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血丹心

汉血丹心 第1004节


元召默默地陪他饮完。然后用小刀亲手替他剥去蟹壳,把带着最鲜美蟹黄的那一面放到他面前的碟子里。卫青吃了几口,赞叹一声道。

“果然,是那一年记忆中的滋味……元哥儿,今生能够与你相识,是卫青之幸也!”

月光清凉,露水从树叶上滴落。元召抬起头,感受到对方目光中

的真诚。他不知道怎样回答,才能表达自己心中的情绪。

“青哥,跟我回长安吧……我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恢复你的健康!”

也许是喝了酒的缘故,卫青的脸色显得越来越红润。他的眼眸深处,似乎有跳动的火苗。在燃烧着他最后的豪情,也燃烧着他最后的生命。

“没有用的!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能够在玉门关等到你回来,已经是我最大的坚持……不要去浪费那些无用的时间和精力了,如果这是我们最后的相见,你也不要悲伤。不要忘了,大汉帝国的责任就在你的肩头,你不要辜负天下人对你的期望,更不要辜负……皇帝陛下的良苦用心啊!”

卫青用力的咽下胸膛中涌上来的一口血。他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了。有些话,必须要在今夜和元召说完。

“青哥,先不要再说了。你的身体……。”

元召察觉出异常,暗自吃惊之余,用手握住他的手腕,却感到脉象紊乱,不似寻常人气息,不由得心中大急。

卫青却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惊扰别人。然后他面对着元召又继续说道。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你看今夜的这些露珠,从树叶上滑落,就结束了它们的生命。就算存在的时间再长些,难道能逃的过明天的太阳吗?如今四海平定,天下再也没有大的战乱。身为将军的任务,也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如果余生在病榻上度过,却是生不如死……更何况,生死由命,又怎么能够勉强呢?”

看到卫青的坦然模样,元召心中悲伤。以他的见识,其实心中早就明白,卫青伤病已久,非药石可医。想要以人力回天,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而他之所以强迫自己不去承认这个事实,也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这把剑,自从你当年相赠,我便一直带在身边。这些年来,征战不休,好歹立下微薄的功劳,也算是没有辜负这把名剑。恐怕从此以后,我再也用不到了。就把它再还给你吧!”

卫青双手递过名剑“墨染”。元召却只是紧紧握着他的手腕,已是泣不成声。卫青大喝一声“接剑”!元召抬起头时,泪目之中,却看到卫青脸上不容拒绝的表情。然后又轻声在他耳边说了一句。

“伤病已久,我已经好久没有亲眼所见军中威武了。如果可以的话,就为我当庭以此剑做舞,以慰吾心吧!”

元召起身,接剑在手。却见卫青坐直了身子,以案头铜箸击壶,做金鸣之音,替他以壮声色。遂咬了咬牙,丹田提气,一剑开天,随后大开大阖,光芒万丈,落叶纷纷,方圆之内,剑气纵横,慷慨悲壮之气,直贯云霄!

将军府内外人等,无不惊动。

好似感受到了元召身上纵横天地的英雄之气,卫青仰天而笑。壮岁旌旗,万夫不挡。铁马金戈,划破苍穹……一幕幕雄壮的画面从眼前掠过。

铜箸金鸣之音,凡三起三落之后,随着风停剑止,倏然无声。元召把剑深深的插进庭院青石板,阴阳隔,肝肠断,不禁失声痛哭起来。

第九百四十八章 风雨长安路

浓重的乌云笼罩了夜空,再也看不到月光与星辰的影子。连绵不休的大雨,从后半夜时候开始下起,山河呜咽,大地含悲。从此刻开始,贯穿整个秋天,玉门关和整个西域,都沉浸在这种沉重的气氛中。

长平侯、大将军卫青死在昨夜的风雨来临之前。元召亲手替他合上眼睛,把最后的一抹月光与星辰,永远留在了他的目光里。

这个光明磊落的伟男子,他的胸中本来就不应该留下一丝阴霾的影子。所以直到最后,他也没有再动手中的剑。而是把这把名剑还给了它原先的主人。

而所有当时人和后世人都不知道的一个秘密,就藏在这把剑中。卫青把剑和秘密全部交给了元召,是他为了维护大汉帝国的稳定,所做出的最后贡献。这种大义和信任,自那夜过后,便只有元召一个人知道。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心中才格外的悲伤。

一封简短几句话的信笺,他只匆匆看了一眼,便弹指在火中,烧成了灰烬。那是卫青最后留给他的话,或者说是一个简单的提醒。他记在了心中,而所有世人却永远不会知道这上面的内容。

