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214节


特特马蹄,猎猎旗帜,所有人注目着自家小侯爷,重新跨上战马,离开与大家又相聚了小半年的长乐塬,随侍在长安来客之左,逐渐远去了,身后残阳如血,壮怀激烈……。

皇帝竟然三天不在未央宫,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不理政事,外出游玩?听到这个传闻的文武大臣惊讶有之,错愕有之,暗自腹诽者有之,捶胸顿足者有之……。

但当今日早朝时,看到那个年轻的身影重新出现在高高的御座上,却没有人再提起这个茬来,因为天子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做出决断。

第一,东越国起兵攻打东瓯,兵锋直指南越,东瓯王求救!南越王致天子书告急!

第二,巴、蜀边郡告急,西南夷滇、邛、笮、冉笼、斯榆等十余小国作乱,攻略汉地,洗劫官民,当地盗匪闻风而起,造成三郡十县之地陷入恐慌动乱中,当地郡守请求朝廷派遣军队支援平叛。

听宣旨宦官高声说完红翎急件的内容,大殿上有暂时的沉默,几位大臣互相对视一眼,他们早在昨日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事关刀兵之事,不知道皇帝的态度为何,因此无人立即接话。

大汉天子刘彻高高在上,面无表情,目光透过九龙冠冕扫视群臣,见一个个老神在在的,眼观鼻,鼻观心,安稳而坐,都不想做出头鸟。不出自己所料,这帮人都安逸的太久了,暮气沉沉,想要依靠他们有所作为,何其难也!

想到这里,他脑海中没来由的就涌现出昨日在长乐塬上的画面,那小子连同他身边的那群人,那个地方,那种朝气蓬勃,自己与他们只不过相处了半日,心境彷佛就年轻了好几岁呢……。

他的目光顺着看过去,在文臣班尾的最后,终于发现了那个少年的影子。只是离得太远了些,看不清他脸上是什么表情。衣服倒是穿的规规矩矩的,符合一个侯爷的身份。

“今日朝会别的事情统统不用提出来,都给朕押后。这两件事必须议出个结果来,一件一件来,什么时候列出章程,什么时候再退朝,都听清楚了没有?哼!先好好想想,两越危机该如何处置吧!”

所有文武百官都是心头一震,皇帝这是动了肝火了?看来今日的一言一行更要谨慎些才行啊!

自从田玢接任丞相以后,大汉太尉一职暂时空缺,在这件事上群臣多有猜测,不知道皇帝陛下属意的人选是谁,这么久了,那一个席位便一直空置。

田玢为百官之首以来,这还是参加的第一次大型重要朝会,坐到这个位置上他才发现,自己面前的案几比别人的竟然大了许多,屁股底下的软垫也更加舒服。不由得得意非凡,哈哈!想不到我田玢也有这一天,不管皇帝是什么意图,反正自己也是当上丞相的人了,终于没有窦婴老儿那个可恶的背影挡在自己面前了。

“丞相左顾右盼却是为何?有什么高见不妨先说来听听吧!嗯?”

田玢想自己抽自己一个嘴巴子,暗骂自己沉不住气。这倒好,被第一个点名,却是说什么好?

今天来上朝的路上,他就打定了主意,只做缩头乌龟,不发表任何意见。实在躲不过去,就打个哈哈和稀泥的。

什么东越起兵,西南夷叛乱的,他早就猜出这是谁的手笔,在那人的棋局上,南国烽烟不过是刚开始布子而已,后面一系列的杀招儿会接踵而至。

田玢正恨不得在旁边坐山观虎斗,盼望着这场乱局来的越猛烈越好,他怎么会自己去跳进这趟浑水呢!

不过既然皇帝问到了自己的头上,身为丞相,却是不能不回答的。

“启奏陛下,老臣以为,自春秋以降,数百年来,两越及其附近几个小国身处偏僻蛮荒之地,治下之民极其穷困疲乏,互相攻伐劫掠乃是常态。虽然名义上附属于我中原,但他们反复无常,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了。自从前朝秦始皇帝时,实际上就对他们之间的战争已经不闻不问了。现在我们大汉朝又何必去浪费兵力钱粮,替这些蛮夷分辨公道呢!”

不得不说,朝中群臣固步自封、眼光短浅者大有人在。听完田玢的话,立即一片赞同附和之声。当然这里面也不全是阿谀奉承这位丞相大人的,有些正直守成的臣子却也是从心里这样认为的。

刘彻皱起了眉头,大为失望!这不是他想听到的话,也不是他想要的奋武鹰扬的开始!

