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水行周

逆水行周 第860节

余郎君卖了个关子,见得大家来了兴致便揭开谜底:“却见屋梁上悬着一条黑色大蛇,蛇身垂下,女子持刀正刺,血落杯中即化为酒,马郎君战栗,仓皇上马离去。”

“只听那女子在后面慢声轻呼:‘郎君暂且留步...”

众人抚掌轻叹,俱有后怕之色,不过刘郎君却没有动容,这种故事他看得多了。

东方朔所著《神异经》《十洲记》,还有后来的《搜神记》、《述异志》、《幽明录》等等志怪类书籍,他都读过,所以觉得世间的鬼怪故事,大多换汤不换药。

以亲身经历为噱头,骗得凡夫俗子冷汗直冒,不过是闲暇时打发时间的做法罢了。

正要起身离去,却被那位余郎君喊住:“刘郎君,似乎对余某的故事不感兴趣?”

“郎君所说,刘某亦听人说过了。”

刘郎君懒得废话,当然他也不想直接拆穿对方,毕竟萍水相逢无冤无仇,没必要让人下不来台。

“原来刘郎君也有颇多奇遇,不知可听过百鬼夜行?”

听到“百鬼夜行”,众人来了兴趣,这四个字光是听就觉得鬼气森森,端的是又可怕又想听,不过刘郎君依旧没什么惊讶之色。

“刘某未曾听过,莫非余郎君又经历过?”

‘又’字说得很重,略有嘲讽之意,刘郎君再怎么明事理,也是十七八岁年纪,血气方刚,一如河中落石,棱角尚未磨去。

“非也,东汉张衡所著《东京赋》有云:度朔山上有桃树,下常简阅百鬼,鬼无道理者,神荼与郁垒,持以苇索,执以饲虎。”

“然,看来余郎君读过不少书。”

刘郎君端正坐姿,对方若是敢信口开河,他不介意引用这段话,既然对方读过《东京赋》,那么应该是个读书人,所以闲谈打发时间倒是不错。

“《搜神记》有云:寿光侯者,汉章帝时人也。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刘郎君可知这‘百鬼’有哪些?”

“百鬼之百为虚数,意指数量众多罢了。”

“然余某却闻百鬼夜行之说,这百鬼一一都有来历。”

“某洗耳恭听。”

见着众人侧耳,余郎君喝了杯水,然后缓缓说来:“百鬼之一,曰缢鬼,又名吊死鬼...”

“缢鬼披头散发,面目苍白,眼睛突出,口够吐血色长舌,喜欢缠在有求死之人身旁,看其自杀死去...”

“百鬼之二,曰溺鬼,又名落水鬼、水浸鬼、水鬼...”

。。。。。。

一名驿卒走出大厅,从灯火昏暗人数众多的地方孤身来到黑漆漆的院里,他只觉得全身发冷,方才听那余郎君说“百鬼夜行”,真是刺激。

什么刀劳鬼、拘魂鬼、黄父鬼、五奇鬼、吊靴鬼等等,都是闻所未闻。

驿站每日接待南来北往的客商和官吏,驿卒们什么奇闻异事都听过,可他从没听过“百鬼夜行”,而这位余郎君还真把一百个鬼的来历都说出来。

听起来让人大开眼界,太有趣了!

然而当他内急要出恭时才有些后悔:茅房那里黑漆漆的,会不会有...厕鬼啊!

怕归怕,内急是一定要解决的,如今快顶不住了,再怕也得去出恭,只是确实怕的慌,所以他要找同伴。

不是一起拉,而是站在外面陪说话壮胆,他捂着肚子走到一旁的小楼,那里有值夜的同伴。

“哎,陪我去茅房,下回我陪你去!”

低声喊了几次,小楼上的人没动静,他恼火了却又不敢喊大声,走上楼梯去扯对方:“臭小子你给我装...哎?你抖什么?”

“那...那边...”

顺着发抖的手所指方向看去,他看了看随即脸色变得惨白:驿站外不远处的官道上,飘着许多鬼火,惨白的火光映照下,一大堆黑色影子正在前进。

夜色下,旷野中,鬼气森森,这些影子怕不是人。

官道在这一段周边可没什么乱葬岗,他祖辈都是驿户,也没见那天晚上外边冒鬼火,可如今这“盛况”真是让人心惊胆战。

大半夜的这些鬼出来晃荡是做...百鬼夜行!一定是百鬼夜行!

腿肚子颤抖,浑身抖若筛糠,一下子控制不住噗嗤一声屎尿都落在裤裆里,顾不得恶臭扑鼻,两人连滚带爬下了楼,迎面撞见一人。

“怎么回事,好臭啊,哎哟,你怎么...”

“鬼,外...边有...鬼,百...鬼夜行...”

“扯吧你就,方才我也听了故事,还百鬼夜行...”

那人不相信,上了小楼,片刻后滚了下来,话都说不利索:刚听了百鬼夜行的故事,结果真就遇见了!

动静不小,大厅内的人都跑了出来,听得三个驿卒这么说,许多人面色一变,不敢上小楼去看,全都转到后院自己房里去了。

没人敢去招惹妖魔鬼怪,能躲就躲能避就避,为了开眼界把不干净的东西招惹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就是枉死。

“我去看看!”
首节 上一节 860/30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艘航母去抗日

下一篇:贞观唐钱

推荐阅读