而同样的,天下人只知道大将军卫青在玉门关的这个秋天不幸伤病而亡,却不曾知道,在那个风雨骤来的夜里,所发生的另外一些事。

闻讯带领着所有守候侍从赶过来的公孙敖,看到的是元召伏剑痛哭的身影。而倒在他怀中的长平侯已经阖然而逝了。虽然早就有过思想准备,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他们所有人还是忍不住巨大的悲伤,扑倒在地,痛不欲生。

然而,没有人具有回天之力,更没有人能够有办法起死回生。元召没有这种能力,他们更没有。死者长已矣,生者徒伤悲!大将军的后事马虎不得,还需要他们这些人去处理,不能出一点儿差错。

得到元召轻声吩咐的公孙敖,忍住心中伤痛,开始带人准备一应事宜。灯笼蒙上了白纱,四处白幡飘动。当雨声开始惊醒这处庭院宁静的时候,他们忽然在树木的阴影中停下了脚步。所有人都惊骇莫名的瞪大了眼睛。

这个地方很隐蔽,距离台阶儿上元召与卫青对坐饮酒的食案不过十几丈远近。十几张巨大的军中神弩对准了那里,弩箭校准,只待激发。

只不过,这些弩箭也许已经永远不会再射出去了。因为掌握它们的人,已经都死了。大约有二三十人死在这个藏身的地点,他们的胸口都插着一把短刀,很明显,是自刺而亡。

也许唯一不同的是,在最后面的四五个人,是被刀割断了咽喉,当场毙命的。他们却不是自杀,而是被别人杀死的。

公孙敖呆立半晌,在心中震惊之余,已经隐隐知道,这些连自己都不清楚的安排,一定关系着不可宣扬的秘密。而大将军卫青显然知情。因为他很快就已经认出来,用刀杀人的是掌管将军府安全警卫的侍从官,而这位已经跟随卫青多年的忠心耿耿侍从,却是在杀人之后也自杀了。

二十多个自杀的军中勇士,公孙敖都很熟悉。不过,被刀断喉的那几个人,面孔却有些陌生。他依稀记得,好像是不久之前从长安而来的。大将军既然没有说过些人的身份,他还以为是卫氏族人呢。却没想到,今夜却是在这儿以这种方式死去。这其中迷雾重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雨点打在脸上冰凉,公孙敖似有所感的回头望了一眼。却好像看到不远处的元召正收回目光,然后抱起大将军的身体,起身拖着沉重的步伐走上台阶儿,往里面去了。

“把这儿清理干净,任何人都不得再提起一句!”

公孙敖低声吩咐了一句。似乎明白了许多内幕的这位铁血战将声音冰冷,如同冷冷的雨点,令人心悸。没有人多说一句,更没有人问为什么。命令马上就得到了迅速执行,一切痕迹很快就消失的无影无踪,雨水冲刷尽鲜血,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见一切恢复正常,公孙敖在转身离开之前,深深叹了口气,有些痛苦的闭上眼睛。作为追随在卫青身边最久的人,他们从青年时代一直并肩战斗到今天。卫青的一些心思和想法,没有人比他了解的更清楚。

就算是不知道具体的情节,他也可以想象,在不久之前这里发生了什么。

如果要置天下无敌的元召于死地,恐怕这世间唯一的机会,就是在他大悲之下伤心欲绝的时候了。而刚才,很明显有过这样的机会。只是卫青在最后的时刻下了止杀令,或者是说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杀元召……所以出于某种原因之下布置好的这场绝杀之局,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

而那些忠心耿耿的军中勇士,他们似乎早就决定了自己的结局。这个任务不论去做还是不做,他们只有死亡这一个归宿。

当看到大将军卫青在临死之前发出的信号后,他们也许都得到了解脱后的释然。那一刻,刀光忽起,在杀了从长安带着使命来监督他们的人之后,所有人便一起自刺而死。也许,这已经是他们能够用来不负心中大义的最好方式了。

当然,这一切只不过是公孙敖自己的猜想,他不会去跟任何人说。就让这个秘密永远烂在自己心中吧!做好大将军的身后事,才是他最应该去做的事。至于埋藏在这后面的阴谋和麻烦,他相信元召自然会洞察一切,并去处理好的。

无尽的悲伤伴随着这个秋天的第一场雨,就这样忽然来临了。大将军镇守西部边陲将近五六年的时间,把所有的残余敌对势力都消灭的一干二净。直至今日,整个西域安宁平静,黄金通道顺畅无阻,皆是出于他的功劳。
首节 上一节 1004/10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锦衣春秋

下一篇:大明小书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