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861节

刘郎君倒是胆大,蹭蹭蹭上了楼,看着远处那“壮观”的场景,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当...当真是百鬼夜行?”

“哇,真是百鬼夜行哎...”

余郎君出现在他身后,不住赞叹着却面无惧色,相形之下刘郎君不由得为自己的失态讷讷,他看着那一大队鬼影陷入沉思:“兵荒马乱,这些妖魔鬼怪都出来作祟...”

“等等,兵荒马乱...这些鬼似乎排队排得很整齐,一如军旅模样...”

“说不定是阴兵借道呢?”

余郎君在一旁搭话,似乎是在给答案,但刘郎君不这么想:“不对,鬼神之说,大多是发生在荒山野岭人迹罕见之处,此处可从未听说过!”

“我知道了,一定是有人...是周军!是周军扮作鬼魅模样夜行军,避人耳目罢了!赶紧和驿丞说明此事,鸣锣鼓示...”

说话声戛然而止,一把短刀顶在他腰间,刘郎君愕然,因为持刀者正是余郎君。

“宾果,答对了,不过呢,答对没有奖励。”

余郎君微微一笑,看着对方问道:“兄台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识,不知是何方人士。”

“你...你是周军细作!”

“啧啧,义正辞严的模样,怎么,兄台是大隋忠臣?”

刘郎君无言,他还没有出仕,何来忠臣之说,见其不言语,余郎君继续毒舌:“大周忠臣杨坚已经壮烈殉国,不知兄台家中父辈,六年前是否为大周忠臣?如今要为哪个朝廷尽忠?”

“呜啊!”

刘郎君想反抗,却被余郎君轻而易举制服,尖刀抵在他脖子,眼角余光看去,大院里有许多人拔出兵器,制住了驿卒。

“有的事情看见了,最好还是当做没看见,再问一句,兄台是何方人士?”

“京兆武功,刘文静。”

“啊,原来如此,失礼了,某亦为京兆人士,宇文温是也。”

第一百二十一章 火龙烧仓

夜,渭水入黄河口南岸,广通仓,守军大多进入梦乡,唯有哨兵抖着精神值夜,然后不断的打瞌睡,一座座高大的粮仓,在夜色下伫立着。

仓外不远处是一条水渠,名为广通渠,此为隋国征发百姓挖掘的人工渠,从长安城东郊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入黄河。

关中号称沃野,但地狭人众,所产不足以供京师长安,又常受旱灾,粮食不足,需要关东输送粮草入关,若走陆路十分麻烦,所以多以漕运形式运送。

长安以北有渭水,但水势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常阻塞漕运,故而隋帝于开皇三年下令,命太子左庶子宇文恺率领水工另开漕渠。

自长安城东北引渭水,一路向东至黄河,长三百余里,名广通渠,自此漕运通利,除了三门峡砥柱的险阻不能通船外,自潼关到关中的漕运大为便利。

而广通渠和渭口处的广通仓,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原本是要送往长安,只是因为年前周军攻破长安方才作罢,当时情况危急,广通仓守军甚至想过放火烧仓,避免粮食落入周军手中。

所幸各地援军云集长安城外,晋王杨广又率领并州军西进,由蒲津渡河抵达西岸后,分兵到此协防,广通仓成为大军的粮草供应地。

官军兵临长安城下,大部粮草均靠广通仓供应,而此处距离东南面潼关不远,西面为华州,西北面为同州,一旦有事,三方呼应,又有协防的并州军,可谓是固若金汤。

“所以你说我们大半夜的值夜,折腾个什么劲啊!”一个哨兵和同伴抱怨着,春寒料峭,夜里风大凉飕飕的,奈何不能生火取暖,只能硬熬。

“小声些,莫要让队将听见了。”

“怎么的,我没说错啊,周军从哪里来?能从哪里来?你说说看。”

“这秦岭不是很多山路么?”

“有很多山路能翻越秦岭是不假,可能走兵马的就那么几条,官军早就防着了,其他能走的就是经常摔死人的小路,这种路只有货郎和山民才走,大军怎么过来?

哨兵们发着牢骚,广通仓固若金汤,成日里风声鹤唳的值夜真是无聊,仓官倒还好好说话,毕竟都是熟人,凡事都有通融,可是协防的并州军将领就没那么好说话,一不如意就打骂。

“成日里又打又骂的,他们这是来协防,还是来作威作福?”

“傻了不是,并州军来这里当然是协防,不过防的怕是自家人。”

“防自家人?我们有什么好防的?”

“蠢啊!我们确实没什么好防的,你想想,皇帝他老人家没了,空着的宝座谁不想座?要想争那个位置就得有兵,要用兵就得有粮草,广通仓这么多粮草,谁不想要?”

“那万一争起来,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粮草是官府的,命是自己的,打起来不管是谁来,跪地撅屁股投降不就得了?你说是吧?哎,哎!看什么呐!”

一名哨兵看着旷野方向发呆,其他两人顺着方向望去,却见黑黝黝的野地里似乎有火光,飘忽不定,散发着幽幽绿光。

“这...这...”

“莫要指,会烂手的!”

“怎么会,怎么会,从来没有过的,怎么会有那东西啊!”

“莫要说了,不要看了,就装作没看见!”

“那要不要禀告上官?”
首节 上一节 861/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