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277节


可是,在君前当场赋诗,这却是一件有危险的事。皇家禁忌颇多,如果不小心无意中冒犯了,自己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也许就已经在皇帝心里扎上钉子,触怒君颜。韩嫣却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在旁边随声附和,大赞长乐侯的才学出众,不可谦逊推辞。

刘彻却显然没想那么多,大手一挥:“元卿,当场赋来!朕也好久没听到你的诗作,呵呵!”

李少君曾经详细的研究过元召的生平,当然也包括他流传在世间的几首诗作。李少君也算是见多识广,认识过不少饱学之士,读过不少诗赋佳品。寻常文士,有一两首拿得出手的作品就不错了,似元召这般,每一首都是世间精品的,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还不知道从何处道听途说的一些诗作,拿来冒充自己所写,今日就要揭破你的真面目!小小年纪,欺世盗名,哼!”李少君暗自冷笑不已。

在众人心态不一的注视中,元召神色自若,连犹豫都没有一丝,只对皇帝说了声“谨遵命!”然后,转过身来,面对着夜色阑珊,次第灯火,昂首星河苍穹,浩然吐声,字句清吟:

楼高危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楼角四周的羽林侍卫们,忠诚的守护着未央宫的安危,夜色宁静,刀柄反射着星斗的光芒。即便是这些舞刀弄剑之辈,心中也是暗自佩服,小侯爷非是凡间人啊,出口就自带仙气!

“好!大善!元卿出口成章,可谓是第一流的文字!韩嫣,记下来,马上命人雕刻在此楼上,摘星楼配上这样的诗作,方才是名副其实。哈哈!”

皇帝龙颜大悦,夸赞不已。韩嫣连忙答应,以笔纪录。东方朔抚掌轻叹,又默念几遍,心中敬服,自叹不如。

李少君脸上笑意未减,随着赞叹几句,心中暗自惊异,这位小侯爷果然是有真才实学啊!身负异能,谋略过人,又有如此才华……如果选择与此人为敌,未来到底鹿死谁手,令人堪忧!

元召很谦虚,表示文字乃小道,不过拿来博陛下一笑尔,当不得真。

刘彻笑眯眯的瞅了瞅他,这个卿家他是越来越满意了!不仅本事大,做人还这么低调,没有一点恃才自傲的迹象。所谓谦谦君子之风,说的就是眼前的元召吧!

露残更深,月满西楼,宣室阁中,只剩了君臣两人对坐。

“说吧,小子,现在没有外人了。朕的那些叔伯们可是马上要进长安了,你有什么打算,说来听听吧。”

元召安静的坐在毡席上,有月光淡淡洒满几案,纱罩灯火落在角落里,仿佛有久远的叹息。几十年前,宣室阁,也曾经有一对满怀激情的君臣在这儿描画江山。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元召从这两句诗里看到的,不是那位皇帝的无为,而是深深的无奈!鬼神当道,何论苍生!

“陛下,可曾听到过一句话,叫作‘攘外必先安内’?欲北驱匈奴,西安域外,必先削弱诸侯之势也……!”

第一百九十五章 花前娇语 月下追魂

元召是第二天午后,才出宫回到的长乐侯府邸。未央宫之夜,皇帝究竟与他谈了些什么,没有人泄露出消息。后人虽然有许多猜测,但并不见于史册记载,研究其生平者,也只能从零星的资料中,隐约推测出他在随后震动天下的大事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元召之所以没有连夜出宫,是因为皇帝把他留了下来。刘彻脸上神色有些凝重,声音低沉的告诉了他一个消息:“老祖宗精神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去好好诊治一次,告诉朕真实的情况……。”

所以,整个上午时间里,元召去了长乐宫。陪着窦太后说了许多话,临近中午,又亲自去御厨做了几道可口的菜,窦太后自入秋以来,已经进食日渐减少,这次倒是多吃了几口。

她神智并没有糊涂,自始至终都把这个在最后岁月里给她带来温暖的孩子拉在身边,听他说着那些宽心的话,笑容与平常人家的老人没有什么两样。

元召并没有特意诊治什么,也没有提到一句关于身体情况的事。生老病死,是无情的铁律,不管是什么人,都早晚无法避免。身体机能的退化与疾病无关,窦太后,大限将到矣!

