷们一起凑到齐王身后,从头细看上面的文字。

齐归盐政于国协议!只看到这个标题,齐王脸色就蓦然变了,然后越往后看,他的脸色就越白,那是惊惧与愤怒。

“岂有此理!本王不承认!我什么时候说过把东海之盐相赠的话啊!人证物证俱无,本王绝不接受……啊!气死我了!”

齐王刘定国惊怒之中,不等看完,就把帛书用力撕扯,却没有撕破,奋力投掷地下,用脚使劲踩着,似乎非如此不能表达愤怒。

元召冷冷的看着他,并不多说一句。淮南王刘安怀着不好的预感捡起来再仔细看时,心头突地一跳。只见在这份所谓“协议”的最后面,有一方已经签好了名字,那是代表朝廷的接受方,是两个人。

一个是长乐侯尚书令,元召。而另一个是,太子刘琚。

第二百零七章 天下诸侯从此分

当殿前侍从官奉皇帝令,高声宣读完尚书令元召手中的那份协议后,所有人都明白,木已成舟,刚刚还嘲笑的虚妄,已经变成了现实。

齐国的盐政,辽阔的东海盐场,从此以后,真的要收归朝廷所有了。因为,在帛书的最后,有当今太子刘琚的亲笔签名,这样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同。

太子,不管年龄大小,一旦确立了这个名分,那就是国之储君,未来的皇帝。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

齐王刘定国脸色苍白,他万万没有想到,当日在形势危急下,自己为求脱身,随口敷衍答应下的话,竟然会演变成这样的局面。

如果东海制盐权真的被剥离,从此与齐国没有关系,那齐王府的荣华富贵,还拿什么来保证?

他急怒交加之下,就想直接斥责太子与元召一起作假,企图强夺齐国财富。然而,还没有等到他开口,身后有人使劲拉住了他的衣袖。

是楚王和赵王等人,对他连使眼色,示意他不可口出悖逆之语。君臣之分,是不可逾越的,否则给你扣上一顶藐视君上的大帽子,那就和谋反没什么区别了。

可也不能就这样拱手相送啊!那比杀了他还难受。齐王拜伏在御阶前,涕泪横流,请求天子明断,给自己主持公道。

皇帝这会儿心里那个爽啊,就不用提了。看着文武百官的面上表情,大多数应该都认可了这个协议。有理有据,又有太子作证,齐王自己亲口无偿相送的,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虽然这位肥胖的王叔,趴在那儿有些可怜,但在这样的时刻,身为帝王,绝不能心软。

“既然是齐王叔曾经亲口所言,那此事就按照你们自己的协议办吧。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朝廷当然也不能袖手旁观。朕会命令驻扎在齐郡的大汉将军帅军全程监督盐政的接收,以保证不流失一点国家财富。齐王叔忠心为国,精神可嘉,堪为天下诸侯表率!朕不日就会有旨褒奖的。众卿家以为这样如何?哈哈!”

一直没有正式表态的皇帝终于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金口玉言,旗帜鲜明,绝不含糊。

殿内一片寂静,有人叹了口气。大汉丞相田玢睁开眯着的眼睛,站了起来,躬身而拜。

“陛下英明。臣,附议!”

元召往后退了一步,闪开大殿中央的位置。站队的时刻到了,接下来的主角是皇帝陛下。

“老臣附议!齐王如此深明大义,是社稷之福。陛下得此山海之助,国库必将更加充实,盛世可期。”紧随其后站起来拜贺的是御史大夫公孙弘。

“臣张汤附议……。”

“微臣王世杰附议……。”
首节 上一节 290/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