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955节

“呃...”

虽然不甘心,但宇文温承认李纲说的有道理,古往今来,多少皇帝就是这么被宦官隔绝中外的?

不说皇帝,就是寻常大臣府里,外客要求见,先得过门房这一关,门包没给够,甚至都不会把你来访的消息往府里传。

进了府在前院客房等着,然后亲随过来,说郎主忽然有事没空见你,请改日再来,这种时候你知道对方说的是真是假?说不定人家就是在索贿。

塞了红包,对方一个来回,说郎主“忽然”又有空了;若是没有红包,那么郎主“真的”没有空。

你前脚离开,他后脚就入书房,跟等着见客的郎主说“客人忽然有事,先回去了”,到头来误的是谁的事?

这还算好的,若是那亲随和你有隙,此时添油加醋说什么坏话,到时候莫名其妙被人厌恶,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宇文温虽然严禁府里仆人收受门包好处,但也知道防不胜防,如果关键时刻被人来那么一下,造成天大误会那可真是会坏事的。

见着宇文温沉吟,李纲趁热打铁,他的意见就是请宇文温“搬家”,居所从后院搬到前院合适的地方,而平日负责通传消息的人,由幕府佐官轮流担当。

先,这样可以避免府里亲随做手脚隔绝内外,一旦府里奴仆在外惹是生非,怕被人当面告状,也无法阻断告状之人求见宇文温。

其次,佐官轮值,最大程度避免因为私怨而阻塞言路,而宇文温一旦真的因故不能见客,前来拜访或求见的人,也不会嘀咕这是不是传话之人索贿的借口。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若是宇文温身体有恙,该怎么办?

他是黄州总管兼黄州刺史,又是柱国大将军,还是虎林军主帅,卧病在榻自然会有许多部下下属前来探视,如果宇文温还是住在后院,那就会出现以下情况。

来人必然进入王府后院,到宇文温下榻的听涛院探病,那么后院女眷要么避开,要么免不了和络绎不绝的访客打照面。

王妃尉迟氏,当然要接待身份较高的访客,至少要寒暄几句,这是正常礼节所以没什么,可是侧室们呢?万一某位访客为美色吸引起了心思...

“若来客有失礼之举,或者起了什么误会,惊了女眷总归是不妥...”

李纲说到这里瞥了一眼宇文温,果不其然对方陷入沉思,正所谓对症下药,李纲要劝谏宇文温,可是下了好大功夫做调查。

他之所以强调女眷,是因为宇文温很在意女眷。

按着打听来的各种消息,李纲知道宇文温还是国公时,在府里宴请客人从不让小妾出来倒酒,更别说陪坐陪聊或者表演歌舞了。

宇文温有妾两名,李纲没见过所以不知样貌如何,不过纳妾纳色,王妃尉迟氏的样貌都已是沉鱼落雁,那么想来两位妾的容貌也差不到哪里去。

龙有逆鳞,狼有暗刺,窥之则怒,触之者死,李纲判断女眷就是宇文温的逆鳞和暗刺,所以他有把握劝得宇文温“搬家”,避免被居心叵测之人隔绝内外。

听着李纲如此分析,宇文温有些走神,他其实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但觉得自己年轻,不太可能如朽木般病得卧床不起。

年轻就是本钱,所以他这些年来确实没生卧病不起需要人来探病的情况,可他不可能一口咬定自己绝不会生大病,以此拒绝李纲的谏言。

撒泼打滚不认输,丢脸的只会是自己,既然错了,那就改呗。

叹了口气,向着李纲拱拱手,宇文温苦笑着说:“先生说的是,寡人欠考虑了。”

唉,又败了。

第十一章 大兴土木

春耕农忙,不光是西阳城外农田里一片忙碌景象,西阳城内亦是如此,虽然官军的订单早已结束,但由此催生的用工需求却带来一系列反响。.*m

各养殖场作坊赚得盆满钵满,虽然这种大订单很难说会再有,但许多东家决定要把自家产业继续下去,因为黄州的户数已经破四万户,日益兴盛的需求量,能维持他们的利润。

尤其是猪肉,为了给官军提供猪肉制品,黄州地界的养猪场无论规模大小,能出栏的生猪已被屠宰一空,前年年末匆忙养起来的仔猪,如今勉强能出栏,也全被各作坊预订。

黄州的猪肉制品已经打出名气,火腿腊肠肉松等肉制品耐储藏,有大规模养猪带来的价格优势,借着水利之便行销各地。

猪肉做成肉制品能赚钱,猪皮鞣制之后也能作为皮革使用,各种物美价廉的猪皮和猪肉制品,让各渠道的商人都获利颇丰。

养猪场数量多,对喂猪的草料如猪草浮萍等需求量也大,光是靠着供应这些猪草,就养活邻近各州的许多小贩们。

世人皆知黄州织的布黄州书,也知道黄州猪肉多,但却不知黄州的养猪行业养活了多少人,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关于猪的产物,还有一个用途。

拂晓,西阳城沐浴在晨曦之中,即将迎来新的一天,天色依旧昏暗,州学图书馆内却是灯火通明,各个通宵阅览室里坐满了人,刘文静即是其中一个。

除了时不时出的翻书声,阅览室内再无别的声音,墙上一个大大的“静”字,说明了图书馆对读者的要求。

黄州州学的学子每年都在增加,而图书馆的藏书也是每年都在增加,更让人惊奇的是有着长明灯的通宵阅览室,对所有人开放。

刘文静刚来到西阳城时,听说州学图书馆有开放的通宵阅览室,一开始还认为是言过其实,毕竟每日点灯要烧掉的灯油可不是小数目,可当他去了一次后,算是心服口服。

通宵阅览室点的是长明灯,有个别称叫沼气灯,这种灯不需要灯油,也不是蜡烛,是靠着点燃沼气来光,而这沼气就来源于沼气池,也就是化粪池。

名字听上去不雅,但化粪池产生的沼气源源不断,为夜幕下的州学图书馆通宵阅览室带来光明,可要保证数个通宵阅览室几十盏长明灯点亮,那得要多少化粪池?

这不是秘密,每间阅览室的长明灯,由四个沼气池提供沼气,这可不简单,因为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去哪里弄许多粪便来填化粪池?

这也不是秘密:人粪猪粪鸡鸭鹅粪,量大管够。

人粪,一部分是从州学宿舍收集,大部分是集中处置的城中居民排泄物,但这些还不够,撑起州学化粪池的,是所有养殖场里收集的猪鸡鸭鹅粪。

这里面尤其以猪粪为主,可以这么说,是黄州养猪场的猪粪,撑起了州学图书馆的化粪池,为通宵阅览室带来了不灭的光明。

同时也为农田带来了无数的肥料。
首节 上一节 955/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