在老秀鱼满含担忧的目光中,送元召出长乐宫门口时,他看到少年似乎是害怕正午的阳光耀眼一般,用手掌遮挡了一下,顺手擦去了涌出的泪花,转过身时,眼角有些微红。

“杂事不要再让老祖宗知道了。秋尽之前,好好看护着吧……。”

受命于文皇帝,忠诚保护了长乐宫大半生的秀鱼,点了点头,沉重的站立在宫门,看着元召走远。落叶翻飞,肃杀一地!

回复皇命时,元召没有去看皇帝刘彻的表情,便告辞出宫了。这位皇帝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心中是悲是喜,与他无关。

疾步而行,胸中翻涌,有抑郁之气渐生。长乐宫中的老人,虽然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却是在这个世界给他爱护最多的人之一。如今即将仙去,自己虽然知道结果,却无能为力。

回到府中后,下午的时光里,他什么都没有做。府中所有人,经过小侯爷的房间时,都小心翼翼的,唯恐惊扰了他。紧闭的房门,他紧缩的眉头,让大家都有些担心,不知道小侯爷的心情为什么会这么糟糕。

泠霜泠雪两姐妹,悄悄以各种借口进去了几次,可是又轻轻地退了出来,没有探听到一点儿消息,她们不敢打断元召的沉思。

等到傍晚的时候,有一个陌生访客的来到,打破了这种局面。管家元一进去禀报时,他看到元召的脸上明显的愣了一下,然后嘴角泛起若有所思的笑容。

小侯爷的房门打开了,元召走了出来,站在门口,等候着来访的客人。侯府所有人,看到他脸上又重新浮现出那种淡然的微笑,心都放到了肚子里。小侯爷的喜怒哀乐关系着侯府所有人的心情,这不是害怕,而是关心。

刘广是齐王九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他不同于齐王世子刘玄的嚣张跋扈,也没有其他几个哥哥的傲慢无礼。刘广很低调,甚至在齐国王府人的眼中,这位小王子,有些懦弱和卑下。

然而,在无人看透的内心里,那里边埋藏着深深的仇恨和无尽的野望。他的生母,本来不过是东海边的普通民女,因为姿容出众,被出巡的齐王看中,带回宫中,几度春风之后,便再也置之不理。

等到生下刘广后,更是受尽欺凌,她一个无根无基的普通女子,想要在残酷的宫斗中生存,何其难矣!齐王的薄情,后妃们的排挤,还没有等到自己的儿子成人,便悲惨的死去了。

亲眼目睹母亲死状的刘广,从此变得很乖巧,在父王和几位哥哥的面前,是个听话的好孩子。但有些恨,只是埋藏,却从来不会忘记。

聪明的人总是会看准时机,复仇的心也会抓住每一次可能的机会。于是,亲身经历了明月楼上那一幕的这位齐国公子,孤身一人来到了长乐侯府。

小侯爷房间灯亮了起来,他与那位年轻的访客谈了很久。管家元一亲自领着人在四周布下了警戒,虽然元召没有吩咐他这样做,但这位长乐宫出身的管家,有一种预感,房间中的谈话也许很重要。

等到刘广告辞的时候,恭敬地在门口对元召行礼,脸上流露出来的是敬畏、感激还有兴奋。

元召保持着脸上的微笑看他走远,回过头时,心里却有暗暗的叹息。主父偃看透人心的本事真是了得,果然,利益的诱惑没有几个人能摆的脱。

像刘广这样聪明而有野心的家伙,却是欲成大计的好帮手。由他去暗中联系诸侯王公子们,提前造势,却是省了不少力气。
首节 上一节 277/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