大汉天子从御座之上直起了身子,眼光越过所有高冠博带、朱衣紫袍,看向殿角的方向,即便朝堂尽皆腐朽,好在,他还有一个希望!

“丞相之言大谬!此为误国之语也!”期待的人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盛夏光年,骄阳刺眼,风穿过含元殿堂,光线斜射进来的地方,少年站了起来,清朗的声音,传到每个人的耳中,清清楚楚,堂堂正正。

第一百五十四章 眉间斗破 少年锋芒

看谁铮铮傲骨,铁骑踏遍河山。正气一身何所惧,剑影刀光荡云川,得天下长安 !

站在风尖浪口,周身披挂狼烟。策马扬鞭除敌寇,善恶分明义凛然,当时正少年 !

《大汉帝国史?元公世家》记载:“……时东越兵盛,困东瓯,兵锋直指南越,威胁汉朝会稽诸郡。事急矣!使人求救于天子。天子会朝臣,问丞相田玢,田玢对曰:‘越人互相攻击,固其常态。又数反覆 ,自秦时已经弃之不理,今日事变,不足以烦中国往救也!'群臣多赞同者。时元公在侧,起身正色曰:‘丞相之言大缪!夫大国,以仁义为先。对待友邦,特患力不能救,德不能覆。如果有能力做到,何故弃之?且以前秦为例,最为不妥,秦朝连咸阳都亡国毁弃了,何谈南越呢!今小国邻邦以穷困来求救,大汉若弃之不理,伤其倾慕之心,以后又将以何德行威服四邻?又将以何威严使万国来朝,归于王化呢?'元公当时少年,其谋略胸襟深远已至此,满朝皆惊!天子大悦,赞之曰:‘壮哉斯言!小子可谓大汉少年榜样。丞相之言不足用也……。”

南越、东越、东瓯这三个国家在与汉朝接壤的南疆十几个小国中,算是较大些的了。而三者之中,南越国疆域最广,东越兵力最强,东瓯夹在汉与东越之间,地理位置最重要。

东越的野心,早就酝酿了很久很久了。东越王余英的最终目标是逐渐吞并周边小国,然后把这一地域划归在自己王权之下,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

这次之所以选择东瓯作为最先进攻的目标,却是来自国相刘少驹的谋划,因为,东瓯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

当初七国之乱,吴王刘濞兵败逃亡,他素来与东越王交好,因此首选目标自然是逃往东越国避难。

但当跑到汉与东瓯边境时,却遭到早已埋伏在此的东瓯军队的伏击拦截,致使吴王逃脱不及,被尾随而至的汉军击杀,吴国就此覆灭。

这样的深仇大恨,这些年来,卧薪尝胆的刘少驹一刻都没有忘记,而今,机会终于来了。

吞并东瓯国,一来可以扩大东越的地盘儿,为逐渐蚕食周边打下基础。二来抽掉了东瓯这块跳板,东越就能与汉朝直接搭界了,到那个时候,随便进入汉朝境内,攻略劫杀,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因此,在得到某个强大力量的暗中支持后,东越国这次集齐了全部的力量,侵略如火,势在必得。

东瓯国力衰弱,兵力根本就不足以抵挡东越,苦苦支撑之下,眼看不敌,因此才急忙派出使臣赴长安求救。而南越国也看到了下一步将要面临的危机,因此也派使臣向大汉发出了出兵的请求。

长安未央宫含元殿,丞相田玢脸色铁青,冷冷的瞅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少年,心中恨不得一口咬死他!

太气人了!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啊!一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竟敢对威权赫赫的大汉丞相口出不逊之词,而且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这让一向睚眦必报的田玢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

可是,他咽不下去,也要忍气吞声啊!没办法,因为天子已经用大为赞赏的态度给元召背书了。

“丞相之言,不足用也!”这几个平常的字,从刘彻的嘴里说出来,那就是金口玉言。他冷淡的眼神飘过时,等于当着百官的面狠狠的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尼玛的!你去赞扬那小子就赞扬吧,为什么还要踩舅舅一脚呢,活该你被人算计! 哼哼。”

田玢心中大恨,但他是城府极深之人,强行压下怒火,向上拱了拱手,退回自己座位上,低头不语。

“长乐侯这一番话真是谋国之言啊!史官可记下来,以后再与邻邦交往时,有犹豫不决者,就好好领悟一下这段话的精髓吧,我大汉胸襟正该如此!”
首节 上一节 214/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