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200节


跟在他身后不远的姚尚见此情景,连忙想要放下自己肩上的木桶,欲赶上去帮自家大人卸下来休息一下时 ,却听的“哎呀”一声,汲黯脚下一滑,打了个趔趄,眼看就要连人带桶摔到旁边的沟渠里。

周围人听到声音大吃了一惊,却都是猝不及防,慌乱之际正眼看施救不及时,有人已经伸手稳稳的扶住了他的身子,另一只手托起那水桶放在了地上。

春日里的阳光刺眼,照得眼前有些花,汲黯抬起头时,一时间没有看清身前人的模样,但他心里突然就有了一种感觉,他知道是谁回来了!

“小侯爷,你……哈哈,回来了啊!”

果然,在他恍惚的这片刻功夫,耳边已经传来姚尚惊喜的声音。

元召一边笑着向这位长安府衙的智囊点头致意,一边扶住汲黯,让他坐到一边的石头上稍微歇息。

“都这么一把年纪了,就别这么拼了吧!堂堂的朝廷九卿大臣,来干这些粗活儿,还以为自己是小伙子啊?”

语气调侃,却饱含关切,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汲黯心中涌过一丝暖意。略微喘息了几口,静了静心神,打量了元召几眼,月余未见,少年笑容如同往日,只是满脸风尘之色,却是显得黑了许多。

“总算是回来了!你这小子……那些事我都听说了,做的不错,不愧是大汉的男儿,也不枉了大家看重你一场。哈哈!”

元召连忙谦逊几句,对于这位正直的长者,他从最开始认识的那时候起,就一直心存敬意。

当下几人互相见礼,姚尚自然是早已熟识的,那万年县令姚师古却是他的堂兄,而蓝田县令杜周却从来没有见过。

而那两位大人听的眼前少年就是刚从北疆回来的长乐侯元召,一时大感惊讶。他们早已听说过这位小侯爷还未成年,但今日初见,却没想到他实际年纪竟然这么小。

这两天马邑之事已经传的沸沸扬扬,天下皆知,这位少年英雄的事迹他们当然清楚,当下拱手见礼,态度甚是恭敬。

原来刚才元召远远看到汲黯的身影,想要过来打个招呼时,却正遇到他体力不支,这才及时扶了他一把。

汲黯原是豁达之人,虽然看到公主车驾就在那边停歇,但此时正焦急于率众取水,却也无心过去拜见。略微叙得几句离情,就催促元召赶快回城向天子复命,不必在这边耽误时间,他们还要继续抗旱大计呢,要叙旧以后有的是机会。

“这样依靠人力取水,又济得什么事?我看没多大效果吧,你们……。”

元召的本意是想劝劝汲黯,做这些无用功干什么?还不赶紧回去休息一下,累坏了身体可是自己难受。

“尽人事,听天命而已!小子无需多言,赶紧护着公主车驾回城去吧!”

汲黯很倔,那两位父母官也很倔,当下打断了元召的话头,站起身来,就要继续加入到挑水大军中去,时不我待,争分夺秒啊!

精明的姚尚瞥见元召一脸不以为然的样子拱了拱手,转身要走,忽然心下一动,连忙伸手拉住了他。

“小侯爷且慢!慢走一步,且稍待片刻,姚某有事相询。”

元召停下来脚步,有些疑惑,不知道这位智囊想要说什么。

只见姚尚先是看了看三位满身泥水的大人们,再望了望远近辛苦运水的男女老幼大军,脸色凄苦,鼻子一酸,眼中竟有泪花涌现。

“小侯爷可曾看清眼前所见了吗?此间旱情如此,黎民甚是可怜,父子老幼齐上阵,孤儿寡母无人照看……唉!这其中的种种苦楚,真是一言难尽啊!就连几位大人,府衙上下人等,也是劳心劳力,夙夜不眠,就是为了能尽量弥补天缺,不误农耕大事。可是今日看来,却是诚如小侯爷所言,功效甚微啊!不得不令人哀叹民生之多艰,天地之不仁……!”

汲黯有些感到奇怪,不明白姚尚为什么突然对元召说这些话,看了看对面那两位也是一脸懵懂的样子。

“姚师无须如此,天机难测,云雨无期……此事却怨不得老天爷,我们只管尽力就是了。”

相劝的是杜周,这位蓝田县令也是个实诚人。而了解姚尚的汲黯和姚师古却住了嘴,眼神闪烁一言不发,开始在心中暗自揣摩他话中的玄机。

姚尚见元召面色不变的静静听着,却不搭话。就把眼角擦了擦,暗中对自己大人使个眼色,然后对杜周摇了摇头。

“大人所说虽然有理,但世间事却有许多例外啊,世上也有我们所不知道的非常之人。”

说到这里,这位一向儒雅沉稳的中年男子情绪有些激动起来。而与自己的智囊素来默契的汲黯也好像明白了什么,双眼转向元召,盯着他,开始放射出炯炯的光芒。

“几位大人难道没有听说过小侯爷在北地燕山所创造的神迹吗?六千匈奴铁骑兵困峡谷,而小侯爷以一人之力就让其全部灰飞烟灭,所凭着为何?就是因为小侯爷施展了感应天地神术,引天雷地火大发神威啊!”

“……什么?感应天地的神术?我不会……没有啊没有……!”

元召早就知道姚尚留住他没有什么好事,又是煽情又是吹捧的,听到这儿,已经预感到接下来他会说什么了,不禁头都大了,真后悔刚才没有抓紧溜走。果然,姚尚马上截住了他的解释,斩钉截铁话语坚定。

“小侯爷不必否认,你当然有这种本事的!否则根本就无法解释引天雷之事……元哥儿啊!你就再施展一下神通手段吧!救万民于水火,挽苍生于窘迫,就在此时啊,姚某代此间所有人拜谢相求了!”

随着姚尚长辑顿首在地,心中早已大喜的汲黯已经跳过来一把抓住了元召的胳膊。

“小子,今天必须拿出手段来,给我呼风唤雨,否则,你就别想再走了!”

这样也行?尼玛啊!有你们这么讹人的吗?面对千军万马都风轻云淡的长乐侯这会儿有些想打人……。

第一百四十三章 泾渭之水 泽被众生

要问汲黯在民间的官声怎么样?恐怕这长安附近的普通百姓都会由衷的赞一声“好官!”,而且他的清正忠廉、不畏豪强之名也早已天下尽知。

虽然也有些人对他恨得要死,但就是不能把他怎么样。据传 ,前不久,当今天子的意思是想让他去担任主爵都尉这一重要职务的,但被他暂时辞却了,因为,自己治下正当大旱,民生疲敝,他不想扔下这么个烂摊子甩手走人。

皇帝赞叹良久,也只得随他,毕竟良臣难得,何况刘彻心中也盼望着他能凭借威望,号召百姓,创造奇迹发生。

已经快半个月了,这位长安令大人废寝忘食的领着人埋头苦干,可是成效甚微,眼见几万顷良田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地下一天比一天干的冒烟,汲黯感觉他的头顶也要快冒烟了!

就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这会儿他拉扯着元召的衣袖,哪里还有一个朝廷重臣的样子,完全就是一副撒泼耍横啊。

元召瞅了瞅保护公主的那队人马向长安城内走去的影子,有些无奈。

就在刚才,这位汲黯大人过去问候过公主无恙后,转身扫视一遍那三百多随行之人,随后就以蛮横的态度撵着他们立即动身,赶快把公主送回宫去……至于长乐侯嘛,有民生大计需要借助,这几天就随本官留在此处了,皇帝那儿,自有本官去说。
首节 上一节 200/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