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1038节


“……兹今往后,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海之水,都是汉流……抗逆不臣者,虽远必诛!”

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这样的话听在耳中,是最提神解气的。而因为酒后变的豪气万丈的当众宣扬者,当然不会去详细解说这诏书内容所发布的背景和当时的针对情况。而听的人也自然不去理会这些不相干的事。往往在整条街的轰然喝彩声中,大汉帝国的无上威严就这样潜移默化在了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而这样的情形,在长安体现的最为明显。好像是每一个朝代生活在帝都王城里的人,都会不自觉地通彻天下大势一般。长安人自然也不例外。在酒楼茶肆之间,大嗓门儿谈论起国家大事来,一个个比朝廷大臣还要牛逼。

“哎,听说过没有?就在昨天,草原上的余丹单于已经来到长安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呵呵!老周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千真万确,一点儿都没有错!”

“老郑,如此肯定?难道你亲眼看见了?”

“诸位、诸位……这个我可以作证啊,老郑他确实亲眼看见了。而且不光是他看见了,昨日朝天门外,当时老夫也在场,正好亲眼目睹那位草原王的到来。嘿嘿!”

正当午后时分,这是长安最大的酒楼明月楼新开的一处分店,就在北门附近。几个喝的红光满面的老者,谈性正高。二层的酒楼上上下下几乎座无虚席,足以看出明月楼的兴旺。许多酒客和在这里吃饭的人听到他们的谈论,不由自主的转过头来想听个究竟。

靠窗的这一桌七八个客人,看上去都上了年纪。穿着虽然朴素,看不出是什么身份,但举止谈论大声归大声,却并不粗俗。大略可以猜测出,他们都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长安本地人。

酒楼上下,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酒香。在这样气氛中高谈阔论,本来就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得到别人肯定的老郑,脸上浮现出一种说不出来的自豪神色。他下意识的摸了摸额头的一块伤疤,话语中平添了许多感慨。

“现在的草原之王,也就是原来的匈奴王啊!想自从战国、秦、汉以来,草原与中原势不两立。历代匈奴王无不以侵略中原为主要目的,以至于成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华

夏民族和其他各族的心腹大患。千里烟尘,铁骑连陌,烧杀劫掠,震动长安……唉!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这些事都记得很清楚吧?”

旁边的几个老者和其他上了年纪的人,都纷纷点头。匈奴铁骑南侵,他们的父祖辈受害非浅。而在他们的青壮年岁月,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日子。如果认真回想起来,从开始阻断匈奴人的进攻,到彻底把他们打服,也不过距离现在十多年的时光而已。长安附近那些人心惶惶的日子,都还记忆犹新。

“是啊!谁能想得到,从先秦开始强盛将近百年的匈奴骑兵,会在短短十年之内走向灭亡呢?匈奴王布衣入朝,以藩臣之礼觐见天子,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而今能够亲眼目睹这样的盛事,也算是此生无憾了。老郑,等再去坟头祭奠的时候,好好和你家那二小子念叨几句,想必他们这些在九泉之下的年轻人,也会欣慰的。”

有人在旁边唏嘘不已。这种触动内心深处的情绪,年轻一辈的人也许了解的并不那么深。但对于他们这些经历过自高祖皇帝开始,历经文、景二帝那几十年时间之内,屡屡遭受匈奴人侵犯的人来说,感怀自然不同。

老郑的眼中掠过一丝悲伤,不过很快就消失不见。他举了举手中的酒,带着几分自豪说道。

“明天我就约几个老伙计同去。帝国百年盛典即将到来,朝廷有司颁布了对以往为国牺牲将士的额外追封和奖赏。又拨巨资大范围修缮陵园……唉!我家那小子当年死在草原战场上,历年下来朝廷给的褒奖已经够多了,这次又得到这么大的荣誉。我们当然要去酌一壶酒,好好对他和他的同伴们说说呢……。”

谁都听的出,这是一个朴素老人的真心话。为国捐躯者,在盛世和末世所得到的待遇自然不同。周围人脸上都露出敬重的神色,共同对老郑举杯,以表达尊敬之意。

虽然,这些年里,大汉帝国又征服了许多地方,甚至打败了比匈奴还要更加厉害的波斯帝国。但在长安和天下的许多民众眼中,却都比不上对匈奴人取得的大胜利,更让他们心神激荡,感激涕零。

而酒楼上许多并没有亲眼看到匈奴王进入长安的人,听到他们的谈论,也都有些兴奋起来。纷纷七嘴八舌的围过来探听具体详细情况。

“这件事真的假的啊?匈奴王入朝,这这不是就意味着草原已经彻底归顺我们大汉了啊?”

“当然,这还用怀疑吗?自从当初的漠北战役全部歼灭了匈奴骑兵的主要残余抵抗力量之后,距今已经又将近十年的时间。你们以为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大汉王朝的精锐军队在塞外都干什么啦?哈哈!镇抚威远这四个字,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的。堂堂王师的手段,有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故意压低了声音说话的这位,话外之音

有些神秘。但旁边倾听的人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大家心照不宣,脸上都露出恍然之意。相传汉家制度,王霸并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威名远扬的大汉骑兵,手中的刀从来就不是吃素的!

