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956节

州学化粪池里沤过的粪便,不能直接拿去当施肥,因为“据古籍所说”,粪便里可能有蛊虫,所以要加适量的药剂譬如生石灰进行“处理”,处理完后可是上等的肥料。

本来一无是处的猪粪,先是进了化粪池沤沼气,为阅览室带来光明,然后经处理变作肥料施入农田增产增收,黄州的养猪业,已经是把猪身上所有能用的东西都利用完了。

养猪都能衍生出如此多好处,西阳王的想法果然精妙!

刘文静如是想,倦意上涌不由得打了个哈欠,他今日休息,所以昨晚用过晚膳后便到图书馆“抢位置”,虽然自觉来得很早,可却差点因为没位置而打道回府。

没有丝毫意外,因为他知道通宵开放的阅览室,对于家境贫寒的学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刘文静的出身还算好,从小可以安心读书,不需要为生计奔波,可他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想读书却读不了书,因为读不起。

笔墨纸砚贵,手抄的书籍价格更贵,光有书还不行,得有先生教,可若是交不起束脩,谁会给你答疑解惑?

入了学堂每日里读书,那就意味着家中少了个劳力,晚上挑灯夜读,细细琢磨白日里先生教的学问,那就要点灯,这开支也不小,所以寻常人家哪里供得起一个孩子读书?

多少人被高昂的书费难住,多少人因为晚上点不起灯而“凿壁偷光”,刘文静甚至知道有人捉萤火虫放进纸糊的盒子里“借光”

而如今,有一个地方可以免费到了晚上还可以免费“挑灯夜读”,这怎么能不让贫寒学子蜂拥而至?更别说还能免费旁听名师授课了!

信都刘士元,闻名天下的经学名家,在黄州州学开业授课,有一些课程允许身份清白的人旁听,虽然不能提问,但能有如此机遇,对于许多学子来说可是千载难逢。

囊中羞涩不要紧,在西阳城及附近的工坊养殖场做工,足可以养活自己,而州学图书馆可以免费通宵阅读,让他们省下了一大笔开支。

实在是家境贫寒的,白日做工,晚上怀揣几个炊饼到图书馆许多平日里只闻其名的书籍,在图书馆都能借阅,而巨大的藏书量,能保证同一书籍可以同时有数十本外借。

有不懂的地方不要紧,州学会定期提前公布接下来七日的课表,有对外开放的公开课,专门对特定书籍进行讲解,虽然不可能太深入,但已经达到了一般族学的水平。

若是遇到刘士元的公开课,那几乎是一位难求,州学学子当然有位置,但旁观的就只能靠排队,刘文静去排过,一大早过去现队伍已经排到州学大门外了。

有人是头天晚上就睡在州学大门外打地铺排队!

由此可见,黄州州学对于广大贫寒学子来说,就像是久旱逢甘露,而一手创建州学,设立图书馆的西阳王宇文温,让大家感激不已。

西阳王如此行事,必定内含深意。

一阵轻微的铃铛声打断了刘文静思路,他循声望去,却见阅览室墙上挂着的大时钟,指针表示如今已经是“七点”,转头望向窗外,天色渐亮。

是回去的时候了,刘文静收拾书案,拿着书籍走向借阅处,长明灯内依旧有火光跳跃,待得窗外光线充足,就要暂时熄灭了。

一路走去两边俱是伏案苦读的学子,刘文静注意到许多人的衣着十分破旧,有的人甚至面黄肌瘦,一道营养不良。

还有的人甚至困得眼睛不住打架,却强撑着精神继续

如饥似渴,是他们的生动写照,而当这些人学到了知识之后,又能做什么呢?

黄州书肆印刷出版书籍,需要读书人来校对勘误和排版,虽然需求量不小,并且工钱丰厚待遇从优,但还不足以吸纳广大学子,毕竟大部分人读书可不是为了在工坊里做工。

若是入仕无门,读了书又能有何用?

办完手续,刘文静走出阅览室,院子内已经有工匠在搬运木料,州学图书馆即将大兴土木,扩建通宵阅览室,待得扩建完毕之后,数量会翻一番。

届时能容纳更多的读书人通宵西阳王将会造福更多的读书人,刘文静情此景,却有了进一步的想法。

山南各地的庶族子弟,纷纷来到黄州求学,而那些平民子弟也同样如此,这么多的读书人,历经多年苦读之后,必然会有强烈的需求。

这种需求是什么?

是被士族垄断的仕途!

虎林军,是西阳王给不识字的百姓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而州学是西阳王给识字的庶族平民子弟以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究竟为何,如今不得而知,但终有一日会露出真面目。

一武,一文,那最后目的会是什么?

想到这里,刘文静不由得激动起来:所以这就是西阳王的野心么?

边走边想,他回到了西阳王府幕府所在的东坊,外地籍贯的佐官们有宿舍在其中,听得隔壁传来喧嚣声,刘文静知道如今王府正在大兴土木,因为西阳王接受了王府长史的建议,要把居所前移。

厉害,这是刘文静及一众佐官的想法,即是对长史李纲的佩服,也是对府主宇文温的佩服,一个敢劝,一个受劝,如此一来他们这些佐官终于能安心做事了。

有数名同僚正在房前议论,刘文静走上前去打招呼,顺便问问有什么消息,其中一人答道:“朝廷那边定下了,准备迁都!”

“莫非是还都长安?”刘文静有些惊讶,按照如今形势,丞相尉迟迥几乎不可能让天子还都长安。

“不是长安,是东都!”

那人笑起来,为自己的消息灵通感到自豪,虽然他也是刚听说的。

“朝廷基本上定了,迁都洛阳,不过还得先调集劳力大兴土木,在洛阳修建皇宫,待其竣工就要迁都了!”

第一十二章 乾兴

今天是个好日子,宇文温的居所正式搬到前院,虽然折腾了数日,勉强称得上大兴土木,但实际上也没什么变化,因为当年修建府邸时,前院本就规划有他的住处。.『.

杨济当时负责设计西阳郡公府,因为营建王公权贵府邸有心得,所以杨济的最初设计里宇文温本该住在前院,不过宇文温想来想去还是要偏向后院。

这就是所谓的重点防御,宇文温总觉得有人要害他,为了效率最大化的加强防卫,所以要全家人住在一起,一旦有事,大家都能得到最充分的保护。

也是基于这种考虑,府邸机关重重,有望楼,有如同迷宫的回型走廊,一切的防御都围绕后院进行。
首节 上一节 956/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