“汉军威武!国家屏障也……所有出征将士,都配得上他们该得的荣誉。”

有人大声鼓掌赞叹,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赞同。这么浅显的道理,不用多说。大汉王朝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没有这支百战之师做后盾,是不可想象的。而在此过程中奋勇杀敌的先驱者,无论给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怎样的荣誉,都不为过。

“诸位,帝国百年盛典,规模空前。一个匈奴王的到来,并不值得太如何重视。要知道,这次庆典意义重大,准备充足。据说是除了具有王者称号的天下各路诸侯之外,凡是臣服或者依附于大汉帝国的所有外邦藩属地区,都会有其王、头领、长老或者是掌权执事者亲自带队前来。大大小小算下来,应该也有百王之数了吧!这样的盛会规模和规格,恐怕自三代以后至今为止,是从来都没有过的……呵呵!这样的功绩,可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了。当年一统天下的大秦皇帝秦始皇,自诩为千古一帝,天地独尊。如果他能够亲眼目睹今天的盛况,恐怕也会退避三舍,自惭弗如了!”

有人振臂而起,当众慷慨激昂。他的话感染了所有人,酒楼内一片喝彩和赞同声。这并不是吹嘘或者是自夸,而是天下形势最真实的写照。

酒楼中有少数从域外而来的使节,感受到了汉人民众的狂热和无比骄傲,他们默默地低下头喝酒,心中五味杂陈。本来在进入长安之前,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和许许多多不同的庆贺使团一样,还有些别的想法,准备在与汉朝廷执政大臣的单独会谈中提出来。但通过几日的观察,他们不得不在心中慎重考虑,然后开始重新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天下之中心长安,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中,准备迎接很快就到来的大汉帝国百年盛典。

当这一天夜晚来临的时候,传说中进入长安的草原王余丹,终于有机会见到了他最想见的人。

“陛下的面色并不太好……算起来,他应该比我还要小两岁吧?”

长安最高的建筑钟楼顶端,在几年之前修建了一座望星台。每当星光璀璨的夜晚,在这里观望天象俯瞰人间,却正是最合适的地方。而此时此刻,代表着整个草原的余丹和掌握王朝文武大权的元召,就坐在望星台的边缘,一人一坛酒,如同寻常的好朋友一般随意交谈。

“他的身体并没有大碍……余丹,这里没有外人,你有什么想说的,可以直言不讳。”

天上银河,地下星河。元召收回俯瞰大地繁华的目光,他平静的盯着自己的这位老朋友,眼睛深处隐藏着锋芒。

第九百八十三章 王霸何为贵

二十多年的光阴,在历史长河中非常短暂。但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却又显得如此漫长。

余丹,这位草原上的王者,这些年来不管经历过怎样的刀剑风霜,也不管经受了多少荣辱,却仍旧对当年第一次见到元召的情景记得清清楚楚。每一个细节他都不会忘记。

那一年秋风又起的时候,身为小王子的他跟随着庞大的匈奴使团来到长安。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他遇到了那个还只是普通身份的少年。对方送给他了一包珍贵的细盐,而他回赠的,是一把金刀。

那年秋天的许多时光,对于余丹来说,是极其珍贵的。他在长安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和了解了汉朝的文化。身上流着一半华夏族人血统的匈奴王子,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已经无比渴慕中原的繁华。

而在那段短暂的时间里,他结识的这几个朋友,会对将来的草原和所有匈奴人产生怎样的重大影响,那时候自然无从得知。但随着时光的推移,他才越来越感觉到,也许这都是冥冥中的天意!

当他二十多年后以另一个身份再次来到长安的时候,城还是那座城,人还是那个人,但一切都早已经变得不再相同。

当年的小琚儿,已经是这个当世最伟大帝国的皇帝。他称呼为元哥儿的那个人,则是这个王朝最有权力的人。而他自己,虽然也成为了草原上的王者,但余丹却深深的明白,这样的草原之王,早已经远远不是曾经拥有数十万铁骑的匈奴王了。

草原还是原先的草原,草原却已经不再是原先的草原。汉匈之间十年前的最后一次决战,也就是漠北战役结束之后,匈奴王廷的上层贵族势力几乎全部覆灭。而越过天山逃窜到沙漠深处的一小部分残余者,虽然又坚持了几年,但最后却终究没有逃脱失败者的命运。汉朝骑兵对待顽抗到底者的手段异常残酷,那些匈奴人的尸骨大多都被深深地埋在了黄沙之下,魂魄再也回不到草原。

留在草原上接受汉朝皇帝所封赐大单于称号的余丹,其实内心深处有时候会感到很无奈。无论怎么说,辽阔的草原都是这些桀骜不驯的匈奴人的故乡。他们战败之后,宁愿远遁沙漠伺机重来,也绝不投降接受汉人的恩赐,对于气节方面来说,这无可厚非。但也由此给草原的长久安宁带来了深深的隐患。
首节 上一节 1038/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